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應用區分性ABC教學法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心得
2014/07/17 18:02
瀏覽2,41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今年暑假暑輔教學重點在於
教導學生英語閱讀策略
提升學生英語閱讀效能

綜觀閱讀測驗想測驗學生的能力重點包括
1.能閱讀不同體裁 不同主題的簡易文章
2.能瞭解重要內容與情節
3.能瞭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4.能從上下文猜測字義或句義
5.能推論文意 能從情節裡推論文章未提的後續發展
6.能從龐大的訊息裡整理出重點或脈絡

從會考的訊息可以得知群體的差異非常大
達精熟等級者占16.96%
達基礎等級者占49.31%
待加強等級者占33.73%

103 年教育會考英語科試題除了有區別學生是否達「精熟」等級的高閱讀能力的試題外,同時亦有區別「基礎」等級的基礎閱讀能力試題。依據英語科公告的等級標準,此類高閱讀能力的試題通常涉及概念、文句及篇章推論整合的較高層次閱讀次能力,如閱讀單題第27 題、第28 題及閱讀題組第51-53 題等,其正式測驗通過率多高於三成或四成,顯示不難推論試題答案。至於區別「基礎」等級的基礎閱讀能力試題通常較簡易,如閱讀單題第23 題、第31 題、第32 題以及閱讀題組第36-37 題等,其正式測驗通過率或高於六成或七成。此類試題即使評量單一語法或文句單純簡易,學生仍須透過理解字詞語法概念的真正意涵,進一步理解上下文(句)意方可答對。由於教育會考英語科須總結性評量九年級畢業生的閱讀能力,因此試題設計有別於學校的課堂小考或平時考。本次英語科測驗閱讀題本所評量的能力如指出細節、過濾訊息、整合
訊息、推論或指出主旨等,皆為閱讀理解的重要能力。

以目前任教學生程度進行分析
套用區分性ABC教學法的分類

A組學生之教學目標設定在學會1-6
1.能閱讀不同體裁 不同主題的簡易文章
2.能瞭解重要內容與情節
3.能瞭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4.能從上下文猜測字義或句義
5.能推論文意 能從情節裡推論文章未提的後續發展
6.能從龐大的訊息裡整理出重點或脈絡

B組學生之教學目標設定在學會1-4或1-5
1.能閱讀不同體裁 不同主題的簡易文章
2.能瞭解重要內容與情節
3.能瞭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4.能從上下文猜測字義或句義
(5.能推論文意 能從情節裡推論文章未提的後續發展)

C組學生之教學目標設定在務必學會1-3或1-4
1.能閱讀不同體裁 不同主題的簡易文章
2.能瞭解重要內容與情節
3.能瞭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4.能從上下文猜測字義或句義)

目前試著進行的一節課教學流程為

1.全班同學各自閱讀四篇短篇文章200~300字
2.老師同步教導學生閱讀時需應用之閱讀策略
略讀-掃描-掌握關鍵字-猜測字義-推論-作筆記-分析/綜合-因果-結論-主旨
(閱讀是與文本互動所作的一種主動建構意義的心智過程。例如研究結果顯示,我們的閱讀其實並不是逐字直線性的行進(linear word-for-word fashion),而是在文中各個意義段落間游移,對於意義不清楚或不懂的字詞會作出合理猜測(make reasonable guesses),對於尚未讀到的後文能作出預測(predication),再往後閱讀後還會證實(confirmation)自己之前的猜測和預測是否正確。因此我們讀完一篇文章後,通常無法精確記得原文的文字表達形式,可是我們會記得其主要的內容或旨意。
而且為了理解文字的意義,我們還具備兩種主要的資訊處理模式,一種是由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另一種是由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由下而上處理模式是基於我們對個別字詞、片語意義和文法規則的認識,由上而下則是利用我們的背景經驗和對題材的知識來詮釋文本內容,兩者相輔相成構成對文章的完整瞭解,缺一不可。簡言之,閱讀要在很短時間內處理龐大的資訊,其實是種相當複雜的心智活動,只是我們都習以為常而不認為有何特別之處。
在閱讀母語中文時可以下意識地完成上述複雜的心智運作過程,但是在閱讀英文時的感受和效率就有天壤之別了。英文文本中若充滿大量我們不熟悉的字彙和句型,會導致閱讀流程的中斷和訊息接收的阻礙。為了解決閱讀英文的困難,很多人就採取由下而上的處理模式,拿出字典拼命查單字片語的意思,可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不夠的。常有人辛苦查了老半天的單字,可是拼湊在一起仍是不解整篇文章的意義,而且也會打斷閱讀的思路,拖慢閱讀的速度,徒然浪費時間,很容易就產生學習挫折,甚至放棄學習。事實上,文章中每一個字的重要性並不是相等的,忽略或根本不懂某些字的涵義也不致於影響我們習得該文的要旨。因此除了由下而上的資訊處理模式之外,我們也需要由上而下的模式來協助我們閱讀英文。)
3.學生個人閱讀及答題流程
(1)快速瀏覽進行閱讀
(2)過程中將重點處畫底線
(3)過程中將不熟悉的字彙/片語/句型 打括號
(4)閱讀題目-應用策略尋找或推論答案
4.全班的閱讀速度落差必定極大-延伸進行差異化任務
全班同學手邊都有解答冊 內含完整中文翻譯及逐題解析
A組學生 快速完成閱讀與答題者
核對答案對照中譯 將少數打括號之處註記中文意思
分析綜合文章重點
應用提問策略整理重點
撰寫50字英文摘要
B組學生 中等速度完成閱讀與答題者
核對答案對照中譯 將部分打括號之處註記中文意思
分析綜合文章重點
應用提問策略整理重點
準備1分鐘口頭中文摘要
準備講解各題答題線索及推論脈絡
C組學生 花費2-3倍A組學生完成任務時間者
核對答案對照中譯 將許多打括號之處註記中文意思
精熟每篇文章5-10個關鍵字之中英文意義連結
5.三人小組併桌討論 針對小組上台報告進行準備
各組尚無法自行討論解決之問題進行自由提問
老師主持 邀請同學回應再由老師接續講解
目標為協助全班各組皆做好準備
6.抽籤-一組負責報告說明一篇文章
B-中文摘要及講解各題答題線索和推論脈絡
A-口頭報告英文摘要
C-說明本篇文章關鍵字之字義或回答教師提問單字之中譯
7.
台下同學進行同儕互評/提問/回應/補充
8.
老師統整回饋總結-閱讀策略/摘要策略/口頭報告策略/澄清迷思概念
9.
表揚中文摘要及講解各題答題線索和推論脈絡表現優良者
表揚口頭報告英文摘要表現優良者
表揚說明文章關鍵字字義表現優良者

上述文字內容產出流程
比較像
個人心得記錄穿插

學者文章/教育部新聞稿之重點摘要
也就是偏向非正式的文獻探討
但就是這種寫法
我覺得比較可以把我現在的感受進行紀錄
並將抽象的心得與感受透過文字
進行稍具系統性的分享

感謝大師啟發
下列為重要啟發來源之原文
1.廖柏森教授
http://blog.udn.com/trjason/739625
2.心測中心國中教育會考英語科試題難度說明
http://cap.ntnu.edu.tw/documents/1030623.pdf
3.林淑媛老師
http://www.chere.idv.tw/
103/05/24《英語科閱讀策略與會考準備方向》研習講義
4.林淑媛老師
http://blog.yam.com/etchere/article/51096461
2012/06/17基測長篇閱讀 從閱讀策略教起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檔案分享
自訂分類:區分性ABC教學法
上一則: 鷹架理論
下一則: 區分性ABC教學法~學生回饋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