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程師】
我獨創並把自己歸類為——「生活工程師」。
生活工程師這個概念包含於佛學的範疇之中,
這個身份不僅符合我過去的專業所學(擁有正式文憑),
更完美呼應了我過去 40 年來的生活與工作經驗。。
我的原則很簡單:
朋友能花錢找人修的,我不修。
我只出現在兩種情況:
✅ 一是這東西花錢也找不到人修;
✅ 二是花了錢也修不好。
這種時候,我願意挺身而出,因為這才是我真正能發揮所長、幫得上忙的地方。
我的出勤永遠免費,我也非常樂意教學與分享經驗。
只要你願意動手、樂於學習,我一定全力配合,毫不保留。
像這次朋友家的大閘門脫軌,
我第一時間畫好設計圖,連材料預算也一起列出來。
到現場後,我們一起討論施工流程,
我還陪他去買材料,整個過程就是一次完整的工程實作教學。
正式開工時,我盡量不動手,僅在關鍵項目上輔助,
主要是讓朋友自己動手,親身體會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
也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與成果負責。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qk-zLVSL0ys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XAHcG44251Y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XMT5TgsvuU0
從法律與風險責任的角度來說:
由屋主或當事人自己動手操作,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因為只有自己動手,責任歸屬才清楚明確——
不論施工結果或意外風險,法律上都由屋主或當事人自行承擔。
相反地,若由我親自動手,即便只是「朋友幫忙」,
一旦發生問題,責任就容易變得模糊,
甚至最終變成——「由我負責」。
這已經超出了友情應該承擔的範圍。
✅ 如果你願意動手,我可以陪你一起規劃、討論、學習、解決問題;
❌ 如果你什麼都不做,只站在一旁指揮,卻又沒有所謂的聘用或報酬,
那就不是請朋友幫忙,而是把朋友當成廉價勞工。
有 sense 的合作,才能長久。
這樣下次你需要我,我也才會再次出現。
- 1樓. Johnny2025/05/25 16:58原来是这样,非常有意义!(johnsonxing@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