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完成了被國民黨史學家歌頌不已的『北伐』與『清黨』。然而,事實上,『北伐』推翻了當時合法且廣受世界各國承認的北京政府,而『清黨』不僅種下國共兩黨的血海深仇,隨後國民黨更效法蘇聯模式,建立黨、政、軍一把抓的權威體制。
若以1927年為分界線,這一年的前後可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民國』。1927年之後的南京政府,抛棄了法統,國旗、國歌均被變更,國會和憲法被廢除。此後二十二年,國民黨政權腐敗無能,最終丟掉中國大陸。
然而,在國民黨、共產黨相繼掌權之前,短暫但蓬勃的自由氛圍一度在中國大地上欣欣向榮。由於政治權力分裂,老百姓相對享有更多的自由,知識分子與愛國青年遂有施展抱負的空間。1927年前後的中國有:
*達賴喇嘛十三世引入現代電力系統讓拉薩有了電燈。
*張作霖治下的東北維持了全中國難得的和平穩定,教育昌明,在民生經濟上遠優於關內。
*孫傳芳重用丁文江推動『大上海計劃』,上海成為遠東第一大城。
*『現代旅遊觀光業之父』陳光甫成立中國旅行社並創辦中國第一份專業旅遊刊物《旅行雜誌》。
余杰仿效《萬曆十五年》之筆法,挑選了50位代表性人物,透過書寫他們在1927年前後的生命歷程、政治理念與精神取向,來呈現中國的真實面貌,進而探討近代中國由帝制走向憲政共和的轉型為何失敗。為了突破國共兩黨的單一史觀,余杰廣泛地納入過去不被重視的角色。
余杰相信,這段歷史應當作為未來中國的借鏡,唯有破除統一與威權的迷思,中國才能存在真正的繁榮與多元。
作者—余杰
1973年生於四川成都,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政治評論家、散文作家、歷史學者及人權捍衛者。先後出版四十多本著作,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名單,並獲頒『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公民勇氣獎』等獎項。
2004年,余杰與劉曉波等共同起草中國年度人權報告,遭北京警方拘押。2010年10月,劉曉波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之後,作為劉曉波親密友人的余杰被非法軟禁數月,進而遭到黑頭套綁架、酷刑折磨至昏死。2012年1月11日,攜妻兒出走美國。近來定居華盛頓郊區,創辦『亞太宗教自由與民主化研究所』,致力於民主人權、公民社會,與宗教信仰自由等議題的研究。
著有《在那明亮的地方:台灣民主地圖》、《我也走你的路:台灣民主地圖第二卷》、《走向帝制:習近平與他的中國夢》、《中國教父習近平》、《中國影帝溫家寶》、《人是被光照的微塵:基督與生命系列訪談錄》、《從順民到公民:與民主台灣同行》、《刀尖上的中國》等作品文章亦常見於美國『自由亞洲電台』、『民主中國』、『縱覧中國』等網站以及台灣《民報》、《新頭殼》等媒體。
張忠本輯錄
忠本讀完這兩本超越國民黨史觀的書,雖不盡認同作者的觀點,但擴大了個人的視野,增廣了我的知識和思想。特摘輯幾篇具代表性的文章介紹給同好。將絡續在我的Facebook及 Blog刊出。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