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我成了養蜂人家。
不同於養蜂人的是:
1。這蜂未得主人首肯就搬來了,
2。牠(們)不住在人造蜂箱,
3。三不五時就群聚一起開同樂會(或者同鄉聯誼會?不可考),
最大的不同處-4。不產蜂蜜!
甚麼時候開始在我家落腳?確切時間不可考。回憶起來,最常是夏季,在洗衣機的陽台,洗衣、晾衣時總會遇到一隻蜂逗留不離,害我心頭小鹿亂撞,不是愛情的緣故,是怕被「親嘴」。
久了之後,見對方似乎沒有敵意,只要不以『身』相許,我向來愛好和平,說不定牠喜歡我家水果牌洗衣粉的味道?心下如此琢磨之後,牠若不慎飛得太過「親」近,我頂多緩慢移動身軀,輕揚起我的蝴蝶袖,往天空一指,通常牠是懂我意思的。
直到三年前有個多雨多颱的夏季,時逢一日,午后的天色逐漸滲入墨汁般慘淡無光,我懷疑是否日蝕來了,正要出去觀測星象,(對呀,那首歌不是說:「白天也有星光滿天耀,只因為陽光太亮看不到」)一推出大門,發覺一群蜜蜂大軍就在遮雨棚下悶不吭聲地一隻一隻站衛兵似地站立著!!
為甚麼說牠們站立著?
要說起社區聖誕燈比賽的事來。簡單地說,社區為了凝聚住民的向心力,重要節日都會營造節慶的氣氛,舉辦各種應景的活動。所以,聖誕節當然就是聖誕燈裝飾比賽囉!每年為了應景,更為了獎金賺菜錢,我都利誘孩子鋪燈結綵地裝飾門面,但是辛辛苦苦掛上去的燈飾,最後還是得辛辛苦苦地收起來!於是,決定留下大門遮雨棚上的聖誕燈網不收,插頭包裹好,隔年只要插電就一勞永逸了。
話說回那群蜂大軍,就一隻隻站在燈泡上,陶淵明的〈飲酒詩〉剎那間浮上心頭—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牠們就是學陶淵明哪!這教我「欲辯已忘言」,臉上貼金地聯想居家是極好的環境(哪)!
留或不留,無須細想,過兩天趁大軍出遊野餐之際,速將燈飾卸了下來。猜測這批大軍應該是屬於長腳蜂。
至此才開始注意到陽台那隻愛「騷擾」的蜂也是胡蜂科。今年卻常感到短兵相接的惶恐,特別一開門出去,就會迎面撲來蜂的身影,躲也不是,不躲卻又害怕被螫,遂努力尋找其築窩之處,果然,就在門旁發現了一個小巢。原來牠長得不像長腳蜂,腹部明顯地較為修長,查看了圖鑑方知牠的大名是泥壺蜂。泥壺蜂腰很細長,且只有雌性築巢。
下面的網站有十分詳盡的圖文解說:
超級建築師網站:
http://sowhc.sow.org.tw/html/note/e-long/e-long07/e-long07.htm
(補充說明)(以下摘自大盒子的故事部落格)
泥壺蜂又叫蜾蠃,是最常見的一種胡蜂。牠的腹部第一節又細又長,整個腹部是圓錐形,體型流線優長;他們通常是獨行俠,並不營社會生活,但在繁殖期,雌蜾蠃會自泥土上啣回泥糰,用唾液混合、搓成泥球後,再用口、足於山壁、牆腳或樹幹、樹枝上築成各種不同型式的泥巢,做為幼蟲溫暖舒適的家,牠的巢有外表粗糙似乾泥糰者,也有做工細緻,似小巧陶壺者;前者一巢多室,每一室產一粒卵,後者單巢單室,細小陶壺只育養一隻幼蜂。他們的巢外表看似簡陋,但當它凝固硬化後,不怕雨水沖刷、堅固如人造的水泥房,可見蜾蠃真是天生的泥水匠。
泥巢築成後,雌蜂會四下捕獵鱗翅目(通常是蛾類青蟲)的幼蟲,將牠麻醉後儲存在巢底,每一室儲備足夠幼蟲食用到化蛹的數量後,將腹末伸入巢內產一卵,用絲懸在巢頂,再用泥封住巢口。幼蜂在巢中孵化後,攝食蜂媽媽準備的毛蟲,逐日成長到羽化,以大顎咬破泥巢後飛出,開始新生活。古云:「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應是前人目睹雌蜾蠃捕獲青蟲,攜回巢途中的情景,誤以為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典範。
莫怪我進進出出時,亦教她惶恐異常。不是誰被誰侵犯了,只怪她選錯地點。為了自身的安全,我做了醜惡的人類所能做出來的事,趁颱風天,假裝風雨灌入直搗黃穴,把它搗垮了。結果一地的幼蟲食物,綠綠地趴死在門口。
於是報應來了,整個暑假,I am busy as a bee.
接下來開學了,恐無法立即回覆、回訪,見諒!
![]() |
|
Dear 牛仔3號: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養蜂人家」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消費|貼心下午茶,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 10樓. 盹龜雞~ 謙謙 使君子2014/10/15 12:18
這篇可愛 !
看過格友們 記載著自家庭院的蜂鳥 , 也看過 ONO 家 小心翼翼的保護著 綠繡眼; 還真沒看過泥壺蜂 . 長見識了.
呵呵~今天才又在洗衣機後面搗了一個窩!
其實心底不忍,蜂媽媽做窩很辛苦,也像人類的母親需要大量"口水",牠是築巢,我是來嘮叨.晚些時候去收床單,發現"牠"竟然藏在床單下"默默哭泣",哀悠悠~
牛仔3號 於 2014/10/26 18:01回覆 - 9樓. 人日2014/09/10 18:47
見者有份?有不純砍頭的蜂蜜分杯羹麼?
傑克,這簡直太神奇了!
三兩日不見,妳、妳、妳
......成了養蜂人?!
親愛的,許久不見,才發現,閒裡沾惹了妳的忙一身.
掛一串龍眼,可惜我養的蜂不會釀蜜,為了不糟蹋食物,一顆顆撥入嘴,夠甜的思念.
還有更多想多的,去妳那聊吧?
牛仔3號 於 2014/09/12 21:11回覆 - 8樓. 筆記阿本2014/09/04 16:13**
小龍女的神技還記得吧 ?
沒錯, 那幾隻蜜蜂就是偶放地 . 注意看牠翅牓上的字 ,有暗語啦 . ^O^
(今晚得去掛個號了) ><"
- 7樓. 3.42014/09/03 23:01
聽說現在的蜂蜜大部分都是假的,因為蜜蜂快絶種了,真令人沮喪!
這種蜂窩我七歲前住阿公家好像有看過好幾個,小時候到處常看到。雖然不喜歡,但也一直相安無事,共處一室。現在絶對不能容忍......
- 6樓. 牛仔3號2014/09/02 07:29怪怪,打不了回應
電腦或網站不知出了甚麼問題
可以發問,卻無法回答
再去另一台電腦試試...
- 5樓. 安歐門2014/09/02 01:57
它要生存,你也要生存,物競天擇,強者生存。
若是心存善念,想要共存,哪天一不小心撞在一起,
它其實不浪慢,根本不懂得親嘴,只會下毒針。
- 4樓.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2014/09/01 18:23
斑駁的墻壁又一張:))))
今天,我要把那綠色的搖椅搬到另一邊,面窗看景想異色. 牛仔3號 於 2014/09/02 07:56回覆 - 3樓.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2014/09/01 18:19
通常發現沒緣時(用在感情上也可),快刀斬亂麻,是雙子星的特性:)
一別兩寬,是相對最好的態度(我個人認為)--
蜜蜂,還是回到屬於自己的世界去唄,
免自責,換了任何人,應該都會采取妳的做法!!))
牛仔和大俠並非蜂和人,不會"一別兩寬"吧??
我沒聽過一別兩寬的說法,不過這個寬字有那種不會"狹路相逢"的鑑定.
我自己也因此學到皮毛的昆蟲類別,如果不是因為看到如此奇妙的蜂巢,也引不起好奇心.
牛仔3號 於 2014/09/02 07:55回覆 - 2樓.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2014/09/01 18:10
這個嘛,呵呵,,“一別兩寬”?!
親愛的,您忙,何時回覆都沒關系,,
無論如何,我又上了寶貴的“昆蟲學”一課!!:)))
祝異色鵬程大展!牛仔3號 於 2014/09/02 08:01回覆
- 1樓. 多硯坊 (休)2014/09/01 11:20
是因為築巢如泥壺
才稱泥壺蜂嗎趁颱風天搗穴
嫁禍老天爺
避免報復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