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歷史課本裡的文字
赫然間 就在眼前.........
到底是我進了書中
還是書中文字活現了體?
我....恍惚了....
阿齊喜歡聽故事...更喜歡聽好故事
如果你曾經聽過這故事....就當作是複習一下吧!!
寒山寺相傳始建於六朝時期的梁武帝天監年間(502年-519年)
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唐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從天台山來此作住持,遂改名寒山寺。
以上黃色區塊文字截錄至維基百科
寒山、拾得他們都是唐代人..被後人尊稱為“和合二仙”..相傳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
兩位都是僧人,寒山是個詩僧、怪僧,曾隱居在天臺山寒岩,因名寒山
他的詩寫得很美,但脾氣卻十分怪癖,常常跑到各寺廟中“隔空叫罵”,和尚們都說他瘋了,他便灑笑而去。曾在天臺國清寺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
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生就被父母遺棄,拋棄在荒郊,幸虧天臺山的高僧豐幹和尚化緣經過,慈悲為懷,將其帶至寺中撫養,並起名“拾得”,在國清寺中將他受戒為僧。
拾得受戒後,被派至廚房幹雜活,當時寒山還沒有到國清寺,但拾得常將一些餘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他們真謂貧賤之交。
國清寺的豐幹和尚見他們如此要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自此後,他們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寒山和拾得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他倆常一起吟詩作對,後人曾將他們的詩彙編成《寒山子集》三卷。這兩位繼豐幹以後的唐代高僧,于唐代貞觀年間由天臺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便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
我國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的情誼,便把他倆推崇為和睦友愛的民間愛神。至清代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以上綠底文字 參考自此 http://baike.baidu.com/view/14738.htm
橋下 沒啥人
橋上 視野還不錯
大雄寶殿
這寒山與拾得的故事...頗為感人
就像這木樑一般...枝節有序....巧妙溶入了歷史的時空軌跡當中
逛中國的景點就是這樣
好像在在印證書中的世界
很新鮮...也挺有意思的
走累了(其實園區不大)
前庭...涼亭
都是很好歇腳的地方
最後
就來看看阿齊 2分鐘自拍影片吧 ^^
寒山寺影音篇 拍攝、編輯、音樂 : 快樂阿齊
- 2樓. 終南山2023/02/02 12:39
- 1樓. 有錢人2015/06/26 17:44感謝分享!好古老的建築啊!江蘇這個地方確實挺不錯的啊!合適玩的地方啊!我上次就是蘇州園林玩了一下哦!新北市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