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1Q84-BOOK1書摘及心得
2012/03/22 18:22
瀏覽1,254
迴響0
推薦2
引用1

十年多來,有幾部長篇小說讓我會想看完的,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J.K.羅琳的哈利波特、史蒂芬金的黑塔、威爾森的時間三部曲(時間迴旋、時間軸、時間漩渦),再來就是這部村上春樹的1Q84了。

我不是村上迷,之前看了幾本都不太喜歡,也買過他的書--挪威的森林上下兩本,也是看過就算了。本來也沒想看1Q84的,除了不是很喜歡村上,再加上台灣評者給的書評不佳,後來因為看了amazon給的書評,說這本書給人覺得自己在作夢的感覺,引起了我的興趣,就跟圖書館借書來看。

看完了BOOK1,覺得很有趣,故事以一章青豆,一章天吾,雙主角進行。我比較喜歡天吾那一線。青豆是個女殺手。天吾是教數學的小說寫手。而兩線起初看似無關,卻漸漸開始產生關連。

一邊看著BOOK1 ,一邊想到許多書籍。首先書名1Q84就跟歐威爾的1984有關,小說內文中就直接提到這本書,剛出場的little people與Big Brother做對比,雖然還不太清楚那是怎樣的人物。寫作上的許多技巧讓我想到張大春的小說稗類。對於人類與基因關係的描述,讓我想到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小說中還引用了大段的平家物語與契訶夫的薩哈林島。

我覺得日文翻譯作品跟英美翻譯作品相比,日文的比較容易保留漂亮的文字,這是因為日文與中文相似度較高,英美作品翻譯後,一些修辭上的美妙就不容易保留了。所以我對1Q84做了許多美麗文字的書摘。

p.33 收費員

傍晚做長長的散步,天黑後一面聽音樂一面一個人看書,不看電視。有NHK的收費員來時,就禮貌地拒絕說,很抱歉我沒有電視。真的沒有。到裡面檢查也沒關係。不過他們並沒有進來屋裡。NHK的收費員依規定是不許進屋的。

很簡單的生活。對NHK收費情況的了解,呼應了天吾小時候跟父親,收費員,去挨家挨戶收費的情形。

p.36 合作

「合作並不是稀奇的事。」小松皺起眉頭說。「雜誌的連載漫畫有一半左右都這樣。工作小組一起動腦想出創意,編出故事,畫動畫的人畫出簡單線畫,助手繼續把細部描畫完整,再補上色彩。就像附近的工廠在製造鬧鐘一樣。小說的世界也有類似的例子。例如羅曼史小說就是。那有很多,是根據出版社方面所設定的模式(know-how),雇用作家寫出那類的故事。換句話說是分工系統。

這是小松編輯為了勸服天吾參與改寫小說《空氣蛹》的說詞。小說創作之所以大部分是獨力創作,我想是因為不需要太多繁複的作業,不像動畫或電影等,需要很多人合力完成。文字創作是可以獨力完成的,這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p.45 獸徑

她檢查了一下塑膠屋頂下的紙箱。然後發現那好像是床墊的形狀。捲著幾張起毛的毛毯。還不算太舊。可能有流浪漢在這裡過夜。所以周圍才會散落著雜誌,和飲料的寶特瓶。不會錯。青豆動著腦筋。既然他們在這裡過夜,一定有什麼可以出入的漏洞。他們擅長避開別人的耳目找到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而且悄悄確保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的祕密通路,像獸徑那樣。

獸徑。很生動的比喻。

p.52 楊納傑克,波西米亞,小交響曲

聽得見心臟的鼓動。隨著那鼓動,楊納傑克的《小交響曲》,開頭的鼓號齊奏在她腦子裡響起來。微風無聲地吹過波西米亞的綠色草原。

在youtube找了小交響曲,不是很喜歡。但這首曲子在1Q84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p.54 修改的痕跡:不,…

天吾被電話鈴吵醒。時鐘的夜光針指著一點過一些。凌晨一點過後會打電話來的朋友,除了小松沒有別人。而且這樣執拗,非等到對方拿起聽筒不肯罷休地繼續讓鈴聲響的人,除了他也沒有別人。小松是沒有時間觀念的。只要自己想到什麼,就立刻打電話。完全不考慮是什麼時間。不管是半夜也好、清晨也好、新婚初夜也好、臨床病榻也好,對方接到電話會不會深受打擾這種散文式的想法,似乎不會浮現在他那雞蛋型的腦袋裡。

不,應該不是對誰都這樣。小松也是在組織裡工作、領人家薪水的人。不可能分不清楚對象是誰而經常做這種沒常識的事。只因對象是天吾才能這樣。天吾對小松來說,或多或少就像是自己的延長線上的存在似的。像手和腳一樣。這裡沒有自己和他人的區別。

小說稗類中提到,修改,讓人更相信是真的。因為修改,所以不會騙人。

p.57 一蓮托生

「嘿,天吾,這件事已經確實開始動起來了。事到如今,已經不可能說要下車而叫電車停下了。我心裡已經決定。你心裡應該也已經決定一半以上了。我和天吾正是生死與共、一蓮托生的命啊。」

一蓮托生,應該是日文說法。不過還蠻有趣的。

p.63 看不懂。存在,透明

「這個嘛。實際的人生和數學不同。在那裡事情不一定會以最短距離流動。數學對我來說,該怎麼說才好呢?未免太過於自然了。那對我來說,就像美麗的風景一樣。只是存在在那裡的東西。甚至不必跟什麼調換。所以在數學裡面時,有時覺得自己好像逐漸便透明了似的。有時會覺得很可怕。

天吾說:「寫小說時,我用語言把我周圍的風景,轉換成對我比較自然的樣子。也就是重新改造。藉由這樣做,來確認我這個人確實是存在在這個世界的。這和在數學的世界時相當不同的工作。」

看了看,整段應該是說在數學裡,沒有存在感吧!因為過於自然。小說創作則是將周遭的經過轉換成較自然的形式,這給了人存在感。

p.71 打手旗信號

好像打手旗信號談話似的,天吾想。

用來比喻天吾跟少女,有閱讀障礙,之間的談話方式。

p.76 降霜的晚秋草地

青豆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從二十歲以前開始,就被頭髮稀薄的中年男人所吸引。與其完全光禿,她更喜歡稍微留下一些頭髮的。但不是頭髮越薄越好。頭的形狀一定要好看才行。她的理想是史恩‧康納萊那樣的禿法。頭的形狀非常漂亮、性感。光眺望著就會心跳起來。吧檯上,離她兩個位子坐著的那個男人,頭型就相當不錯。當然沒有史恩‧康納萊那樣端正,不過也自有他的氣氛。髮際退到額頭的很後方,剩下的少許頭髮,令人想起降霜的晚秋草地。

p.94 增加,刪減

這是一種頭腦遊戲。先設定能增加盡量增加的時間帶,其次在設定能削減盡量削減的時間帶。在這樣的工作交互執拗地繼續進行之間,振幅逐漸縮小,文章量也自然落到該安定的地方。到達無法再增加,也無法再削減的地點。自我被削去,多餘的修飾被篩落,過於明顯的理論退到房間後面去。天吾天生擅長這種工作。天生的技術人。擁有在空中飛翔尋找獵物的鳥般銳利的集中力,搬運水的驢子般的耐力,始終忠實地遵守遊戲規則。

史蒂芬金談寫作時,也提到這種作法,增加,再刪減。

p.95 鉛筆與鍵盤

在文字處理機的畫面上看,和用紙印出來看,完全同樣的文章看起來的印象也有微妙的不同。用鉛筆寫在紙上,和用文字處理機的鍵盤輸入,所用的語言感覺也會改變。有必要從兩個角度來檢查看看。

這應該是村上自己的作法。

p.99 小孩的世界

「小孩的世界,沒那麼簡單。」她說著嘆一口氣。「有時候只因為跟大家不一樣就會被排斥。雖然大人的世界也很類似,不過小孩的世界會以更直接的形式出現。」

p.103 作品就是一切

對作家來說,作品就是一切。沒有必要加上任何說明。

解讀或是評語是另一種創作。

p.107 特別存在

「那隻狗還吃菠菜嗎?」青豆問。

「吃很多。最近菠菜價格居高不下,有點吃不消。因為牠食量很大。」

「我沒看過喜歡吃菠菜的德國牧羊犬。」

「那傢伙並不把自己當狗。」

「那麼當什麼想呢?」

「好像認為自己是超越這種分類的特別存在。」

p.134 dyslexia的小孩

理論上,dyslexia的患者可以讀和寫。智商沒有問題。不過讀起來很花時間。讀短的文章沒有障礙,但累積增加之後,處理資訊的能力就會漸漸追趕不上。文字和字義無法順利在腦子裡連接上。這是一般dylexia的症狀。原因還沒完全找到。不過在學校,一班有一兩個dylexia的小孩,也不值得驚訝。愛因斯坦是這樣,愛迪生和查爾士‧明格斯也是。

湯姆克魯斯也是,胡瓜、蕭敬騰也是,Google時代一定要會的整理術的作者也是。

p.150 小交響曲

楊納傑克一八五四年生於莫拉維亞的村莊,死於一九二八年。書上刊登晚年的肖像畫。並沒有禿頭,頭髮上覆蓋著旺盛野草般的白髮。看不出頭型。《小交響曲》作曲於一九二六年。楊納傑克雖然過著沒有愛的不幸婚姻生活,然而,一九一七年,六十三歲時邂逅有夫之婦卡蜜拉墜入情網,展開兩個已婚者的熟年之愛。曾經有一段時期為低潮煩惱的楊納傑克,以邂逅卡蜜拉為契機,重新湧起旺盛的創作慾望。晚年傑作陸續問世。

有一天,兩個人在公園散步時,看見露天音樂廳正在舉行演奏會,於是站定下來聽演奏。那時楊納傑克突然全身感到一股幸福感,而獲得這首《小交響曲》作曲靈感的樂念。事後他回憶道,當時他腦子裡有某種迸裂的感覺,被一股鮮明的恍惚感所包圍。楊納傑克當時碰巧受委託要為一個大型運動會的開場作曲,那開場曲的主題,和在公園裡所獲得的「樂念」合而為一做出了《小交響曲》這作品。雖然取了「小交響曲」的名字,但構成完全是非傳統的東西,將銅管樂器所帶來的光輝慶祝氣氛,和中歐式優雅穩重的弦樂器互相配合,形成獨自的氛圍。

p.157 緊密的精緻機械

過了十分鐘左右,沒有預告,門唐突地打開,一個瘦瘦的男人以匆忙的腳步走進客廳。年齡大約六十五歲左右。身高約一六O公分,但因體態良好,所以看來並不感覺窮酸。背脊像有鐵柱穿過般挺得筆直,下顎往後收得緊緊的。眉毛濃密,好像要威脅人似的,戴著漆黑的粗框眼鏡。這個人的動作,令人想到一切部分都壓縮緊密的精緻機械。一切都沒有多餘,所有部位都有效地咬合著。

精采的人物描寫。

p.177 海明威

酒吧在六本木,以單身酒吧著名。很多單身男人,來這裡想找單身女人--或相反--以這個聞名。外國人也多。內部裝潢的氣氛取自海明威在巴哈馬一帶常去的酒吧。牆上裝飾著旗魚,天花板垂掛著魚網。掛著許多人們釣到巨大魚的相片。也有海明威的肖像畫。開朗的海明威老爹。其實這位作家晚年為酒精中毒所苦,以獵槍自殺,但來這裡的人似乎並不在意這些。

消費海明威。

p.234 描寫。

「天吾,你這樣想。讀者對於浮著一個月亮的天空,過去看過很多次。對嗎?不過應該沒看過天上浮著兩個月亮並排著。要把過去讀者從來沒有看過的東西,寫進小說中時,有必要盡量詳細而精確地描寫。能省略,或不得不省略的,幾乎都是讀者已經有看過的東西的描寫。」

p.240 故事的功用

在故事的森林裡,無論事情的關聯性多麼明朗,都不會有明快的解答。這是和數學不同的地方。故事的功用,以大致的說法來說,是把一個問題轉換成另一種形式。並藉著那移動的性質和方向性,以故事啟示解答的可能方法。

p.249 錨

「因為你既不是天使,也不是神。我知道你的行為是出自單純的心情。所以也可以理解妳不想拿錢的心情。不過所謂沒有雜質的純粹心情,也自有那危險。活生生的人要抱著那樣的東西活下去,並不是簡單的事。所以你為了安撫那心情,就像氣球綁上錨那樣,有必要把它牢牢固定在地上。是那樣的東西。並不是說事情只要正確,只要心情純粹,就什麼都可以做。妳明白嗎?」

為了固定住自己啊,以免輕飄飄地被吹走了。

p.251 服裝描述 orz

青豆穿一身藍灰色短袖洋裝,披一件白色小毛衣,Ferragamo高跟鞋。戴耳環和金色細手鐲。平常帶的皮包放在家裡(當然冰錐也是),換成小型 La Bagagerie皮包。Ayumi則穿Comme des GARÇONS簡單黑色上衣,大領口的茶色T恤衫,花紋摺裙,拿和上次一樣的Gucci皮包,戴真珠小耳環,穿茶色低跟皮鞋。

好詳盡的服裝描述。可是我不懂那些名牌,有點隔閡。

  部首 心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9
 注音一式 ㄒㄩˋ
 漢語拼音 x  注音二式 shi
憂心、顧慮。易經˙晉卦˙六五:「失得勿,往吉無不利。」國語˙周語上:「勤民隱而除其害。」
憐憫。如:「體」、「憐」。唐˙沈佺期˙移禁司刑詩:「司寇宜哀獄,臺庭幸辜。」
賑濟、救濟。周禮˙地官˙典瑞:「珍圭以徵守,以凶荒。」南朝梁˙沈約˙南郊恩詔:「京師三縣尤窮之民,詳加賑。」
  部首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ㄒㄩˋ
 漢語拼音 x   注音二式 shi 
憂慮。同「恤」。新唐書˙卷九十六˙杜如晦傳:「人不無官,患才不副。」
賑救。後漢書˙卷三十五˙張純傳:「贍宗親。」三國志˙卷十六˙魏書˙任峻傳:「於饑荒之際,收朋友孤遺。」

 

 

撫慰、憐惜。如:「撫」、「憐孤寡」。詩經˙唐風˙羔裘˙序:「不其民也。」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傳:「今不士卒而徇私,非社稷之臣也。」
驚恐、害怕的樣子。文選˙枚乘˙七發:「徒觀水力之所到,則然足以駭矣。」

p.267 湧泉

不過其中看得出有一個變化。是好的變化。天吾一面寫著小說,一面發現自己內部出現了新的泉湧般的東西。並不是有那麼多水滾滾流出。而是像從岩縫間湧出的些微泉水。不過就算少,水還是不斷地滴湧出來。不急。也不用急躁。只要安靜等候岩石的凹處水逐漸積起來就行了。水積起來,可以用手掬起來。然後只要面對書桌,把掬起來的東西化為文章的形式就行了。這樣故事就會自然地往前進展。

可能由於集中精神專心做著〈空氣蛹〉的改稿工作,把過去阻塞泉源的岩石搬開了也不一定。

想到村上自己是有計畫的鍛鍊自己,每天規律的運動生活,是很健康的作家。我沒有過那種泉湧的感覺,寫的幾篇文章幾乎都是用爆發的,一想寫就寫好了。這種狀態卻不持久,我停筆寫小說也幾年了。細水長流,沒那麼容易,那是要修煉的,日復一日,精進不已。

p.274 享受

「程序是這樣安排的。」小松說。「嘿,天吾,不要把這一時的記者招待會想得那麼難。只要順其自然就好了。這種事情,一輩子沒有幾次。這是華麗的惡徒冒險小說的世界。就下定決心,享受這濃濃的惡臭吧。享受這急流中的隨波逐流吧。然後從瀑布上方墜落時,就一起痛快地墜落吧。」

真享受。小松是享樂主義者。

p.292 自私的基因

「我也喜歡讀歷史書。歷史書教給我們的,是以前和現在基本上是一樣的這個事實。就算服裝和生活樣式多少不同,我們所想的事情和所做的事情並沒有什麼改變。人類這東西,終究對遺傳因子來說只是承載物,是通道而已。它們就像一直換馬騎一樣,把我們一代又一代地騎下去。而且遺傳因子並不考慮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不管我們將幸福或不幸,他們都不管。因為我們只是手段而已。他們所考慮的,只有什麼是對他們自己最有效率的而已。」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不可能不思考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對嗎?」

老婦人點頭。「沒錯。人不可能不思考這個問題。不過支配我們的生活方式的根本,是遺傳因子。當然,其中就產生矛盾了。」她這樣說著微笑起來。

記得和一個痞子討論過,是身體重要還是腦重要?「廢話,當然是腦重要!」痞子如是說。我只冷冷的說道:「是嗎?」過於堅持己見的人,不可與之論道。幾個月後,我寫了魔獸這篇短篇小說。

p.295 沙挼子

果然不出所料,激烈的家暴一再重演。女兒漸漸喪失自尊心和自信,被逼得沒辦法,陷入憂鬱狀態。自立能力被剝奪,就像掉落沙挼子的螞蟻一樣。無法從那裡逃出來。於是有一天,就配著威士忌吞下大量的安眠藥。

最近在上教育心理學,這種狀態可以稱為習得無助,無論怎麼做都會被電擊的老鼠,最後只要跳過柵欄就能逃過電擊時,牠卻只能在原地默默地忍受電擊,甚至趴在地上,任電流流竄。如果知道有誰被家暴的,請撥打113,畢竟受到家暴的人可能已經無法自己求救了,無論是在精神上或肉體上。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ㄋㄨㄛˊ
 漢語拼音  nu   注音二式  nu 
 
    搓揉、摩擦。如:「搓」。唐˙韓愈˙讀東方朔雜事詩:「瞻相北斗柄,兩手自相。」清˙洪昇˙長生殿˙第四齣:「驀然揭起鴛幃,星眼倦還。」
    撫玩、玩弄。五代唐˙薛昭蘊˙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詞:「不勝情,手裙帶遶花行。」
 

不知道為什麼用「挼」這個字,可能是日文直接轉譯過來。查一下古狗,看看什麼叫沙挼子。

【虫矣】仔【虫矣】童謠中所描述的【虫矣】,其實是指蛟蜻蛉的幼蟲「沙挼子」,沙挼子在未蛻變為蛟蜻蛉之前,亦名豬母【虫矣】,豬母【虫矣】頭胸小而腹部大,狀如蛛蜘,口有鉤狀之腮,能夠穿地造穴捕食螞蟻,故又有蟻獅(蝨)之稱。

蟻獅善於地中挖缽形洞穴,洞穴形狀近似漏斗,斗壁的沙質柔細而滑,外表看似平靜,其實是致命的斜坡,也是蟻獅精心設計出的巧妙陷阱,若有不速之客誤入,猶如身陷流沙區,任你如何呼喊、哀叫、求救,都無濟於事,更糟糕的是所有掙扎的動作只會讓沙子急速地上升,使身軀往下沉,隨即滑落洞穴底部,最後埋葬在蟻獅的肚子裡。

所以,沙挼子是種動物,一種擅長捕殺螞蟻的布局高手。那書中句子應該改成,就像掉落沙挼子佈置的的洞穴的螞蟻一樣。

p.305  卵

「男人每天都製造數百萬個精子。」老婦人對青豆說。「妳知道這件事嗎?」

「詳細數目不清楚。」青豆說。

「當然尾數我也不知道。總之是無數之多。他們把那一次送出來。但女性送出的成熟卵子的數目卻有限。妳知道多少嗎?」

「正確是多少不清楚。」

「一輩子也不過才大約四百個。」老婦人說。「卵子並不是每個月新製造的,而是一出生就儲存在女性體內了。女孩迎接初潮之後,每個月成熟一個排出體外。

唉。男人女人大不同。

大家有想過我們為什麼只吃卵,蛋,卻不吃精子嗎?

唉。

因為精子沒營養。男人真是沒有用啊。真沒用啊。有木有啊!有木有啊!

p.320 Big Brother, little people

「喬治‧歐威爾在《一九八四》中,正如你所知道的,讓叫做Big Brother的獨裁者出場。當然是將史達林主義寓言化的故事。於是Big Brother這個用語,從此以後開始變成一種社會性的圖騰在發揮作用。那是歐威爾的功勞。不過在這個現實的一九八四年,Big Brother實在太有名了,變成太容易看透的存在。如果在這裡Big Brother出現的話,我們可能會指著那個人物這樣說:『小心。那個傢伙是Big Brother!』換句話說,在這個現實世界已經沒有Big Brother出場的一幕。取而代之的是,輪到這Little People式的東西出場了。你不覺得是很有趣的對比嗎?」

村上似乎有點老王賣瓜,自賣自誇。雖然我對little people(小寫比較好吧?),還是蠻有興趣的。

張大春在小說稗類批評過一九八四,推崇另一部類似的作品,我找找,是薩米爾欽的《我們》。

以下是張大春的短評:

薩米爾欽沒有用陽具「將黨搗得粉碎」,在真正的小說家眼中,黨或黨所代表的政治、道德、邪惡的權力等等都太渺小,不值得以陽具搗碎之。

詳見小說稗類,張大春,書摘

p.321 漩渦

「不管怎麼樣,都把繪里小姐當成誘餌的事則沒有改變。」

「不,誘餌這字眼並不妥當。在製造一個漩渦的印象比較接近。這樣一來周圍的東西可能將開始配合那漩渦而旋轉,我在等待這個。」

老師的指尖在空中慢慢旋轉,然後繼續說:

「在那漩渦中心的是繪里。在漩渦中心的東西不必動,要動的是那周圍的東西。」

天吾默默聽著他的話。

p.336 自私的基因,反思。

青豆一面走到地下鐵車站,一面尋思著世界有多奇妙。就像老婦人說的那樣,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遺傳因子的載體的話,我們之中為什麼非要採取奇怪的形式走過人生不可呢?我們為什麼不簡單地活著過簡單的人生,不要胡思亂想,專心維持生命努力生殖就好呢,這不是已經充分達到他們所謂傳遞DNA的目的了嗎?人們何苦活得曲曲折折,辛苦麻煩,甚至只令人感覺異樣的各種人生,這對遺傳因子有多少好處呢?

我想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基因設下的規則很簡單,「繁衍傳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簡單的規則卻產生幾近無窮的變化。基因設下的規則就像圍棋規則那樣簡單,圍棋那簡單的規則卻產生「千古無同局」的千變萬化。基因與生物的關係也是如此。

p.345 平家物語

「你還能背誦哪一部分?」

「說說看想聽的部分。」

天吾試著回想《平家物語》有哪些插曲。因為故事太長了,有無數精采的插曲。天吾隨便說了「壇浦合戰」。

深繪里默默集中精神二十秒左右,然後開始背誦。

接著村上用兩頁的篇幅抄錄了平家物語,內容是說源氏軍隊逼近,平家老太太帶幼帝投海。讀起來還蠻有趣味的,篇幅太長,就不抄錄了。我想,這段不僅是顯示深繪里對平家物語的熟稔,可能還暗示著深繪里的未來。總之,我不認為村上是隨意抄錄這段的。

p.352 契訶夫,薩哈林島

天吾挑了最近讀的有趣作品,契訶夫的薩哈林島。用了比平氏物語更多的篇幅,有五六頁之多。描述了在薩哈林島生活的吉利亞克人。

讀了BOOK2的前幾章,老夫人的守衛Tamaru是在庫頁島出生的,也就是薩哈林島。這五六頁的薩哈林島是否還有其他功用,拭目以待。

p.364 教義

我們並沒有明確的教義,他們說明。我們不需要成文化的手冊之類的東西。我們所進行的是初期佛教原理的研究,和實踐這時該有的種種修行,我們的目標是,透過這種具體實踐,獲得不是字義上,而是更流動性的宗教覺醒。你可以想成,這種個別的個人性自發性覺醒,正在形成我們集合性的教理。不是先有教義才有覺醒,是首先有個別的覺醒,從其中,結果自然產生決定我們法則的教義。這是我們的基本方針。在這層意義上,我們和既成宗教的成立是大異其趣的。

講得真好聽。

p.373 腦

人類的腦在這兩百五十萬年之間,大小約增加了四倍。以重量來說,腦雖然只占人類體重的百分之二,然而,卻消耗身體總能量的約百分之四十(他上次讀的書上這樣寫著)。腦這器官由於這樣飛躍的擴大,人類所獲得的,是時間和空間和可能性的觀念。

雖然我不認為人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生物,但,人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

不過,有句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

p.398 大屠殺

「就像歷史上的大屠殺那樣。」

「大屠殺。」

「做的一方可以找個適當理由把行為合理化,也能忘記。不想看的東西可以把眼睛轉開。但受害者一方卻忘不了。眼睛也無法轉開。記憶從父母傳承給孩子。所謂的世界,青豆姊,就是一種記憶和相反一方的記憶永不休止的戰鬥。」

想起日本政府對南京大屠殺的態度,想起大陸政府對天安門事件的態度。比較起來,台灣政府正視二二八,還是值得嘉許的。但是沒有真相,就沒有公義。希望某些人不要過度渲染二二八,一直虛報死亡人數,這樣做反而模糊了事實。二二八是個悲劇,不管死了多少人,我們都應該謙虛的檢討。正義不會因為死比較多人就比較重要!

p.401 煩惱法輪

「我知道很辛苦。」Ayumi說。並用指尖輕輕按太陽穴。「雖然如此,有了那麼喜歡的對象,還會有時候想和不認識的男人做愛嗎?」

青豆用指甲輕輕彈著薄薄的玻璃杯邊緣。「有必要這樣做。肉體之身的人為了保持平衡。」

「不過青豆姊心中的愛,並不會因為這樣而受到損傷嗎?」

青豆說:「就像西藏有的去煩惱的法輪一樣。法輪一轉動時,外側的價值觀就會上上下下。一會兒光輝,一會兒暗沉。不過真正的愛則被裝在車軸上不動。」

「太帥了。」Ayumi說。「西藏的煩惱法輪嗎?」

然後把玻璃杯裡剩下的葡萄酒喝乾。

青豆是靈肉分離信仰者。

p.418 insane, lunatic

「嘿,你知道英語中的lunatic和insane有什麼不同嗎?」她問。

「兩者都是造成精神異常狀態的形容詞。詳細的差別不清楚。」

「insane可能是天生就頭腦有問題。可以考慮最好能夠接受專門的治療。相對的所謂lunatic則是月亮引起的,也就是因為月神Luna而一時失去控制。在十九世紀的英國,如果被認定是lunatic的人即使犯了某種罪,那罪的處罰也可以減輕一等。理由是那與其說是本人的責任,不如說是受到月光誘惑的結果。雖然難以相信,但是這種法律實際上是存在的噢。換句話說,月亮讓人的精神狂亂這件事,在法律上是曾經被承認的。」

呼應了有兩個月亮的另一個世界,1Q84。另外,村上的英文好像還不錯。

   部首 口 部首外筆畫 13 總筆畫 16
 注音一式 ㄩˇ
 漢語拼音 y  注音二式 y
見「咻」﹑「咿」等條。

打完,收工。晚安。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文學賞析
自訂分類:刻板小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