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思涵 │ 攝影:張智傑 出處:2013年4月號《遠見雜誌》 第322期
一般來說,我們很少特別到陌生農村旅遊,除非在熱門風景區,否則傳統農村都在自家吃飯,哪有東西可以吃。但,去年網路上開始流傳一些照片:人們在各式各樣收割後的稻場,優雅享受精緻的法式料理,談笑風生,令人心生嚮往。
這樣顛覆傳統用餐印象的一頓飯,可不是辦桌,一個人要價1666元,從去年秋冬延燒到今年春夏,成為台灣最熱門的訂位饗宴──「稻田裡的餐桌計畫」。
去年10月,發起團隊幸福果食在網路群眾募資平台上號召體驗贊助者,原訂第一季目標6萬元,結果籌得16萬4434元;第二季目標10萬元,最後獲得34萬6000多元的贊助,回響熱烈,完全超出預期。活動至今舉辦18場,超過600人參與,其中不乏國內龍頭企業私人包場,連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也早早與家人前往體驗。
傍晚入席後,先自由彩繪再開動
稻田裡的五星料理是吸引大家趨之若鶩的主因嗎?還是噱頭?
3月6日,我們來到宜蘭三星有機行健村的張美阿姨家,參與一間知名企業的百人包場餐會,主管希望藉由這場特別的旅遊餐會為員工打氣。這也是活動開辦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場。
餐會下午4點半開始,但人陸陸續續先在4點鐘抵達,因為稻田裡的餐桌計畫,與其說是吃一頓飯,不如說是一場以食為主,大地為舞台的「行動劇」。
到了現場,不是先吃飯,而是先畫畫!創辦人之一、原為知名策展人的Aguce帶著大家在行健溪畔以粉筆自由彩繪、拍照。拉到餐會前,還有手心萌的活動:人人手捧一在地食材,特寫拍攝,象徵守護台灣。 隨著薄暮將至,海岸山脈與太平山的稜線層次分明,遠遠夾抱著豐產的蘭陽平原,而十幾張點上燭火的白色餐桌就擺在波斯菊搖曳的休耕稻場間,中間空地還有投影打在稻梗上的裝置藝術,並升起兩爐紅色的天燈,四周掛上黃色燈泡的帷幕,營火圍繞,圳溝的水流聲汩汩,赤腳感受著泥土的呼吸,那種說不出來的歡欣,大概就是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宣傳報導裡頭,隱藏版的五感饗宴。
此時的景色迷離而奇幻,沒有一個時刻不是獨一無二,在微醺的氣氛中,第一道由當天現採的當地食材所組成的沙拉也上桌了,而原來因為脫鞋入場感到不自在的人們,隨著在田野間跑來跑去跟同事拍照歡笑,神情也漸漸鬆緩。
感受農村熱情與純樸,找回自己的農村DNA
當天餐點走南歐風,開盤五顏六色的現摘生菜、南瓜濃湯、三星蔥油餅、自包當地食蔬風味的春捲、烤牛排以及最後的甜點米奶酪,都是由五星級飯店的主廚,也是農家子弟的師傅所做,品質有一定的保證。
儘管出餐的時候有點亂、廁所的動線配置仍待改善、用餐時成群草蚊子在頭頂飛、夜深時幾乎看不到菜色,都無損這個晚上大家所重新感受農村純樸與大自然不可思議的力量。
由於當天是包場,人數又多,否則參加稻田裡的餐桌計畫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結識一群對回到農村熱情、有想法的好朋友,包括當地農家、主辦團隊或一同用餐的賓客,譬如,當天協助主辦團隊的義工很多都是先前來吃飯的客人,而且橫跨六年級到八年級。就連記者當天採訪,除了也得小小「換工」外,還一直被慫恿「棄筆從農」,哭笑不得。
創辦人之一簡家旗說,台灣大部分的人往前回推兩代,定是務農,所以「人」才構成台灣最美好的風景。 在一場用餐快閃行動劇結束後,從此有了志同道合的夥伴,繼續一起找回自己的農村DNA,大概也是參加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最好的禮物。
如何參加幸福果食的農村行動劇?
.贊助稻田裡的餐桌計畫,當食客,也是一次創作者。
.提出你的農村夢想,當夢行者。幸福果食團隊幫你找舞台實踐。
.加入幸福果食團隊,當共同創辦人。
.參與今年9月的大地藝術季,擔任工作團隊或是提出你的展覽計畫。
幸福果食揪大家參加大地藝術季
幸福果食團隊今年4月將登記立業,主要創辦成員幼時均是農家子弟,包括:前音樂圈人廖誌汶、前金融圈人簡家旗、策展人Aguce與心理醫師張惠凱。
「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是他們實踐夢想的第一塊試金石,藉由美食,他們試圖重新定義食物、農村與人的關係,並以另類方式協助農民開發具市場性的品牌。舉辦場次如三星米其鄰、崎頂種幸福、幸福十分餐旅、竹山茶香香、菜園裡的麻辣鍋。走高價策略,也是他們相信,農村就是有這個價值,「不是我們幫農民,而是農民幫助我們。」
第二階段,幸福果食希望招集500名夢行者,一同在農村實驗夢想,包括各種農村換工體驗以及精緻旅遊,並在九月於宜蘭舉辦長達45天的「大地藝術季」,顛覆大家對農村的想像。
保證責任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
地址:三星鄉行健村光復路103-6號
電話:03-989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