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圖書館是個有趣的地方,不同樓層有不同的屬性。
三樓是「團體讀書區」,吵得不得了,一群大學生在裡面嘻笑。四樓是法學院的書庫與瀏覽室,學生果然乖,一點聲音都沒有,不像五樓的主要圖書室,儘管是「安靜區」,但還是有學生嘻嘻哈哈。只是聲音沒有「團體讀書區」那麼囂張罷了。
至於六樓的「個人安靜自修區」,很安靜,想起輔大理學院圖書館頂樓的自修大教室。以前不跑管理學院圖書館,因為理學院的圖書館可以在樓梯間俯瞰風景,當然,那時也想逃離管院。
那時認識一位學長,每天都固定坐在一個位置。他習慣坐第二排,我坐第一排,就在他前面,因此久而久之我們也認識了。這位學長是個奇才,念藥學還是食品營養系,大四考上法律系,因此算是雙修學位。
一九九六年,暑假結束,跟他又在圖書館碰面,問起雙方暑假的生活,他說他考上基層特考,被派到某中部縣政府當科長。他說那兩個月簡直是生不如死,看到縣市政府地方派系醜陋的一面,底下人每天看報紙聊天,因為都是樁腳,得罪不起。只有縣長甚至縣議員才有能耐動到他們。
唉~一九九六年,我以為台灣很進步的科技電腦網路年代,結果政治還是這種生態。
這時候,想起「台北市」,若其他縣市政府都能像台北市文山區公所的效率就好了。真要讚美文山區與中正區兩個區公所,公務員都算盡職,樂意幫忙解決問題。英國人該來台灣學習學習,什麼叫服務態度。
此外,這段期間也參加學校的論壇,他們很會利用機會打廣告推廣課程。連當天的說明文件下方也有一排小字「本校特別強調專業與實務結合」,太務實了吧,有搶錢的嫌疑。
不過,研究生的生態跟碩士班不太一樣。碩士班以授課為主,感覺像大學生等級,研究生則是放牛吃草,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目前外籍研究生有三個,一個印度男生,一個墨西哥女生,還有一個在下小弟偶~
記得第一天跟老師碰面,拿出我這台東芝筆電,老師大吃一驚,看她眼珠子睜得大大的,心裡又出現優越的驕傲感。英國的科技很不普及,八年前還沒現在這樣普及,階級差異很大,這一點,他們應該跟台灣學習!要是在台灣,教授看你拿東芝筆電,馬上秀SONY「唉唷(VAIO)」,反正研究經費花不完,所以不斷更新電子產品。
話說兩個指導老師,一個是學校常任老師,之前在曼徹司特大學研究中心研究,這次是她第一次當老師,我是她第一個學生。剛開始,我有點擔心她無法帶我,但幾次互動下來,感受到她的用心與熱忱。其實我也不奢求教授有多強,只要有帶學生的熱忱就好,專業還是靠自己養成。師傅引進門,修行還是在個人啊。
另一個指導老師是智庫的研究員,自己開一家政策研究公司,專門跟政府合作研擬政策。她目前是本校的客座講師,現在才要念博士班,算是我「同學」。所以,沒有學歷又怎樣?她都出書、報告等身了。
英國尊重實務經驗的觀念,是台灣與華人該學的地方。我為何喜歡英國?就是喜歡他們那種不問學歷、只問經驗的務實態度。
前一陣子跟本校的台灣同學碰面,他們兩個都是商學院的(本校商學院可跩哩,名聲大過學校),其中一位講起她當初來倫敦的經驗:
當時找到一個台灣夫妻出租的房子,結果住進去第二天,這對夫妻就回台灣,還說已經把他們主臥室租出去,請她代為看管房子。後來住進一個十八歲的小女生,還偷她東西。
住一陣子,這十八歲女孩不付房租,父母又在台灣,可能跟房東沒談妥還是怎樣,最後這台灣房東回倫敦,居然在路邊找一個胖白人到這十八歲女生的房間裡,威脅她,不繳房租,就要這個白胖子欺負她。
這位同學說,接到這女生的電話哭著求救,她手也軟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聽她講著,想起自己在倫敦看到類「壞掉」的台灣青少年,他們被父母拋出來磨練,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很多都在異鄉壞掉了。道德、個性,好多都壞了。七年前認識一個台灣男生,他跟商學院的學生一起打球,後來才知道他來倫敦已經三年,大學一家換一家,因為功課不好畢不了業。他父母很早就要他來磨練,這樣才能繼承家業(聽旁人說的)。結果,他英文不好,也很內向,整個人窩在台灣社群裡,在每一所大學找台灣人窩在一起,一家換一家,一個台灣社群到另一個台灣社群......
那一天,我們在商學院一樓的餐廳碰面。商學院位於金融區的玻璃帷幕大樓群裡,本身就是一棟現代化大樓。三個台灣人說國語聊天,周圍都是老外,有印巴、有東歐、有英國。外面陽光普照,想起金庸小說神雕俠侶「風陵夜話」場景。那一夜,郭芙與郭襄等船時聽一群人聊「神雕俠」的種種傳奇。
我突然覺得,能有時間與朋友聊天,代表自己已經能克服許多生活上林林總總的挑戰,我就是幫助自己的神雕俠。那一天聽了這兩個同學,兩個幫助自己的神雕俠,講述他們生活種種,不禁有一種歷劫歸來的寧靜感。
老婆買一張卡片,上面寫著「I have been to hell and back. Well, let me tell you it was wonderful.(我從地獄回來,讓我告訴你那裡多美好~希望各位有更有意境的翻譯,謝謝)」
生活就是天堂、也是地獄。能打敗生活中的瑣事挑戰,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們在這裡以文會友,也是自己生活中的神雕俠。
- 14樓. 芭芭辣2009/04/19 14:03好久沒互動了
可好?為何突然來倫敦就讀?是公司派你遊學加持嗎?
可愛的芭芭辣
是我自己加持來的
因為在工作受的訓練就是「研究」
因此想說那就繼續研究吧~
http://blog.udn.com/brideshed/2629557
這一篇有解釋我唸書的原因
有機會到美國找你玩啦
哈哈~
行一 於 2009/04/20 21:55回覆 - 13樓. JamieChao2009/04/08 14:24事關名節
這一定要更正,不可以拉那麼大,頂多20多年前。 - 12樓. JamieChao2009/04/01 12:17怕甚麼!現在都用沐浴乳,沒在撿肥皂啦!
我練的是太極拳,重點是腳,下盤扎穩,打完身體熱熱的,像一團圓圓暖暖的氣。人只要筋骨軟氣就通,所以你說瑜珈不錯也是這個道理。
你說討厭喝啤酒,我呢,不是討厭啤酒味,是怕才喝沒幾分鐘就想尿,而且尿特多,每次喝啤酒都像膀胱鬆弛的女人,一直跑廁所真煩,所以我也怕碰啤酒。
說起圖書館,讓我想起清大圖書館,並不是我念清大,而是準備升學時去佔住人家學校的單人讀書位(因為我爸太吵了,他才不管你念不念書,電視開得老大聲,還說要唸書,甚麼環境都可以唸),所以想起圖書館,怎麼就只記起石安妮拍青箭廣告身後的清大圖書館來。我最近也在練腿功,因為合氣道強調力氣下沈。跟你的太極拳一樣吧?
月底練氣功,希望可以鎮定心性,跟合氣道的外功一起「雙效合一」,哈哈
至於圖書館,怎麼一下子拉到三十年前去了,拜託,實在「拉很大」喔,哈哈哈
行一 於 2009/04/08 07:34回覆 - 11樓. B2009/03/30 14:12
- 10樓. nothing special2009/03/30 00:03壞留學生?
我寧可稱他們人格或心理有問題的人
不見得要留學生才壞.
人格或心理有問題的人處處可見
只不過留學生 因為時空 或環境 的差異
讓本來就有人格或心理有問題的人 處理事務能力的拙劣方式 更形尖銳!管教是從零歲就開始的!!
人格問題 以及 心理不健全
絕大部份與教&養有觀
中國父母寵子女 造成不健康心理的下一代 的現象 太普遍.
這個topic太大 去修課吧 寫不完的. - 9樓. Das Reich2009/03/29 22:28後面那些?
哪需要回應啊?放諸四海皆準,我們去國外,或者人家來我們這裡,都差不多會碰到不少狀況啦!好一點的一下就過去了,糟糕的就......誰叫你老講些很鳥的笑話。
- 8樓. Das Reich2009/03/29 13:27不禁搖頭
鳥人,果然就是愛講鳥笑話....
- 7樓.2009/03/29 11:26原來
你是輔大校友啊
理圖頂樓還有個表演劇場
外語學院的話劇都在此公演
有一次理圖原文書大拍賣
樂極了,買了一堆法文書回家,
這些書如今跟我越洋回法國,真可謂落葉歸根。
挖~好巧啊,原來你也是校友
可是,理圖的劇場應該是在一樓吧?我念的時候在一樓,常有拍賣原文書,那時買了「長日將盡(Remains of the Day)」。現在也跟我來英國,對它也是「落葉歸根」吧~
我們都不約而同地帶書回它們的國家了,哈哈哈
行一 於 2009/03/29 18:48回覆 - 6樓. nothing special2009/03/29 09:38大小之間
我以前有位菲律賓華僑小姐嫁給來自英國的大隻佬
最愛跟我講 菲律賓男人和大隻佬差異的黃色笑話.
保證讓你喪失自尊與自信. - 5樓.2009/03/29 00:32re:
http://www.dcleisurecentres.co.uk/Facilities/kinetikaGyms/kinetika+Gyms
你與大嫂可以上這個網站看看 這便宜很多 不過就不知你家那區有沒有靠近的分店
我看了你給的連結,這家公司在倫敦只做西南區啊。讓我想起昨天繳手機費,在網站中找離Liverpool Street的店,結果很明顯,Liverpool Street Station以東,到White Chapel一帶,中間是沒有的,看來我這次真的住到貧民區裡了,除了HSBC等銀行、TESCO、星巴克連鎖店,其他Cafe'Nero、Pret a Manger都沒,任何一家手機分店都沒有,因為這裡是印巴大聚落。這裡的隱藏歧視也太明顯了點,唉~
行一 於 2009/03/29 07:0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