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語譯及欣賞.1
2012/09/10 05:34
瀏覽7,921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語譯及欣賞.1

     訓詁學講話

  「研六經以訓詁,括萬妙而為師。」

    欣賞一首詩,先要懂得它的意思。翻譯當然是重要的。可是翻譯也不容易,
沒有足夠的功力,翻出來連你自己也不懂。

    有些老師很熱心,用心把詩的好處講給人聽。幫人欣賞。我覺得欣賞的事,
還是留給學生自己去反覆體會。我幫你欣賞?得來容易,反而不珍惜,結果老師
的功夫白費。

    台灣在獨派執政之下,去中國化,所以大家的國文程度一落千丈。祖國就是
有再好的東西也是一文不值。於是只好當帝國主義者的走狗,不只是賣台而且是
賣國。

    以下這一首詩,算是名作。我只想試著翻譯一下,欣賞的事,留給學者體會
。你不體會,那你就是錯過了極好的東西。

    翻完之後,又好心地把網上某君的欣賞編入,使讀者更為方便。

    訓詁就是研究字的意思,翻譯當然要以訓詁為基礎,如果只懂字義,不能理
解整句的意思,當然就不能欣賞,那就等於對牛彈琴。

    題目:在春天的江邊,繁花開遍的夜晚。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
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
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譯】春天的長江,湖水連著大海,無垠的一片。海上的明月與潮水一起生
成。月光明亮,隨著水波有千萬里遙遠;何處春天的江水,沒有月色的光明?
此段講春江與月。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譯】江水流轉繞著芬芳的沙洲,月亮照著芬芳的樹林,那光輝就像冷而細
的小雨。半空中流動的霜,不知不覺地飛下,遮住視線,在河洲上的白沙反而不
見了。
此段講江、花與月。

    【欣賞】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髮,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
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裏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
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
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裏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
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像撒上了一
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
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
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
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
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
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譯】江天聯成一色,沒有一點灰塵,而在空中也只有一隻皎潔、孤單的月
亮。在江邊有誰最先見到月亮?而江邊的月亮在那一年,最先照射著人呢?
此段由江、月想到人。貫串了無窮的歷史。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譯】人活在世上,一代一代沒有窮盡,江邊的月亮,年年也只是相差無多
。不知道江邊的月亮等待什麼人,只是看見長江不斷地送著流水……向東流去。
此段再由無窮的歷史想到人生的短暫。

    【欣賞】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淨的世界,這就自然
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
躍,但又緊緊聯繫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
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
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恆,人生短暫。
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
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
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
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
」,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迴響。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來
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著什麼人似的
,卻又永遠不能如願。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
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
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另類創作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