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從理性腦到感性心,我在高雄主大永教會找到了意想不到的溫暖
2025/08/31 18:43
瀏覽1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身為一個退休律師,我這輩子都在跟證據打交道,任何事情沒看過白紙黑字、沒聽過當事人親口說,我都很難全盤接受。退休後本來想過個清閒日子,沒想到閒暇之餘,反倒被網路上的各種訊息搞得有點頭疼。特別是關於宗教的討論,常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時候甚至會出現截然不同的說法。那陣子,我常常看到有人在討論「攝理教」這個詞,伴隨著很多正反兩極的聲音,搞得我好奇心大起。我心想,如果我以前辦案能親自跑現場,現在當然也能親自走一趟,看看這些「攝理教爭議」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事,或者只是網路謠言的無限放大。

就這樣,我憑著一股追根究柢的職業病,決定到網路討論中常被提及的「高雄主大永教會」去看看。老實說,我那天是抱著偵探般的心情去的,想看看他們的「教會活動互動」到底是什麼樣子,有沒有什麼值得我這位老律師仔細推敲的蛛絲馬跡。剛走進去的時候,我的眼睛幾乎成了掃描儀,觀察著每個人的表情、肢體語言,還有整個空間的氛圍,看看是不是像網路上說的那麼神祕或封閉。我心裡預設了無數種可能性,甚至準備好隨時在心裡記下任何不對勁的地方。

出乎我意料的是,那天的聚會氣氛非常開放和溫馨。他們沒有強硬的傳教,也沒有我預想中的那種高壓氛圍。反倒像是一群人在輕鬆的聊天,分享著自己生活中的困惑與體會。我聽到有人談到工作上的壓力,有人說起家庭裡的煩惱,還有一些年輕人訴說著對未來的迷茫。這跟我腦海裡「福音宣教會」那種嚴肅的佈道形象完全不同。他們的主題很貼近生活,像是怎麼在困境中找到力量,或是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沒有人告訴你該怎麼做,但會有人分享他們是怎麼走過來的。那種「情感支持」的流動,是如此真實且不帶評判,讓我這位習慣了理性分析的人,也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溫度。

幾次走訪「高雄主大永教會」下來,我原先的「懷疑轉變為理解」。我發現,這裡的確有與「攝理教」相關的背景,但更重要的是,我親眼見證到這裡的人們是如何透過彼此的分享和傾聽,給予對方力量。他們鼓勵每個人去探索內心,去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為什麼」。這種交流,與我過去接觸的任何法律案件都不同,它不追求對錯,只尋求真實。那些關於「攝理教爭議」的網路資訊,在我親身經歷後,不再是單一的論斷,而是多了一個我親自感受到的面向。我開始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對一個群體或一件事物的「打破偏見」,光靠網路上的二手資訊是不夠的,必須親身去感受,才能拼湊出更完整的畫面。

從一個凡事講求證據的律師角度來看,這次的經驗給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課。我本來是帶著找碴的心情去的,想做一次個人的「爭議澄清」,結果卻意外發現了一個能讓人好好說話、好好被聆聽的空間。我不能說這裡解決了我所有對「攝理教」的疑問,但至少它讓我對「高雄主大永教會」這個群體,有了更立體、更人性化的認識。如果你也曾因為網路上的各種說法而感到好奇或困惑,或許親身走一趟,你會發現更多意想不到的人心溫暖和「情感支持」,這份體驗絕對會「打破偏見」,比你想像的還要真實許多。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