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歷史簡介及名單)~ ~
2008/10/10 21:50
瀏覽6,058
迴響3
推薦17
引用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轉載自百度百科)
虔敬之追思 ... 及 弔念

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同盟会员为骨干(选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相称,但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冈上勒石记名,下面是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籍贯:
就義前的起義者
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柄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周增,林修明
烈士 林覺民先生遺像
黃花崗72烈士之一喻培倫
黄花岗的菊------(扬 眉)
深秋的羊城,
海风徐徐撩着发丝,
怀一束金秋,
我缓步来到了黄花岗,
这里埋葬着中国民主运动的先驱,
推翻封建帝制的勇士.
黄花瑟瑟
金蕊吐丝
遒枝托蕾
墨叶扶香
我抚扣着青石的墓碑,
那冰冷的石头在低声泣语,
诉说着肘臂下七十二位英烈的名字;
我仰望着红红的朝阳,
朝阳流出片片丹霞,
似那血腥的杀场;
我回首西边的残月,
残月飘曳着缕缕青丝,
似那依门望子的老娘.
桀骜的金菊
一束束地躺在石板上,
带去我崇高的敬礼,
也寄托着我的哀思:
一个人的生命是那样的脆弱,
脆弱的抵不住一片枯叶,
可他的精神却长存,
为了一个主义,
为了一个信仰,
不惜把青春的热血抛洒,
不惜把温暖的亲情割断,
不惜把宝贵的生命捐献.
他知道
他的故去牵动着是他朋友的哀痛,
他知道
他的故去蹂躏着是他亲戚的肝肠,
他知道
他的故去撕裂着是他父母的心肺.
可他偏要一无反顾地走向死亡,
偏要把自己抛入无底的深渊,
这需要怎样的勇气,
这需要多强的刚烈.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为天下人谋永福,
这铿锵的话语时时在石头中震响.
这黄花岗的菊知道
知道这铮铮铁骨的身躯中
有颗赤诚的富国之心.
这黄花岗的菊知道
这赤诚的心间
滚动着是炙热的民族大义的血.
这黄花岗的菊知道
这鲜红的热血里
蕴涵着超脱了生命的理想主义精神. 觉(遥寄林觉民)
作词:许常德 齐豫 作曲:郭子 觉 ( 歌詞)
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
当我回首我的梦
我不得不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
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
却只能停在开始
把缱绻了一时
当作被爱了一世
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
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
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
一个名字
如今
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
刹那能永恒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
有时候不得不理
~~~~~~~~~~~~~~~~~~~~~~~~~~~~~~~~~~~延伸閱讀 ~烈士之一 林覺民簡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 ( 歡度國慶 話當年 雙十說由來)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相称,但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冈上勒石记名,下面是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籍贯:

就義前的起義者
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柄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周增,林修明

烈士 林覺民先生遺像

黃花崗72烈士之一喻培倫
黄花岗的菊------(扬 眉)
深秋的羊城,
海风徐徐撩着发丝,
怀一束金秋,
我缓步来到了黄花岗,
这里埋葬着中国民主运动的先驱,
推翻封建帝制的勇士.
黄花瑟瑟
金蕊吐丝
遒枝托蕾
墨叶扶香
我抚扣着青石的墓碑,
那冰冷的石头在低声泣语,
诉说着肘臂下七十二位英烈的名字;
我仰望着红红的朝阳,
朝阳流出片片丹霞,
似那血腥的杀场;
我回首西边的残月,
残月飘曳着缕缕青丝,
似那依门望子的老娘.
桀骜的金菊
一束束地躺在石板上,
带去我崇高的敬礼,
也寄托着我的哀思:
一个人的生命是那样的脆弱,
脆弱的抵不住一片枯叶,
可他的精神却长存,
为了一个主义,
为了一个信仰,
不惜把青春的热血抛洒,
不惜把温暖的亲情割断,
不惜把宝贵的生命捐献.
他知道
他的故去牵动着是他朋友的哀痛,
他知道
他的故去蹂躏着是他亲戚的肝肠,
他知道
他的故去撕裂着是他父母的心肺.
可他偏要一无反顾地走向死亡,
偏要把自己抛入无底的深渊,
这需要怎样的勇气,
这需要多强的刚烈.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为天下人谋永福,
这铿锵的话语时时在石头中震响.
这黄花岗的菊知道
知道这铮铮铁骨的身躯中
有颗赤诚的富国之心.
这黄花岗的菊知道
这赤诚的心间
滚动着是炙热的民族大义的血.
这黄花岗的菊知道
这鲜红的热血里
蕴涵着超脱了生命的理想主义精神.
觉(遥寄林觉民)
作词:许常德 齐豫 作曲:郭子
觉 ( 歌詞)
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
当我回首我的梦
我不得不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
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
却只能停在开始
把缱绻了一时
当作被爱了一世
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
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
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
一个名字
如今
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
刹那能永恒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
有时候不得不理
~~~~~~~~~~~~~~~~~~~~~~~~~~~~~~~~~~~
延伸閱讀 ~
烈士之一 林覺民簡介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 ( 歡度國慶 話當年 雙十說由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3) :
- 3樓. meow2008/10/12 04:06寫完了
凌晨四點!我完成了!
謝謝長官雨夜裡金戈鐵馬打大直奔騎至總統府
贊助如此美麗的夜景照片
讓喵得以寫成一篇完整的國慶感言!
- 2樓. meow2008/10/12 00:22抗議
你這人懶到出神入化
所有文章都用貼的
你只負責找歌曲
混得有夠兇
- 1樓. meow2008/10/11 23:26不許你遺漏他~
彼時廣州文武官員很痛恨革命黨人,不許收葬烈士屍骸
時嶺南到三四月已是悶熱,烈士遺骸折臂斷肢,遭野狗啃食,俱多腐敗難辨,慘不忍睹
潘達輝先生以善堂名義請求安葬烈士遺骨,葬在廣州近郊之「紅花崗」。紅花崗以後改為「黃花崗」。
這是喵到廣州繼搭船渡江看黃埔軍校之後
逗留憑弔最久拜訪最多次的地方!
看見國父手書 : 黨魂不朽 浩氣長存
讓我在爍爍豔陽下淚流滿面
中華民國的國民黨徹底背棄國父理想
讓我無顏見烈士
謝謝喵的專注與提示 ~
我又依妳線索蒐尋資訊呈上 ~ ~
~~~~~~~~~~~~~~~~~~~~~~~~~~~~~~~~~~~~~~~~~~~~~~~~~
潘达微
(1881~1929)民主革命党人,画家。广东番禺人。早年在广州从事画画创作,参与创办《时事画报》,担任图画教员。1908年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失败,殉难烈士数十人之遗骸枕藉于路数日。潘冒险出头奔走,将72死难者殓 葬于黄花岗(该地原名红花岗,潘当时以黄花命之)。事后为逃避清廷追捕,流亡上海、香港等地。民国成立后,粤督胡汉民邀其出任重要行政职务,均婉拒,只愿做些社会教育和福利工作,并继续从事绘画及美术出版事业。1929年夏季病逝于广州。南京国民政府追念其生前致力于革命,收葬黄花岗72烈士,特明令褒扬,准他的遗体附葬黄花岗坟场。虎麟盼政客們以蒼生為念 於 2008/10/12 00:2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