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力而為或量力而行
2021/10/25 11:09
瀏覽76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盡力而為或量力而行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
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反身為自我要求之德,德之內涵是誠心,
對自己誠心則能救己,對他人誠心則可以助人。
修心修行是莫過於救己助人這件喜樂的事了。
強者是堅毅、有勇有敢,恕者,是人心有仁心也。
有勇氣又果敢,堅毅這人心去行仁,接近仁心已不遠了。
孟聖曰:「仁者無敵。」無敵是無災無難,
無敵是心無慢心,無敵是心無怨情,無敵是心平無恨。
無敵是勇敢面對,無敵是寬慈愛眾,無敵是一切承擔。
強恕則為盡力而為,盡力者心無折扣也。
量力者,心有所盤算也。算此盤時用心而分明,
難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修行心。
修行修心無折扣的行為,
是自誠明,謂之性。是由自身誠心,
明理真道。性真誠心,是為盡力。
有所盤算用心,是自明誠,謂之教。
是學習以後開始心誠,對道開始明理,
性覺心誠,是為量力。
盡力則頓。量力則漸。
及其一也,兩則皆其一心不變,則皆能達。
此兩者差異,只在「盡力而為」是一世修一世成。
「量力而行」是幾世修幾世成,是用心不同,結果不同矣。
修子設定用心,如是盡力而為,性在頓悟中。
修子設定用心,如是量力而行,性再漸修中。
是頓是漸,是盡力或是量力,皆由發心。
知所以行,明所以真,善哉!良知與良能合誠矣。
若是有良知曰明知。
若是致良能曰行知。
修行修心不出兩入,一在理入,一在行入。
若是有理不行難入仙域,若是有行無理難證神仙。
元卜說藏真寫於福正110.10.22
自訂分類:元卜說藏真 閱讀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