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脚女人的哭聲
2015/06/26 15:53
瀏覽5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人類隨著母親最後一次陣痛,砰然降臨於世,伴著生命而來的是哭聲。有生命就會有哭聲,人們伴著哭聲而來,又用哭聲把生命送入天堂。 不怕你們笑話,我就喜歡聽別人哭,特別是中老年女人的哭聲,如果你細聽過中老年女人的哭聲你就會知道,那痛定思痛的哭聲裡面包含著生活中的苦辣酸澀,那如泣如訴、聲淚俱下的哭訴是多麼的發人深思! 我童年的時候我家東鄰居家裡有兩個小脚女人,一個是婆婆,另一個是兒媳婦。她們都裹著小脚,而且還都挽著頭髮角,是那種典型的傳統婦女的形象。娘倆關係不好,誰在背後都罵誰,是死對頭。她們家的頂樑柱是個大個子男人,個頭足有一米90,當時在我們村裡是數得著的大個子。論輩分我該叫他大爺。他是那個老點的小脚女人的兒子,也就是那個年輕點的小脚女人的丈夫。男人不但個子高,長得也很俊,白淨子、高鼻樑、大眼睛。高個子男人會做木匠活,不做農活的時候成天在家弄他的木頭,劈裡啪啦的又是砍又是鋸的。 我小時候嘴很甜,見人就大爺大娘的叫人家,是東鄰西舍的小可愛。我記得沒人玩的時候我老愛去東院串門兒,去看她們做針線活,老婆婆在堂屋裡住著,我進她們家裡就先去堂屋裡玩一會。進門就叫她奶,笑眯眯的老奶奶溫柔得不得了,說話輕聲細語的甚是好聽。據說她是大地主家的女兒,解放前她娘家勢力可大著那!有一千多傾土地那。可是在七八十年代,在我的記憶裏她早已淪為一個布衣土屋的農民老太太。不過她卻是很乾淨,髮髻挽得圓溜溜的,上沒有一根亂髮,渾身上下一塵不染,就連她穿著的白布大襟小衫子,上面儘管已經打著補丁,也顯著那麼整齊好看。她偶爾的也做一些針線活,一般都是在給她自己做鞋子。 說起來老婆婆的鞋子你真沒見過,那脚形美極了,她的做工精美得無與論比,白底黑暗面的小脚布鞋做出來好看極了!渾圓飽滿、尖而不銳,就像一對伸著小腦袋的斑鳩,還像一對大元寶。老奶奶的針線活是一絕,在村子裏沒有能比得過她的手藝的! 老奶奶坐在一把小竹椅上,低著頭眯著眼睛一針一線的在做她的鞋幫,鞋面平整得找不到象髮絲一樣小的皺褶,身旁的活框裏放著納好的鞋底,尖頭鞋底的形狀有點像剛嗑出來的大瓜子仁兒。鞋底上面的針腳比芝麻粒大不了多少,均勻有序,橫豎成行。老太太的做工非常精美,她的脚型也是無與倫比的。她的脚形裹得在十裏八村是一絕,渾圓飽滿,尖而不銳。由於小脚老太太的娘家是大財主,才有資本果出那樣的三寸金蓮,財主家的女人不需要幹活,脚裹得越小顯得越尊貴,哪怕扶著牆走路她們也是一種驕傲!我小時候就覺得小脚奶奶做的不是鞋子,而是工藝品。我現在很後悔當年沒有保存一隻小脚奶奶的鞋子,哪怕是一隻舊點的也好啊!放進博物館裏共人們展覽,我想我肯定要拿去申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證書!只怕這輩子再也見不到那樣形狀的鞋子了! 我從小脚奶奶屋裡出來,還要去小脚大娘屋裡去玩會兒。小脚大娘住在東屋裡,她和她的婆婆不一樣,她說話的聲音很響亮,打扮起來乾淨俐落。走路很快,跟小旋風似的,我從未見她慢走過。我還是未進門就喊:“大娘”,“哎!”小脚大娘像一隻花喜鵲似的嘰嘰喳喳的。小妮兒,“你又想大娘了?”然後就哈哈的笑,偶爾還會給我拿一些梨呀棗呀的給我吃······ 小脚大娘是個矮個子,身材很小巧,她的頭髮從中間分開,在兩邊編成兩根小辮兒,而後盤在腦後,額前幾根劉海剪得齊齊的。圓胖的臉盤上一雙飽滿的大眼睛水汪汪的。本來是很喜慶的一張臉。 小脚大娘的“脚”是個半成品,所以走起路來沒多大妨礙。在民國三十幾年孫中山先生發起給婦女放脚運動,小脚大娘那個時期脚還沒裹好,就被解放了,所以給那個時期的婦女造就了一批小大脚,也是中國最後一批裹脚的女人······小脚大娘個子小本來脚就小,加上又裹了脚就顯得脚更小了,只是她的脚不是尖尖那種。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不分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