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十稜---首見於林宗聖先生於2004年出版的"黃金十大傳奇",介紹水金九特殊獨特的火山地型,與地景。後經眾多山友踏查、開路與架繩,路況趨於穩定,而成為近年來水金九地區相當熱門的登山路線之一。俯瞰稜屬十稜中第四稜,指的是半平山鋸齒稜555峰下至黃金池的稜線,頗佳的展望與適中的路線,為十稜中較易造訪的路線之一......。
2014.12.29
從恆春回到台北,又被陰雨困了兩天,十幾天的連假就這樣過了一半(早知道就出國打混去),終於等到了雨過天青的時刻,不安於室的路ㄟ豈能錯過好天氣,一大早就備妥行裝,啟程出門。車由國道一號往北行,過五堵後接64快速道路往瑞芳,道路盡頭右轉台二濱海公路,一路順暢,沒有多大耽擱。
0700車抵台2線79.6K對面碎石空地停車。這裡是許多釣客會停的空地。下車整裝,雖有豔陽,氣溫仍偏低,所幸海風並不強,是滿適合登山健行的天氣。
0712啟程出發(錶測高度25M)。原本預計走劍龍、鋸齒稜,路ㄟ事前查過資料,逢雨行走有一定的危險,昨天大雨,想必路徑不會太好,臨時改變主意,初探俯瞰稜。穿越馬路,路旁有明顯踩踏小徑上行,翻越道路駁坎,小徑略濕,平緩易行。
0718平坦空地(H50M)。才走一下下就覺得熱,停下脫外套。滿山盛開的芒花,風光不差。
0722出發續行。平坦路徑卻滿是泥濘。要不是路徑被整裡過,此刻應該是在芒花堆中穿梭吧!
0725叉路(H50M)。直行是寬敞大道,無山社布條與指標,反而右側小徑有指引布條,取左行。濕華難行的小徑,又過溪,又拉繩,一路都有布條,方向卻是一直偏向劍龍稜方向,越往裡走越是覺得怪。
0738比人高的芒草高點(H65M)。資料中的俯瞰稜會經過黃金池,路ㄟ此刻行走方向卻是離黃金池越來越遠,決定折返。
0747退回叉路,取右大道前進。
0748一個轉彎看到大平坦空地上有疊石,順疊石前進,進入比人高的芒草山徑。經過熱心山社與山友的整理,芒草雖高卻無礙前進,只是這種路徑只要短時間不整理,恐怕又要埋沒在漫漫荒草之中了!
0758黃金池(H100M,記:85M)。不算大的水池,靜靜的躺在山凹之中。路ㄟ只在遊歷水金九時有印象曾遠遠看過,這還是路ㄟ第一次造訪,幽靜山谷中,路ㄟ獨享湖畔清幽,真的是一種享受。雖然不累,還是卸下背包,硬是給他小休片刻。據說,這池水在夕陽照射下會變成金黃色,才是真正的黃金池,不知傳言真假?或許哪一天路ㄟ吃錯藥,會帶著頭燈上來一探真偽吧!
0809出發續行。矮樹上有山社指示牌,湖的兩邊都能連接俯瞰稜。路ㄟ選擇左路順湖畔小徑前進。
0811拉繩上後登稜(H110M),正式進入俯瞰稜。順稜起伏。連綿山稜,如龍蜿蜒,優美的曲線,滿山金芒,山雖不高,卻頗有行走高山的景色。
0831小山頭(H180M)。台金廠區,山凹中的黃金池,都清晰可見,右方基隆山雷霆峰,前方茶壺山狀卻似獅,左方最著名的劍龍、鋸齒稜,在這裡都一覽無遺。續行。
0832過"摸乳巷"(H180M)後又鑽進比人高的芒草堆。
0840台電基石(H205M)。原本掩埋在芒草海中,山社頗費心思的砍除一大片才讓這塊基石重見天日。
0850黃金池會合叉路(H260M)。從黃金池取右行的話,會在這裡會合。續行。
0904展望空地(H290M)。平坦的寬大空地,是休息的好地方,也是俯瞰稜景色最優美的地方。遠處鋸齒稜,在這裡看,竟有類似玉山南峰的模樣,回望來時路與眼前路,真有走在高山上的感覺,難怪這一帶的稜線最近會那麼熱門。
一路順稜起伏,風光景緻頗優,遠處黃金洞也是黃金十景之一。旁邊的半平瀑布,經過這幾天的雨勢,水量頗大,在一片金黃與翠綠中的白練,醒目而突出。
0924進樹林(H325M)山社指標"右往大煙囪,直往黃金洞,回往俯瞰稜"。這似乎意味著俯瞰稜已結束。右邊就接煙囪稜了,問題是,明明是說由555峰到黃金池,以高度推算應該還有一段,只是一路走來並沒有明顯叉路與指標布條,路ㄟ不解!取直行往黃金洞。
0943叉路(H375M)指標"右往大煙囪、伏牛礦體,左往黃金洞",,叉路前可看見大煙囪身影,取左順小溪溝上行。
0947黃金洞(H385M)。頗大的礦坑洞,有類似千人洞與多年前路ㄟ走訪瀑布之鄉時的月眉洞感覺。裡面的礦坑早已封閉,並設立警告牌。洞內有涓涓滴水,從金黃色的岩石缝滴下,又有點像新白楊的水簾洞,只是少了光雕襯托,沒有那種美感,路ㄟ試著用頭燈打光,光線太弱,並沒有成功。
從洞旁小徑下到溪谷,美麗的瀑布就在旁邊,水量不算小,路ㄟ佇足賞瀑與周遭風光。右側有小徑指標通往"俯瞰稜",從路徑方向卻像是回到黃金池的方向,從路ㄟ找到的資料,山友造訪俯瞰稜都以黃金洞為終點後接煙囪稜,真不知前面的路通往何處?
退回黃金洞小休片刻,補充些許行動糧與行動水。洞口前除了欣賞海景,展望並不算佳。
1008休息夠久了,啟程出發。對於瀑布旁小徑,路ㄟ雖充滿好奇,礙於資料搜尋不完整,還是下次再來"探險",取原路回。
1012回抵叉路。取直行往大煙囪、伏牛礦體方向前進,鑽入比人高的芒草小徑一段後,路徑變的開闊,平緩易行。
1015叉路(H375M),左下大煙囪,取直行走"大路"。沒多久又鑽進更高的芒草叢中,這裡的芒草稍密,輕撥慢行緩上。
1026伏牛礦體空地(H430M)接上康莊大道。取大道走,風光不俗,走到這裡也算是出運了!
1029叉路(H440M)。右側芒草小徑有山社布條,無指標,應該是整段煙囪稜的入口。路ㄟ原本就計劃走鋸齒稜時要從這裡下山,今天初探,暫時不取,還是摸魚的走大道。
1033茶壺山步道叉路(H455M)。左上往茶壺山、半平山,取直行。算是進入完善的茶壺山步道。
1039朝寶亭(H435M)。取右石階下行。非假日,仍有不少山友上山,無耳茶壺山果然熱門,一路平緩石階步道走來輕快。
1051茶壺山登山口(H295M),在景觀台前休息,欣賞陰陽海美景,走過一段稜線,如今在此看著整片山稜起伏,竟有不同於以往的感覺。
1102出發,取登山口對面寬大產道下行。從護坡來看,這條路早期是可以行車的。沿途景色不差,遠處秀麗的瀑布流水,分層落下,是另一種姿色。
1114接斜坡鎖道(H205M),左上可回勸濟堂,取右陡下。
1117本六坑廢廠區(H180M)。從頹圮的建築物來看,在採金的盛期,這裡也曾風華一時,只是現在已人事全非,僅留遺跡供旅人懷念了。
1121過排煙口隧道(H185M)。昏暗的隧道,不平的路徑,幾次差點跌倒,還是乖乖的開啟頭燈,慢慢穿越兩座山洞。
1127出索道洞口(H145M)。接上柏油路。有公車站牌,左往黃金瀑布,旁邊停有不少車遊客的車輛,取右下行。
1133長仁社區活動中心(H120M)。直行往長仁步道景觀台,取右階梯下行,穿越社區。
1143接台二線78.9K(H40M)。取右走濱海公路,一路重車行進頗快,路ㄟ靠海邊走,欣賞海岸景色,有別於欣賞山色,是一陣快意。
1150回抵停車處。有車停靠,礁石上有幾位釣客的身影。在此大休,秒殺行動水後,進瑞芳簡單用餐後,回家睡大頭覺去......。
後記:1.俯瞰稜從登山口經黃金洞、伏牛礦下長仁社區,全程約9公里。大抵4~6小時能走完全程(含休)。
2.山稜路徑雖清楚,然有頗高芒草,多段路徑泥濘與拉繩,建議穿長袖,戴手套,鞋類以防滑性較高的鞋子較佳。
3.北濱公路車速頗快,下長仁社區後,於公路行進,建議靠邊行走,並注意來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造訪的朋友,可於勸濟堂搭車下山,是另類造訪的選擇。
4.附上俯瞰稜航跡、高程圖僅供參考。
- 5樓. 卉馨2015/01/31 21:13
鳶嘴我不會背重物上去~我會輕裝~
以前靠近崖邊不怕~現在不知為何靠近崖邊會怕~
所以這次要去鴛嘴我還真有點擔心~
三峽有座鳶山還是鴛尾山~我忘ㄌ~它應該是小百岳八
久違山林難免情怯,稍加適應就又是活龍了!鳶山在三峽,是小百岳沒錯,不過是一座很容易親臨的小百岳,與鳶嘴山是全然不同的郊山。
路行者 於 2015/01/31 22:58回覆 - 4樓. 卉馨2015/01/30 20:49
嗯!我懂你說ㄉ~就是怕會有高山症~
我還是先去把去年合歡北ㄉ慘敗去把它攻頂成功~
然後在來考慮雪山~我怕ㄉ是可能無法背那麼重~
過ㄌ舊曆年後~要和我們廠商去爬波津山~和鴛嘴山~
到十時我在來把背包重量增多點~訓練一下
不只高山症,還包含有著大溫差與低氧量的適應,這些在平常是感覺不到的,在高山上一旦有感覺,體力消耗會變的很大,所以還是必須適應一下,負重訓練是必須的,路ㄟ建議把重量設定在12公斤走6~8小時(每小時休息10~15分鐘),上升高度最好能超過600M,谷關七雄的波津加就滿適合做重量訓練的,至於鳶嘴山,以妳目前的狀況,路ㄟ倒是不建議!先預祝妳登山愉快~^_^~
路行者 於 2015/01/30 23:07回覆 - 3樓. 卉馨2015/01/29 21:10雪山和中級山~不算高度只算路程ㄉ困難度~那一種比較不好走雪山主峰除了從圈谷要登頂前的1.2K會走的讓人有點崩潰的陡坡外(因為看的到走不到,看不到就到了),基本上全程都算是郊山級的步道,比較起來,中級山的路徑難多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高山行進不比中級山或郊山,同樣的距離會消耗較大的體力,原因在於超過3000M以後,氣壓與氧氣變薄了,所以只要適度調整呼吸與步伐,登雪山算是很輕鬆的大眾級路線;雖是這樣,高山行程還是有一定的風險,順著步道走,別亂闖,帶齊裝備,自然能愉快且安全登頂~^_^~ 路行者 於 2015/01/29 22:48回覆
- 2樓. 卉馨2015/01/28 20:46
路~我問你喔!
雪山~何時去爬比較適合~
像我這樣ㄉ肉腳要來回幾天才夠~
還有爬雪山要帶什麼裝備~太重ㄉ我怕我沒辦法背
雪山是四季皆宜的百岳,要說"最"漂亮的話,路ㄟ個人覺得十月中到十月底巒大花楸盛開時最美;要裝備輕一點話,六月間會最適合,衣物不用帶太厚,能保暖就可以。一般走訪雪山都是兩天兩夜,第一夜住七卡,第二夜住三六九,第二天輕裝登頂雪山後,回三六九揹重裝出登山口。也有人採輕鬆行,就是在三六九多住一晚,第三天在東峰看日出(很美)後再下山,如果妳的時間夠的話,路ㄟ建議採最後一項,分三天走,才能感受雪山的美。至於裝備,一般就是保暖衣物,食物、飲水,雨具,睡袋等等必要裝備加起來約在10~12公斤左右,這是登高山百岳的最低負重力,總是要做一點負重訓練才能上高山吧! 路行者 於 2015/01/29 19:58回覆 - 1樓. 卉馨2015/01/26 21:11很漂亮ㄉ海~又獨自去爬山~供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