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浩鼎報憂 乳癌新藥「解盲」未過關
2016/02/21 22:54
瀏覽42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浩鼎報憂 乳癌新藥「解盲」未過關

2016-02-21 14:04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即時報導

生技股王浩鼎(4174)今(21)日下午公布旗下抗乳癌新藥OBI-822臨床二/三期解盲數據,初步結果顯示,用藥組和對照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primary endpoint)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但浩鼎表示,其中許多有意義的科學和臨床資訊,已成為未來產品發展提供明確方向。

浩鼎OBI-822二/三期臨床試驗自2010年10月啟動,原先計畫在3月底公布解盲結果,但因期間復發人數未達設定標準,經專家會議決定,將解盲時間提前在今日,先前法人對浩鼎的解盲結果以「溫和正面」看待。

專家指出,OBI-822解盲未如預期過關,顯示OBI-822在乳癌單一適應症無法產生療效,通常藥廠作法為中止該計畫,另一策略則是針對第二種適應症進行臨床開發,其藥物和公司價值不會馬上歸零,但需重新評估。

浩鼎乳癌新藥解盲未過關 張念慈:沒有挫敗

2016年02月21日14:34 杜蕙蓉、即時新聞中心/台北報導

圖為浩鼎董事長張念慈。(本報資料照片)

圖為浩鼎董事長張念慈。(本報資料照片)

浩鼎乳癌新藥OBI-822今天宣布解盲,董事長張念慈說,這是一次成功的結果,有明確下一步研究方向,比事先預期結果更好,沒有挫敗;雖然在用藥組與對照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

浩鼎今天公布抗癌新藥OBI-822臨床二/三期解盲數據,在用藥組與對照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並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專家表示,OBI-822解盲並未如期過關,針對乳癌的單一適應症無法產生療效,需要重新評估。

不過董事長張念慈表示,其中仍有許多具有意義的科學、臨床資訊,為未來產品發展提供明確的方向,張念慈強調,此次結果,在無惡化存活期PFS有顯著改善,總體存活率(OS)也呈現正面趨勢。

(工商即時)

浩鼎:抗乳癌新藥未過關 不能視為失敗的解盲

2016-02-21 14:23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即時報導

浩鼎今日公布旗下抗乳癌新藥OBI-822臨床二/三期解盲數據,初步結果顯示,用藥組和對照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primary endpoint)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但浩鼎表示,儘管法規上未達標,但解盲結果具有極大科學意義,「在科學上,不能視為失敗的解盲」,其中許多有意義的科學和臨床資訊,已成為未來產品發展提供明確方向。

浩鼎董事長張念慈強調,此次實驗結果揭曉,浩鼎從中獲得許多有價值的科學和臨床資訊,參與試驗的病人若產生IgG、IgM免疫抗體反應,在無惡化存活期方面(PFS),都可看出非常顯著改善,總體存活率方面呈現明顯正面趨勢。這些訊息對於未來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設計,有無比重要意義和價值。

浩鼎總經理黃秀美指出,這項試驗明顯指出疫苗激發抗體能力的重要性,並證實OBI-822產生抗體的能力,而且對能產生有效抗體的族群,證實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意義。

 

張念慈:國際藥廠將「跌破眼鏡」

2016-02-21 15:50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即時報導

浩鼎解盲,全球都在看。在今日浩鼎公布解盲結果現場中,媒體提問有關國際藥廠看到浩鼎解盲結果後的反應,董事長張念慈預測,這些潛在合作夥伴將「跌破眼鏡」,至於該形容為正面還是負面,張念慈則未做解讀,讓外界留下想像空間。

浩鼎OBI-822為全球首創突破式免疫療法,研發期間國際各大藥廠高度矚目,其中逾40家國際藥廠為浩鼎潛在合作夥伴。張念慈表示,在這次解盲結果公布後,浩鼎將延續和潛在合作夥伴合作的可能性中包括OBI-822與其他療法合併使用,以及乳癌以外其他十餘種適應症的研發等,均不排除以投資人最大利益前提下啟動國際授權。

浩鼎新藥解盲未過關 專家:不算失敗 

2016-02-21 17:23 聯合報 記者詹建富╱即時報導

由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領軍研發、技轉台灣浩鼎生技的乳癌疫苗 OBI-822,在台灣進行第四期轉移性乳癌的第二/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於今天下午出爐,根據解盲的初步數據顯示,病人無惡化存活期PFS「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但專家指出,解盲的結果代表該疫苗成敗的唯一條件,而且解盲臨床數據的判讀非常複雜,不應從單一角度來看。

台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指出,新藥在上市前必須走完臨床試驗的過程,其過程是一套非常嚴謹而複雜的機制,目前許多人都只以臨床試驗的數據,在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看其療效在統計學上有無顯著上的差異,也就是P值小於0.05來檢驗試驗成功與否?

不過,陳建煒說,P值雖是重要數據,但絕非唯一標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很少單獨用臨床試驗一個數據來作為核可新藥上市的依據。

台北榮總婦產部婦科腫瘤副教授莊其穆表示,會看門道的,通常不會只是看P值,而是還需要看其他相關指標,以及試驗設計的方式。而只會看熱鬧的,通常就只會看P值是否小於0.05。

莊其穆強調,P值的意義僅代表統計學上的意義,而其實藥物的臨床價值,並不是僅看P值。然而絕大多數的生醫產業投資大眾,連P值的意義是甚麼都不知道,就盲從投資,這才是最可怕的。

浩鼎將變更設計 擴大三期臨床試驗

2016-02-21 14:54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即時報導

針對浩鼎抗乳癌新藥OBI-822後續發展,董事長張念慈表示,此次解盲儘管未達標,但後續仍將和台灣食衛署討論申請藥證的後續事宜,且有鑑於此次解盲相關數據已證明IgG、IgM免疫抗體反應機制效應,現正朝第三期臨床試驗設計,主要在美、歐進行,將擴大全球臨床試驗人數。

OBI-822多國臨床試驗計畫總主持人黃俊升指出,解盲初步結果顯示,OBI-822能讓產生免疫反應的患者獲得非常顯著的益處,研究團隊相當振奮,將進一步以前期實驗結果為依據,重新設計第三期臨床試驗,以有無產生免疫反應為主要標準,有效降低第三期臨床試驗的風險。

黃俊升指出,如果按照目前第三期臨床設計規畫,以有無免疫反應作為新設計指標,若套在這次解盲結果應該已「過關」,且法規單位對新指標的接受度也高,加上試驗結果的用藥安全性不錯,對後續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仍抱持樂觀。

浩鼎解盲各有解讀 投資人很茫然

2016-02-21 18:50 中央社 台北21日電

生技股股王浩鼎今天公布抗乳癌新藥解盲結果,但記者會後的訊息讓投資人很「茫然」,「未過關」、「非常成功的解盲」的字眼同時出現,讓人看的「霧煞煞」。

浩鼎今天的解盲到底該如何解讀?有人用「電玩」來形容,浩鼎這次臨床試驗就像在一場打怪電玩中敗下陣了,未過關晉級,但他在過程中發現了在那幾個角落會有妖怪出現,要過這個關卡,必須要動用到什麼武器對付才能過關,下次再比賽勝出的機會大增。

其實,在解盲公布前就有專家指出,浩鼎此次的解盲新聞稿只要寫的越簡單,有「達到主要指標療效」或「過關」的字眼就代表是好事,如果解釋太多「就代表不妙」。

專家表示,雖然這次浩鼎解盲結果,就科學角度看有好的進展,某些層面上也算是成功,但就目前既有法規上未達標就是失敗。

至於資本市場,主要看的就是法規上能不能過關,進一步拿到藥證為公司帶來營收,法規上的挫敗,對股票市場就是利空,反映在股價上有一定的衝擊。尤其浩鼎股價正處相對高檔區,這次解盲未過關,新藥對營收的貢獻就得再等等,投資人願不願意再等3-5年,只能「各自表述」了。

但如果從新藥領域來看,並非這麼簡單的「零和遊戲」來論成敗。臨床設計對一顆藥會不會過,占有二成以上的影響性,的確是可以透過臨床重新設計獲得成功,國際上也有不少藥是敗在臨床設計的。

法人表示,看來浩鼎OBI-822這顆藥是有效的,只是在全樣本中結果不顯著,後續如能有意義的分組檢測,相信在目標群結果就會是顯著的,只是沒辦法對全部病患都有顯著效果,但光對某些群體有效,在醫學上應該就令人振奮了。

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也是OBI-822多國多中心臨床試驗計劃主持人黃俊升認為,OBI-822乳癌疫苗不同於以往的所有癌症治療,因此此一試驗乃在有限的樣本數,試圖找出癌症疫苗可能有效的族群。初步結果顯示,OBI-822能讓產生免疫反應的患者獲得非常顯著的益處,研究團隊非常振奮, 將進一步分析這些數據,希望更明確地選擇治療族群,在未來研究確認OBI-822的治療效益。

綜觀各方的解讀是「對投資者而言是挫敗+失敗」、對浩鼎而言是「失敗為成功之母,此次夢想結束,但架構新的夢想起飛」。

乳癌疫苗解盲 翁啟惠:有成效不算失敗

2016-02-21 18:19 中央社 台北21日電

運用中研院長翁啟惠醣分子技術生產的乳癌疫苗試驗今天解盲,但數據未達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翁啟惠說,這跟試驗設計有關,就疫苗角度來看,逾8成病人有免疫反應,成效良好。

生技股浩鼎今天公布乳癌治療性疫苗新藥OBI-822解盲結果,傳統數據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但浩鼎表示,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解盲,其中許多有意義的科學和臨床資訊,已成為未來產品發展提供明確方向。

翁啟惠表示,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逾8成的病人有免疫反應,也產生抗體,就疫苗角度來看,可以說成效很好,尤其是試驗是針對末期的病人,通常末期病人免疫系統較差,若是用在早期病人身上,相信成效會更好。

對於解盲結果未能呈現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翁啟惠指出,主要跟設計有關,若用一般藥物的標準來看待,將無免疫反應的病人也納入統計,加上樣本人數不足,因此才無法在統計學上呈現顯著意義,但這並不代表失敗。

翁啟惠認為,疫苗就是要讓施打的人能夠產生免疫反應,因此未必要用藥物的標準來看待,應該針對有免疫反應的病人,進一步檢視疫苗的效果,未來也希望衛福部能夠考慮,針對疫苗和藥物的不同特性,制訂更合適的臨床試驗標準。

 浩鼎解盲未過關 不是一翻兩瞪眼

2016-02-21 17:41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即時報導

浩鼎抗乳癌新藥OBI-822解盲結果未過關,董事長張念慈仍定義為「科學上的成功」,國內新藥業界對其後續發展也抱持樂觀看法,主要是過去對該項新藥產生免疫反應的機制陌生,而透過二/三期臨床試驗所累積的數據,在臨床上已證實學理上的機制,即證實OBI-822能夠激起各類乳癌患者的免疫反應,顯示未來癌症免疫療法不是夢,台灣在此項技術也保持領先。

OBI-822的作用方式為利用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可辨識Globo H的抗體,使人體免疫T細胞對癌細胞發動攻擊,作用方式和疫苗極為類似,是繼手術切割、放射線治療、化療、標靶治療後,下一代的癌症治療藥物,同時也是全球第一項針對乳癌病人提供的主動式免疫療法,相較不少標靶治療的單株抗體藥物屬被動式,OBI-822為加強訓練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有如自身訓練的攻擊部隊。

過去學界對如何由人自身產生抗體對抗癌細胞的機制僅停留在概念(Concept)階段,但經由浩鼎OBI-822臨床試驗累積數據,已證明該機制由概念可行進階至臨床可行,並引領OBI-822在緊接全球第三期臨床中由原先設計達成傳統療效的目標改絃更張,變更為以證實免疫機制反應為達成條件,對於通過全球第三期臨床具加分效果。

業界指出,浩鼎除OBI-822也同時針對卵巢癌進行二期臨床,旗下運用Globo H抗體辨識的主動式免疫療法亦包括胰臟癌、肺癌等疾病,在經由此次抗乳癌臨床試驗所累積臨床經驗,亦可作為其他抗癌新藥的臨床試驗設計的調整參考,加速研發進程。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商業管理
自訂分類:股市新聞-生醫股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