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90後」醒醒吧!這是耶魯和哈佛該有的英文水準嗎?
2018/05/24 12:03
瀏覽1,27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見到文章斗大的標題「學英文口音真的不重要」,有點好奇,因為國人學英文本來就不把口音當一回事(有邊念邊,沒邊念中間),還會鼓吹「口音不重要」的,肯定是對岸神人,經查此一誑語果然又出自號稱「90後國民學長」的柘遠兄。

頂著耶魯和哈佛光環談如何把英文學好,說實話沒什麼說服力,因為英文程度跟能否進美國常春藤名校沒有必然關係,但國人體內科舉制度的封建餘毒很深,使得高學歷神人有妖言惑眾的無限揮灑空間,大家道聽塗說以訛傳訛,英文當然學不好囉!

如果不信,就「升靶」這篇文章當「祭旗」(柘遠兄得忍著點),提供「90後」的同學們參考。

暫不考慮文中舉例跟背單字之間的關聯性,首先,第一個句子的「高中生」應該是 High school students(泛指),而不是加上「定冠詞」的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特指)。

其次,「動詞」(fantasize) 的例句中「從屬子句」(when I finish my homework) 跟「主要子句」沒有邏輯上的關係,顯然是為造句而造句,況且 like to 是「喜歡」的中文直譯,以本句英文句意而言其實不必寫出來,全句應改為:

At times, I fantasize about being an astronaut.

再看「形容詞」(fantastic) 的例句,可說全句都是中文直譯。英文情境邏輯當中,對於準備要看(還沒看過)的電影不會先講 a fantastic movie,邏輯上要看過之後才知道好不好看,因此「看電影」的時態必須改為「過去式」,評論電影很棒則用「現在式」:

We watched "Ready Player One" last night. It is a fantastic movie.

(我們昨晚看了《Ready Player One》,很棒的一部電影。)

比較精彩的部分,是柘遠兄指出女同胞 more and more happy(越來越開心)是錯誤說法,並將之改為 happier and happier,其實兩個人半斤八兩,講的都是中式英文。

more and more 是「片語用法」(副詞),意思是「程度漸增」(at a continually increasing rate),因此跟「比較級」的概念無關(參考以下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解釋)。

換言之,不能看到 more,就跟考試一樣膝蓋反射 more happy 是錯的,happier 才對,如果這種無腦的講法成立,牛津字典例句中的 more and more rare 是不是應該改成 rarer and rarer 才正確呢?

同理,more and more uneasy(日益不安)也不會如柘遠兄所言,寫成 uneasier and uneasier,真的這麼寫,絕對會影響耶魯和哈佛的排名。

之所以 more and more happy 和 happier and happier 都不對的原因,在於英文「越來越開心」的概念慣常以 happier than ever 表示,當然就不會有 more and more happy 這樣的用法出現,更別提 happier and happier 啦!

最後,Mike老師必須再次強調口音(發音)的重要性,只有口音出問題的人才會到處宣揚口音不重要的謬論(別轉頭,就是講你),而學英文要幻想苦讀「幾年後」就能行雲流水,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外加自我催眠,柘遠兄搞了十幾年還是一灘死水,證明從頭到尾都在胡搞瞎搞,不是嗎?

延伸閱讀:

學英文口音真的不重要 不要成為口音的奴隸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語言
自訂分類:精選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