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杜月笙不過是黃金榮夫人林桂生的一個小跟班。
有一次,林桂生想要考驗杜月笙,便帶他去賭場賭博。三個小時下來,杜月笙竟然盈了2400塊。
當時的杜月笙不過是林桂生身邊的一個小跟班,沒資格處理這筆錢。
于是,杜月笙把這筆巨款給了林桂生,對她說:“這筆錢我不能拿。我是代你來的,輸贏都是你的運氣。”
“我拿400塊紅利錢,那2000塊你拿走。”林桂生說道。
讓杜月笙拿2000塊大洋,不是因為林桂生大方,而是要考驗杜月笙。
如果杜月笙拿著這筆錢去吃喝嫖賭,那他充其量就是小混混的料。如果他拿去買房娶妻納妾,那此人貪財,日后必起異心。
杜月笙沒有這樣做,而是拿著這筆錢去清理舊欠,結交朋友。
要知道,當時的2000塊大洋是一筆巨款,可以在上海灘置辦房產。魯迅在北大教書,一個月的工資才300塊大洋。
杜月笙卻把2000塊大洋全部分給了曾經一起闖江湖的弟兄們,就連平常交流不多的小嘍啰,他都給了好幾十塊。
事后,黃金榮驚嘆道:“恐怕我死后,黃埔灘就是杜月笙的了。”
不過,黃金榮猜錯了!僅僅10年的時間,黃浦灘就已經是杜月笙的了。
賈平凹說過:“會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實都懂得兩個字,那就是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舍得,是人生路上的必備修行,更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因果。
杜月笙用自己的舍,換來了人氣,換來了一群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
那天,杜月笙從銀行辦完事,走出大門就被兩名彪形大漢綁上了一輛吉普車。綁匪對他說:
“杜先生,我們兄弟只為求財,只要您愿意拿出40萬的贖金,等錢一到手,我們立馬就會放了您,絕不會動您一根頭髮。”
得知兩名綁匪只是求財而不是索命,便知道是有人指使他們這麼干的。
為了查清幕后主使,杜月笙主動提出:“40萬買我一條命太少了,我給你90萬。多出的50萬就算是我感謝你們的不殺之恩。”
杜月笙深知江湖規矩,直接問是問不出幕后主使的,所以他把綁匪帶到劉航琛那里,是希望通過劉航琛龐大的人脈關系網絡,查清綁匪的底細。
劉航琛得知杜月笙遭遇綁架,他當即送上10現金和一張80萬的支票。
遺憾的是,綁匪不是重慶一帶的,而是來自上海,劉航琛不認識他們。
遭遇綁架,對杜月笙來說是一次恥辱,他一定會報仇的。
故此,他為了打消綁匪的疑慮,領著綁匪到銀行把支票換成現金,又送他們去碼頭,目的就是要找到幕后主使。
在碼頭,杜月笙有了一個意外收獲,綁架他的那輛吉普車就借用他人的。不久從上海傳來消息說,吉普車出現在金久林的寓所。
金久林是黃金榮的小弟。杜月笙很快便意識到這事與黃金榮脫不了關系。
原來,黃金榮自遭遇了日本人的打壓,黃公館的生活日漸拮據,又不好意思向杜月笙開口,便出此下策。
杜月笙雖然很惱火,但他很快就釋懷了。他靠著黃金榮與林桂生的扶持才有今天的成就。
他在好友陸京士的見證下開始安排后事,首當其沖的是焚毀家中的所有借據。
據了解,這些借據加起來金額有十幾億,面額最大的是500根金條,杜月笙卻要全部焚毀。
杜月笙卻說:“我杜月笙的兒子,不可以成為向人討債之人。”
在杜月笙看來,焚毀借據是為了讓家人更好的生活下去。
因為他知道借錢的那些人,有的流落天涯、有的生死未知,如果家人去討債,勢必會破壞杜月笙生前維護的關系和交情。
他相信借錢的那些人會念著當初幫他們的情分,在家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出手相助。若家人去討債,只會引來一場殺身之禍。
所以,他希望家人忘記借據的事情,在香港好好的生活下去。
網上流傳著一句話:記憶是一種本領,而學會忘記同樣也是一種本領。
杜月笙希望子女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和壓力時,學會忘記。
忘記過去的借據,就像扔掉沒用的包袱,學會走出父母的庇蔭,頂著陽光沐浴春風,在品嘗生活的苦辣酸甜的同時,重新開始,邁向新的人生。
此外,杜月笙作為上海的黑幫老大,打拼一生,全部遺產僅有11萬美元,他把這些錢分給4位太太、4個兒子、3個女兒,每家恰好是1萬美金。
安排好所有事情,杜月笙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于8月16日下午與世長辭,一代梟雄從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