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蘆洲會議點心客製推薦 》會議輕食不用太重,但一定要好吃
2025/08/17 22:10
瀏覽1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在過去,開會總是習慣準備便當或點心盒,但現在越來越多協會、工會及企業,開始改選更輕盈、清新的水果餐盒作為會議餐食的首選。原因不只是因為健康,更是為了展現細節與專業的態度。

在正式場合中,飲食品質往往代表著一個單位的形象。水果餐盒不僅乾淨衛生、不油膩,還象徵著對健康與體貼的重視,讓與會者在不打擾會議氛圍的情況下,依然能享用兼具營養與美感的輕食選擇。

無論是研究所口試、工會代表大會、理監事會議,還是股東會,水果餐盒都是一種「不張揚卻到位」的選擇。它讓整場活動多了一份質感與貼心,也為企業形象悄悄加了分。

水果餐盒的三大優勢是什麼?

選擇水果餐盒,不只是換了一種餐食形式,更是對與會者的一種貼心與尊重。以下是越來越多單位改選水果餐盒的三個關鍵原因:

● 輕盈無負擔

相較於傳統會議便當的油膩與份量過重,水果餐盒清爽、低熱量,吃起來輕鬆無壓力,特別適合長時間開會不中斷思緒的需求。水果中的高纖維也有助於消化,避免飯後的倦怠感,讓會議參與者能保持精神與專注力。

● 擺盤精緻,提升活動整體質感

每一份水果餐盒皆由專業人員手工切割與搭配色彩,不只兼顧口感,視覺上也宛如精緻甜點般誘人。不少貴賓用餐後反映:「這根本像是在吃宴會點心!」水果餐盒的質感,能大幅提升整體活動的形象與印象分數。

● 符合多元飲食需求

會議參與者來自不同背景與飲食習慣,水果餐盒提供一個素食者、養生族群都能安心享用的解方。同時,也能標示無過敏源項目,並提供客製化搭配選項,讓主辦單位在安排餐食時更靈活、更貼心。

哪些場合最適合水果餐盒?

水果餐盒不只是一份輕食,更是一種貼近場合氛圍、照顧與會者感受的選擇。以下這幾類正式活動中,水果餐盒已逐漸成為主流首選:

● 研究口試與學術簡報

在口試或簡報場合,環境安靜、氣氛正式,傳統便當容易有油煙或氣味干擾。選擇無油煙、無噪音的水果餐盒,不僅讓考生與委員都能輕鬆用餐,也讓整場活動維持良好節奏。

● 各類協會、工會開會

定期會員大會、理監事會、年度規劃會議等,時間長、與會人數多,主辦單位往往需要提供統一又高品質的餐食。水果餐盒既體面又方便分送,不沾手、好清理,是協會與工會最省心的選擇。

● 股東會與企業內部會議

在需要展現企業形象與重視股東感受的場合中,水果餐盒象徵健康與細緻,讓企業傳遞出「注重永續、關心人本」的訊息。不只讓股東有好印象,也強化品牌溫度。

● 研討會、訓練營、中場休息時段

若活動需持續數小時以上,傳統餐點容易造成腸胃負擔。此時提供清爽型水果餐盒作為中場點心,能快速補充能量,同時不影響後續活動進行。

綠之果物水果餐盒的貼心服務特色

為了讓每一份餐盒都吃得安心、送得有面子,綠之果物在每一個細節上都不馬虎,堅持「新鮮、美味、體面」三原則,讓水果不只是餐點,更成為活動中的亮點。

● 嚴選臺灣新鮮當季水果,少農藥、吃得安心

我們堅持使用臺灣在地小農契作水果,依季節調整內容,確保每一口都吃得到最新鮮的風味。不僅品質穩定,來源也透明,降低農藥殘留疑慮,吃得更放心。

● 專人分裝、當日現切,新鮮不氧化

每份水果餐盒皆由專人當日現切、分裝封膜,確保送到您手上時仍保有最佳口感與色澤。使用保鮮處理與低溫配送技術,有效避免氧化變色,讓與會者每一口都吃得清爽又開心。

● 可客製品項、卡片與企業LOGO

不論是公司會議還是協會活動,綠之果物皆提供客製化服務:您可以選擇水果內容、加上祝賀小卡,甚至印上企業LOGO,讓一份餐盒更有儀式感,成為企業形象的一部分

● 可大量供應,支援各類型會議活動

我們具備穩定的供應量與專業配送團隊,可彈性支援百份以上的訂單需求,無論是工會代表大會、協會例會、股東會或內部訓練營,皆能按時送達、品質一致,讓主辦單位省心又有面子

一份水果餐盒,就是一份細節與用心的展現

在各類型的正式場合中,一份貼心又美味的水果餐盒,不僅能讓與會者吃得舒適、無負擔,更代表主辦單位對細節的重視與對健康的關懷。從口試到股東會,從協會例會到工會活動,水果餐盒正在成為專業場合的新標準

綠之果物深知每一場會議都是一份責任,每一份水果餐盒都是一份心意。無論是品質、效率還是客製化需求,我們都全力以赴,讓您送得有面子、吃得有品質。

👉 想為您的會議餐點升級?現在就聯絡綠之果物

了解團體水果餐盒的客製化訂購方案,讓您的下一場活動更有感!

📩 私訊詢問 | 📞 立即來電 | 📦 支援大宗配送、企業專案合作

聯繫方式: LINE:https://lin.ee/RdTu5Ut

官網:https://www.thegreenfruits.com/pages/fruitboxs

客服專線:(02) 2693-1118

 

樹林口試專用水果盒推薦

選擇一份水果餐盒,說到底,不只是提供一份餐食而已,而是傳遞一種「用心」的方式。對於企業來說,這份用心就是專業形象的體現;對於協會與工會來說,這份用心就是對與會者健康的關懷;而對於每一位參與者來說,這份用心,則是從打開餐盒的那一刻開始,轉化為一種溫暖、被重視的感受。

綠之果物深耕市場多年,致力於提供高品質、客製化的水果餐盒解決方案,服務過無數口試場、工會大會、協會例會與企業內訓活動。我們了解每一場會議的節奏與需求,也知道主辦單位最在意的是「準時到貨、整齊好看、吃得安心、備受肯定」。三重高質感股東會便當替代推薦
因此,從水果的挑選、切工的美感、配送的保鮮,到餐盒上的小卡片與品牌細節,我們樣樣都不馬虎,讓每一份餐盒都成為活動中的亮點。中和茶會水果切盤外送推薦

無論您需要的是 20 份、100 份,還是數百份的大型訂單,綠之果物皆提供彈性配合。我們也樂意與主辦單位提前對接活動需求,協助您依據場地、出餐時段與與會者人數,設計出最適合的水果組合與包裝方式,讓餐點不只是「吃飽」,而是「吃得剛剛好、剛剛好感動」。

現在就行動吧!若您正在籌備一場會議或活動,想提供與眾不同、健康清爽又不失體面的會議餐點,歡迎聯絡我們。信義區水果餐盒大量訂購推薦
綠之果物期待成為您每一次活動的最佳後勤夥伴,為您的每一場會議增添一份美味與記憶。協會會議會議點心怎麼選才不踩雷?

看到人生擁有世界, 說心里話做有用人。 改變每天生活高興過日子, 想記明天寫好故事。 >>>更多美文:自創詩

11月14日阿波羅12號發射 11月14日聯想公司在北京成立 11月14日中央召開第一次政治局全體會 …… 11月14日是我的生日,亦是吾母難日 11月14日是青島農商行第一張內部紙媒《平度農商報》的生日!她是平度農商人集體智慧的結晶。作為該報主編兼編輯、記者、策劃、排版及報中百分之九十文章的撰稿人,我也承載了絕大部分“母親”的職能,姑且暫稱為“代母親”吧。經歷了農商報這個“新生兒”從孕育、保胎、到分娩的艱辛過程,我切身體嘗到了生孩苦不苦,娘知道的滋味。轉眼間,“孩子”兩歲了,她的健康成長給了我和編輯部繼續辦好《平度農商報》的底氣和勇氣。 記得2018年6月,領導把創刊《平度農商報》的重擔交給了我,我當時就懵了。心想:作為爬了25年格子的我來說,寫新聞不怵;可對于辦報零基礎的我來講,這猶如趕旱鴨子上架,本人明顯力不從心……面對組織的重托和領導的信任,我還是硬著頭皮接下了任務,為此我曾愁得三夜未眠。可不會咋辦?但不會也不是完不成辦報任務的借口啊,我們都是知難而進的農商人!于是我開始了瘋狂自學,大膽探索的艱難辦報之路…… 編輯部就3個人,除了57歲的我,就是53歲的散文詩歌專欄編輯于主任,還有一位青年“校對”小鄭。 作為青島農商行系統第一張內部報紙,我們沒有現成的辦報經驗可借鑒,沒有成品模板可復制,有的只是邊自學邊探索;是爬山,是開荒,是失敗,爬起來……直至崛起的過程。終于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完成了囊括工作生活的四個版面、20多個欄目、30多篇文章的第一期《平度農商報》創刊任務。要知道,辦一期報紙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從策劃、采訪、撰稿、編輯、排版、校對、定稿、印刷……為此我曾帶著老花鏡徹夜工作;編輯部的于主任和校對小鄭也在不耽誤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加班加點地反復細心編輯和校對;每期30多篇文章,篇篇都要一字一句地反復斟酌;總編逐字逐句地全面審稿后,編輯部三人各自認真校對報上的字句、標點符號,再匯總成“初定稿”。作為主編,我還要把初定稿再反復校對7--8遍,也就是說僅校對環節就需要至少十遍以上…… 當11月14日拿到第一張《平度農商報》,一股油墨的馨香撲鼻而來時,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感覺再累也值得;當領導和同事認可她的時候,感激的淚花濕潤了眼球,感謝英明的組織把我重塑成“媒體人”;當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著她去參加一個宣傳部組織的新聞座談會,面對省市級媒體記者豎起贊揚的大拇指瞬間,我又流下激動的淚水,感覺沒有什么可以難倒我們農商人! 已出版的14期《平度農商報》講述了一個個鮮活感人的農商故事,記錄了平度農商人二次創業的艱辛,渲染了一個個輝煌的成功與精彩,擂響了一次次挑戰極限后更高更遠的戰鼓,飽含了農商人一片片服務三農的誠意,閃爍著一顆顆奉獻的愛心,也一次次沉淀了更高層次的文化思索。 《平度農商報》也激發了平度農商人的文化才藝潛能,很多鮮為人知的“文學家”、“書法家”、“攝影家”、“詩人”、“故事大王”等行長、員工通過這個平臺已暫露頭角。我也借此成長了自己,通過這個平臺學會了辦報;本來不會寫散文、不懂攝影的我,在她的感召下,通過于主任啟蒙,也涉獵了這兩個區域,至今也小有成就:散文和攝影作品在市級以上媒體見報,也多次登上咱們的《鑫農商》內刊。看來,干到老就得學到老,近花甲之年也要學巧啊。 在一次基層采訪中,一位行長真誠地告訴我說:“當你疲倦的時候,《平度農商報》會給人以振奮;當你迷茫時,她會給你以方向;當你孤獨時,她會給你以溫暖;當你困惑時,她給你以開鎖鑰匙;在營業大廳里,時常看到客戶津津有味地閱讀農商報,還高興地說通過她學會了理財妙招、服務新品等;特別是單位上的年輕人,把她當做心靈的驛站和精神食糧,爭相盡情遨游在報紙中的攝影與文學海洋里……” 通過辦報,讓我親身領會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深刻含義;體會到困難是鍛煉人、重塑人的一座大學,找措施永遠比找借口更靠譜。 我們的《平度農商報》還很年輕,但在青島農商行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她和農商人一起在追夢的路上不斷成長壯大,青春永駐。(作者: 穆松華) 作者簡介:穆松華 男 57歲,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歲參加農信社工作,現任《平度農商報》主編。從事農商行(農信社)宣傳工作27年,曾在《香港大公報》、《人民日報》、《農民日報》、《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等主流媒體發表文章。 電話:13695325888、郵箱13695325888@163.com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窩…煤,眼眼多,不燃不要錢;窩…煤,眼眼多,不燃不要錢;窩…煤,眼眼多,不燃不要錢……”,隨著一陣陣蜂窩煤的叫賣聲,賣煤粑的夫妻又押著滿滿的一板車煤粑出去了。 這叫賣的聲音很是特別,叫賣的語速很慢很慢,特別是一開始發“窩”的聲音時,語調雖高但卻很柔和,拖的時長還會是后面兩字到三字發音的時長。毫不夸張地說,這叫賣聲如果讓音樂行家譜成曲子的話,一定會是一曲經典動人的名曲。 那個時候,小商小販還沒有使用帶電池的擴音器的習慣,所以,賣煤粑的叫喚聲就只能由夫妻倆一聲聲的喊。在我的印象中,這叫喚聲大多數時間都是男方邊拉車邊叫喚,只是偶爾的時候才會聽到女方為數不多的叫喊。 賣煤粑的夫妻住在離我家僅有百把米遠的煤粑場里。煤粑場近似長方形,約有七八百平米,四周打有圍墻,通往煤粑場的路是一條三米多到四米寬的小毛路。 煤粑場進大門處的右邊,沿著圍墻用空心磚一字建成三間簡易房屋,屋頂用石棉瓦蓋著,屋面斜向圍墻一側,是夫妻倆和孩子們生活起居的地方。與住房一側近似垂直的右側中央,用幾根鐵柱撐著,上面蓋幾張鐵皮,是煤粑場的生產處,里面擺放有一臺煤粑生產機器。在住房和煤粑場的生產處之間的空地上,是用來臨時堆放煤粑的地方。每天生產出來的煤粑和沒有賣完的煤粑就堆在這里,并在上面蓋上一些較大的纖維遮布以防雨淋和太陽曬。與起居處和生產車間相對的對面則主要用于堆放進場的面煤和黃泥粑等原材料。 賣煤粑的夫妻是哪里的人士我是無從知道的,只知道夫妻倆都是近四十歲的壯勞力。男方中等個子,臉黑黑的,尤其是雙手,仿佛已讓煤粉深深地嵌入手紋里似的,經常都是黝黑的。我幾次與他擦肩而過,發現他的人中地方、鼻子與臉相接的溝部及延伸處,似乎都粘滿細小的煤粉塵,他黑黑的、晶瑩的眼珠特別有神。女方比較瘦小,不象男方那么黑,腰部始終系著一條花圍腰。 我家住在五樓,賣煤粑的事都是由妻子打理。我好幾次坐在書房里看書的時候,聽到妻子請他們送煤粑來。 “好的,嫂子,這東西臟得很,我來我來。” “好的,嫂子,不用你操心,我都會把它們堆整好的。” “好的,嫂子,這些垃圾,我下樓的時候會幫你一并帶下去的。” “好的,嫂子,我有勞力,我幫你移一下。” …… 夫妻倆的話,句句暖心,句句親切,句句誠懇。 因為住得近的緣故,所以對夫妻倆的生活起居還是比較了解的。夫妻倆每天出場的時間一般都是在早上8點左右。夏天出場的時間稍微早些,冬天出場的時間稍微晚些。出場的時候,板車總是堆得滿滿的,男的戴著一個草帽在前面拉,且邊拉邊吆喝。女的戴著一個布沿帽,用一根短棍使勁的推著,只是在煤粑場接主路的比較難走的兩三處地方,才會把棍子放在板車上后用雙手去推。 夫妻倆回來的時間一般都是在晚上六點左右,當然夏天是要回來晚些,冬天是要回來早些。有時回來的時候,我會看到妻子坐在板車上,丈夫拉著板車慢悠悠地回到場里;有時回來的時候,我會看到妻子提著用塑料袋裝著的一小塊肉和幾小袋蔬菜,與丈夫有說有笑…… 夫妻倆的休息也很有規律的,多數時間都是在晚上九點半前熄燈。如果做統計的話,你會發現一年中,煤粑場也就只有十多個晚上是在九點半以后才熄燈。 有一年夏秋之交,我妻子突然告訴我,“煤粑場夫妻倆的兩個孩子一并考上了名牌大學了。”聽妻子的口氣,很是羨慕煤粑場夫妻。 我淡淡地說,“這是可喜可賀之事,祝愿他們吧!” 雙喜臨門了,原以為煤粑場夫妻倆的親戚會來串門,會讓煤粑場熱鬧一陣子的。然而,出乎我的意料的是,煤粑場卻異常的平靜,夫妻倆依然過著早出晚歸的平常日子,就仿若兩孩子考取大學的事根本就沒有發生似的。 我因為搬家的緣故就不再與煤粑場夫妻是鄰居了。我再次到煤粑場處的時候,已是三四年的時間過去了。煤粑場已不再生產煤粑了,賣煤粑的夫妻也不知何時搬走了。 余國富 2020年10月21日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像做了一場有苦有甜的夢一樣,一下子我就進入了古稀之年。歲月的無情刻刀,在我的臉上刻下一條條皺紋;秋霜與冬雪染白了我的一頭黑發;飲過太多的生活的澀湯苦水,過早地侵蝕掉我的一部分牙齒;看慣秋月春風的雙眼,如今也變得昏花起來……這就是老了嗎?說心里話,人老了并不可怕。怕老還是要老,怕絕對沒用,細細想想,還是快快樂樂度晚年為上。 我六十歲退休時曾對文友說:“我要把六十當五十過。”這話叫不服老。轉眼十年過去,若再見到傳銀,我定會說:“老弟呀,我現在是把七十當六十過。”這話自然是對朋友的風趣表白,因為七十就是七十,說啥也回不到六十了,但把樂觀的話語說給朋友聽,彼此相望哈哈一笑,心里就痛快了許多。 想想我從1964年(十八歲)開始在《淄博日報》發表詩歌,眨眼52年過去。記得“文革”中有句文章常用語,叫“回看征途遍地花”。而我回看征途少佳作。50多年來,我雖在各類報刊發表過數百篇散文和數百首詩歌,雖是真心寫真情,但能夠讓讀者讀后記住的很少。寫過了,發表了,讀者也讀了,隨之忘卻,是再自然不過的。因上班時工資不高,幾十年中我未曾想到過出書,更不奢望作品能流傳后世了。記得作家兼畫家鄭峰先生說過一句話:“過了某種年紀之后,你再怎么認真學習一樣東西,也很難變成天才了。”這是真話,人到七十,你即使全神貫注、廢寢忘食,也難成天才。但成為“老來樂”、“老頑童”是每個老年人都能夠做到的。年至古稀,學習之余,干些家務逗逗孫輩,樂樂哈哈是一天,遇事想不開,愁眉苦臉也是一天。何不解開愁眉、常開笑口呢? 有一年的寒假,孫女從學校高高興興捧回一張“三好”學生獎狀,我對她說了一番鼓勵的話后,又說:“越溪(孫女的學名),爺爺退休后也要當一名‘三好學生’。”“哪三好?誰給你評?”孫女好奇地問。我說:“自己給自己評。”一是身體鍛煉好,二是詩文寫作好,三是京劇演唱好。退休十年,我確實在這三方面作了一番努力。每天早晨4點準時起床,5點開始沿公路慢跑7到8公里,因此很少頭痛腦熱,雖到七旬,但依然思維敏捷、健步如飛。在寫作方面,雖說我寫東西很少,一年也就寫六七篇散文,十幾首詩,但每寫必做到認真,從不敢馬虎。至于學唱京劇,也已40余年,現在又開始學唱呂劇和豫劇。每當文友小酌、同學聚會,我都即席來上幾段。退休后我曾擔任過村里的文化站長,正式登臺也有多次。我打趣地對孫女說:“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我自己給自己寫張‘三好’獎狀,你給我頒發吧!” 北宋佘老太君百歲尚能掛帥出征,七十歲在老年人隊伍中還是小弟弟,豈敢言老?太君乃巾幗英雄,吾輩雖不能相比,但學學她為國為民,老當益壯的精神,是很好的。“快樂”二字,人人會讀會寫,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快樂,的確是人生之寶,也是抗病之劍。不管是七十歲還是八十歲,只要心胸豁達,天天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老有所為,老有所學,學有所成,天天書為侶、日日笑盈面、時時喜在心,就會被人們敬稱為不老松了。 >>>更多美文:心情日志

EWF5484IKOPKO


台北下午茶會議點心推薦
口試專用水果盒怎麼選才不踩雷? 》讓綠之果物幫你把協會形象做好做滿會議點心公司行號專用哪一種最有質感? 》一場內部會議的加分關鍵:水果餐盒三重協會茶敘輕食推薦 》餐點別再千篇一律,來點有變化的水果餐盒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