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3 ,寫下日誌。
練馬和馬術。馬術是勇敢者的遊戲。
- 騎馬要有那個環境,印象比較深的是青海的一農婦,騎馬看似用韁繩趕牧羊,只要多親近它,不必太多馬術的理論,自然就會騎了。
- 接觸馬術的管道,節比鱗次的俱樂部,及教學質量,會讓初學者一頭霧水,很幸運地我自然就遇到適合我的理想環境。
- 學習馬術,要去理解沒有經歷過的階段,是很困難的,學習馬術是人生的一部份,除了正確的方法,之後就是漫長的練習,突破了,再隔一些時間,又發現現在還是很低的水平,以追求不斷的進步,那是一種境界。
騎馬筆記最後才整理,是因為寫起來有一些難度,如同初學馬的人,剛開始去閱讀騎馬的資料或書籍,初看或是一知半解,或而不理解的居多。學馬的要領,在於細心體會身體與馬彼此呼應的每一個動作,要顧到上身及雙腿使力的平衡感,就得花一些時間學習了。每天練馬在於熟悉練習中體會到的感覺和心得,再不斷去做修正,自初期練習,到學會騎馬自有一段歷程要走,進步也在無形中增長。
初騎馬的人,被馬夫帶著跑馬,都覺得騎馬很容易,無法體會到自己一個人騎馬會碰到的問題,或有經驗:在馬夫不帶馬時,馬根本不動或不聽話。在上馬、抓韁繩的那一刻,馬就決定了是否要聽話。多數時候只是馬在帶著你跑,並不是你在跑。練馬,最簡單的目的在於:你要教馬匹如何聽你的話而已。
以下心得在有機會時或可做一些參考與分享。
6/8 日普濟寺到水源頭。
昨天,小周召集騎一天馬的路線,他多次到馬場騎馬,覺得只在場地內跑,不覺有趣,策劃走新路線,到普濟寺及水源頭可以騎一整天,馬幫是原來跑文海的原班人馬,經驗佷豐富、負責,我也很興奮地期待。
今天很早自麗江坐計程車到束河,九點準時在小平橋會合。人多,集合費時,等大家就位,出發時已是10:30am。
沿著束河的村莊走到西山遊路,在轉進小路後,開始上山,山路陡峭,上山下山,一路緊握著馬鞍,精神專注到不行了,馬的能力不會有問題,主要在於騎馬的人上下山路高低起伏很大,單手抓馬韁一手抓馬鞍,體力秏費很大。
從山裡走到村落,烈陽高掛,小周、小個子和我走錯了方向,他們二人在調頭後開始騎馬狂奔,我緊追在後,很刺激,但被震得很厲害,無法支撐太長的奔馬速度,體力用到了極限。
12:25pm快到掌拉市馬場,已筋疲力盡,太陽很烈,正午,被曬得厲害,我已沒力氣騎馬了,到馬場,大家紛紛下馬照相,看到體力還行的朋友用力跑了幾圈,很感羨慕,再上馬去跑馬,一點意願都沒有,肚子餓得著急,馬夫催促,到水源頭去吃午餐,再不走,時間上會來不及。
12:43pm 打起精神再上馬,手抓馬鞍也快要沒力了,從馬場騎到路口的速度放到最慢,隊友們,有的在前有的在後,終於可以慢慢地騎,這時最怕馬跟著馬跑著小碎步,被巔到怕了,回去的路還很長,不能把體力耗盡,騎走了十分鐘才到路口,12:53pm,烈日當頭,集合,再往水源頭走,路較平坦,1:36pm下馬,已餓過頭了。
我們的午餐是泡麵+水果,12 人成行的隊伍,及12 匹馬的馬夫,一群人要吃飯,得等一段時間,2:40~3:30pm吃完飯後休息。3:48pm又開始出發了。3:54pm走到山頂,到達最精華的地點,風景自山頂眺望,美麗極了,可惜只有短短幾秒鐘的時間,馬開始又快步地往山下走。
體力稍稍恢復後,很陡峭的路又開始了,爬過幾個山頭,上又下,下又上,快到束河,精神又振奮起來,隊友開始騎著馬紛紛往前快速奔跑,馬匹群聚競逐的個性對較沒體力的人來說,有一種深重的威脅壓力產生,這種力撐體力到極限的騎馬經驗令人望之卻步,又心生恭維。
4:50pm,終於回到束河。
※我的騎馬經驗:騎馬要有好的精神條件及適合的體力,騎馬如登山,不知山況,沒有裝備,或沒有體力,肯定是受罪的。初騎馬的人,因無法掌握平衡,力氣全是跟馬反著使力,一趟騎下來當天或隔天必定是全身腰酸背疼,更何況是騎一天的馬,體力肯定受不了。
騎馬訓練日誌:
2008-06-21
上海朋友得到訊息:”到拉市海去拍夕陽很美”,一夥朋友因而決定包車前往。6:00pm,一行 11 人到拉市海的馬場先騎馬,我被白馬王子帶馬,很安全的奔跑,很好玩,騎了一個小時左右,去拍夕陽,到8:45pm太陽終於下沉,而返。
2008-06-26
一行 13 人,到拉市海騎馬,天下大雨,紛紛穿上雨衣,上馬,騎了大約十五分鐘,雨勢太大,作罷,到售票辦公室喝茶暖身,閒聊了半個多小時,終於有車,一夥人回束河。
2008-06-27
重慶朋友來,又到束河,一行十四、五人,第三次到拉市海騎馬、看夕陽。五人騎馬,其他人去划船。要騎馬的在馬場等備馬,隊友興緻高昂地往馬場裡走,要挑他們理想中最高大的馬,我初遇小騎士,騎上他的馬,他問我是否騎過?怕不怕?隨後一手控馬、一手拉著我騎的馬的韁繩,帶我奔跑,他跑馬飛快,心裡雖很緊張,但覺得他很安穩、馬術很好,隊友們在馬場自由馳騁,獨我被小騎士全程牽著馬的韁繩,一路帶馬,速度飛快,在回程的最後一次,體會到馬在空中飛速的時空感,他的好的騎術令我十分激賞。
2008-06-29 ,6:05pm~7:01pm止。馬韁控馬練習。芳芳、小吳和我同行。
白馬王子教怎麼握韁繩,芳芳、小吳二人跟白馬王子跑馬,我一人獨自練習,體會韁繩的拿法及控馬的要領,這天對練馬的感覺很滿意。
※坐在馬上,不要馬上就跑,要由慢到快,先讓馬走起來,全身要放鬆,雙手對韁繩保持一定的張緊力,身體端正,腰部放鬆,反覆練習馬由慢步變為快步,體會其中節奏的變化,馬匹在突然變步(節奏)之際,才剛剛適應的節奏就會打亂,對初學者來說,馬在變步時最容易被摔下馬,反覆練習到可以消除心理障礙,盡快適應這種節奏變化,打好學習的基礎。
2008-07-01 ,小吳和我同行。
今天小騎士在馬場,他帶我和小吳二人。他首先要求抓韁繩的手由單手改為雙手抓韁,這樣對馬的控制力更明顯,做好控制馬的方向感,他說,平衡不是靠手抓韁繩做支撐,要靠雙腿的力去控制。
白馬王子教的單手抓韁,這樣在不平衡的時候,另一隻手可以及時抓到馬鞍以穩定身體;左、右手一邊各抓一條韁繩的方式,心理較沒有安全感。小騎士說,騎馬的注意力要往前方的遠處看,不要看著馬頭,這樣才會有好的平衡感,試著儘可能不抓馬鞍,甚至寧可落馬也不要去抓,這樣才能進步和掌握到確實的要領。
聽起來很簡單,實際做起來感覺很困難,初學馬的人,無法控制好身體的平衡感,依靠緊抓馬鞍為平衡身體的第一反應,什麼時候做到不倚賴馬鞍,就是學會騎馬的第一步。
※抓韁的手一定要穩,不要時緊時鬆,太鬆了就失去了控制力,太緊了馬不舒服,會做出反抗,要保持適當的張力,這是為了讓馬知道你有能力控制它。
2008-07-03 ,小吳和我同行。
今天是練馬的第三天,小騎士不在馬場,白馬王子帶小吳練習。我由馬場的馬夫帶馬,跑來跑去,反而無法掌握到前二天學習的心得要領,覺得很挫折,白馬王子說,要靠小腿的力量去夾腳,小騎士昨天的要求是:”一定要養成用大腿的力量及至膝的力去夾腳,小腿儘量呈放鬆的狀態”,那個馬夫,教我要微微站立,屁股稍微離開馬鞍,我牢記著小騎士的三申五令:一定不要靠屁股離開馬鞍的方式騎馬,容易重心不穩,影響騎馬的平衡度。
莫衷一是,我做不到之前的各項說法,搞混了。
※腳跟向下,腳尖朝前,是所謂的定式,是基礎騎乘的規範。腳跟向下重心才可以穩定,不論是深坐還是離開鞍子的輕騎坐,這是不變的。只有這樣才可以踩住腳蹬的後沿,保持正確的平衡。
- 當用小腿輔助的時候,小腿不可以離開馬體,原則上是越固定越好。
- 腳和腿的配合不是固定的。在快步的時候,坐進鞍子這個節拍腿是靠住的,腳跟向下伸卸力。而彈起的時候小腿要向內施加壓力,在不需要強化腿輔助的時候,腳的位置是保持定式要求的。
※正確的騎姿是騎馬訓練的基礎:離不開,基礎的韁、騎坐和小腿的輔助。加速的輔助:騎手的小腿來控制加速;方向的輔助,用韁繩控制馬匹的肩膀來實現轉向。
2008-07-06 ,芳芳和我同行。白馬王子和小騎士教馬。
我們到馬場上面的賽馬場去做練習,芳芳騎白馬王子的馬在前,我騎小孜莫在後,去時走直線,回來快跑,反覆騎,白馬王子與小騎士在起點看我們騎的姿勢,小騎士主導,白馬王子在樹下乘涼,做反覆熟悉練馬的起步與快跑的練習。馬蹬太長,小腿使力,腳就脫離了馬蹬,腳一脫離馬蹬,平衡感就不見了。要讓馬起步,小騎士示範用小腿踢馬肚子的使力方式,仍然不會應用。手腳不聽使喚,注意力仍只能集中在拿韁繩和腳蹬的著力方法。
※當你上馬後想讓它走起來,你可用小腹向前頂,同時韁繩稍鬆,因為你重心向前移動有利於馬的奔跑,你放鬆了韁繩,它感到了你放鬆對它的控制,所以它就會走起來,如果它還不走,你可以再加上一個動作,就是用腳輕磕馬肚。
※當馬飛快地跑起來了,可是,停不下來了, 你開始緊張,使勁地拉韁繩,可是馬還是不聽你的話,沒准一生氣,還會猛一低頭,險些把你拉下馬來,怎麼辦呢?重心前移利於馬跑,這時就反其道而行,身體向後微仰,使重心後移,這樣馬跑起來就不舒服,同時雙手的韁繩策用力一磕,因為馬咬住牙後,拉韁繩時,嚼子對它的刺激不是很大,當你稍用力一磕,這時的衝擊力對馬的刺激卻很大,這樣它就會停下來。
2008-07-07,帶新朋友陳峰到馬場騎馬。
胡大哥帶陳峰騎馬,騎了二圈,陳峰隨即下馬,不願再騎,胡大哥帶馬的速度太快,把他嚇到了。二十分鐘後白馬王子自文海回來,休息了一下,去帶陳峰騎馬,他才開始有信心慢慢學。我與胡大哥奔馬,放開韁繩的平衡力仍然不夠,我們跑了幾十趟了。體力是鍛鍊出來的,腿青一塊紫一塊是稀鬆平常事。馬蹬高度左右不一,胡大哥數度調整馬蹬的鬆落、長度,以免影響到我騎馬用腿使力的穩定感。
※跟馬適度地交談,是令人鼓舞的:騎手在熱身的時候一昧地要求馬,不知道可以通過訓練程序和身體語言一起工作,以免給馬混亂的訊號。當你用腳不斷踢你的馬,並沒有想到要給馬匹反應的時間,用小腿擠壓,然後等待,給馬一個機會向前走,如果它向前走,就不要持續給它訊號,以免馬混亂了訊息,你適時與馬做肢體交談,如放鬆韁繩或輕拍它的脖子來獎勵它,這就是交談,是正確的訓練方法。
2008-07-08 ,束河的天氣說變就變,晴而轉陰,下午 4:20pm開始下雨,不大,零零落落的幾滴雨,打電話給白馬王子,他說拉市海的雨應該不大,明天恐怕就會下大雨,我仍然決定一人驅車前往。
4:55 pm 到了馬場,白馬王子牽馬給我,我一人自行練馬,他的馬很溫馴,跑得不快,居多時候,都是跑著顛步的狀態,我雖有小柳枝在身邊,只是備而不用,在濕地來來回回地跑著,一直捉摸著平衡感與速度間的關係,體悟著韁繩牽動馬匹方向的靈敏度,要讓馬跑,現在可以手腳並用了。
※騎馬,只要學會了調整重心,才會輕鬆自如,這需要用心的體會,不能一上馬就傻騎,逞一時之勇,要由慢到快,讓馬多變換步伐,多體會節拍的轉換,什麼時候你和馬的節奏拍合了,才能真正體會到騎乘的樂趣。重要的是多練習、多想、多體會,騎馬的二個關鍵:自身要掌握到的平衡,及對馬的控制能力。初騎馬的人,在上馬時,不是不跑就是瘋迷速度感,可以說是不具備控馬能力的,對馬的控制一是韁繩,二是身體,三是口令。如果馬不跑或不走,可嚐試藉助鞭子,主要是起恐嚇作用,但馬對尖的東西很敏感,可能會受到驚嚇而做出意想不到的動作,有可能一蹶就把你摔下馬。適當的體罰是很有效的,主要是起恐嚇作用,很普遍的方法,我倒是不竹那麼喜歡。
2008-07-09 ,陳峰與我同行。小騎士教馬。
今天跟小騎士練馬。跟他學習很有壓力,踩馬蹬仍不得要領,小騎士,調整好馬蹬的長度,騎了數回仍覺得很吃力,掌握不到腿控馬的平衡及正確使力的要領,小騎士把二側的馬蹬用繩子做固定,要我去適應對的用力姿勢,又跑了好幾回,腳跟和腳尖的使力紿終無法運用,小騎士與我商量之後,又鬆掉馬蹬二側的固定,再騎,今天應該是小騎士對我做出最大的讓步,他想盡辦法讓我找到騎馬大腿自膝蓋使力的正確方式,及小腿與大腿交互使力的應用關係,我的壓力很大,始終騎不好,有沮喪、又不妥協,直到最後體力用盡了,才下馬。
※要放鬆身體,在落下的時候,使用腿輔助,重心落於腳跟,但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膝蓋向下,這樣可以保持自己小腿和腳的位置,避免丟掉馬蹬。要記憶正確的節奏,通過控制自己身體來達到這樣的節奏,起落的幅度可以大一些,下落的時候慢一點、輕一點,讓馬匹每一步都後肢充分踏進,不要急於在韁繩上要求馬,管好自己的動作,騎坐柔和、穩定、正直,保持背部挺拔,上身是個整體,大腿自然向下,打開髋關節騎坐更深入。
2008-07-10 ,江哥、小吳、芳芳、小胡、騎馬 6 人。
小騎士帶馬,要求我一定要把韁繩放掉,二手放空靠腿力平衡身體往前騎,試了好幾次,始終不敢放手,小騎士一遍再一遍地鼓勵,最後半威脅地說再不放韁繩就不再教我,他來回帶馬,小孜莫的速度飛快,我仍不敢放手,他考慮到我在速度過快之際不敢放韁繩,要我自己練騎,小騎士在一旁指導,在自已反覆的練習下,終於做到雙手可以放開馬韁,快速前進。
小騎士一再叮嚀著:身子要坐直,儘量不要弓著背,否則使用的力是身子坐直的二倍。一直做不到身子坐直,注意力在腳踩在馬蹬上的使力,身子又彎曲了。身子坐正,腳踏在馬蹬的使力又錯移了位置,無法做到固定在自然下垂的位子。
在小騎士教馬嚴格的要求下,終於做到了放開韁繩騎馬的要求。
※在馬正常的直線跑時,是靠身體的重心調整來保持平衡,雙腿只是起一個上下起浮的減震作用,只有在馬匹轉向或作一些突然性的動作時才需要用腿,但此時的腿也只是起個輔助作用,來幫助身體調整重心,所以說騎馬關鍵是重心。
※讓馬匹能夠放鬆地工作,騎手穩定的腿輔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腿輔助才能解放我們的雙手,逐漸把韁繩交給馬匹,馬頭深深下來,頸部放鬆,後肢深踏,馬匹的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騎手穩定的腿的輔助。
2008-07-13 ,白馬王子去文海。一人練馬。
現在可放開馬韁,但腿夾腳的方式仍然不穩,小騎士交待,不要看馬頭,要往前看。馬蹬仍然會跑掉,現在已可用腳踢馬加速前進。小騎士前幾天帶我跑馬,但速度太快,我不敢,到最後幾趟,我終於可以用二腿趕馬的速度了。至於跑到飄的感覺,尚未體驗到。小騎士糾正我的坐姿,不能用肩膀的力,要放鬆,否則力量會用盡,弓著背騎讓重心不穩,上身保持直挺,微微向後,用腳的力量去控制平衡。
※馬的速度由慢步變為快步變化不是很大,但由快步變為跑步變化是很大的,節奏由二拍變為三拍,起浮很大,速度很快,身體一定要放鬆,因為一緊張身體就會很僵,你累馬也累。
※韁繩拉得太多太重是一種通病,有些是平衡的原因,這可以通過基礎訓練來解放雙手,有些則是長期錯誤訓練的後遺症,把思想放到手上,用手來貫徹向前的思維,把手和胳膊當成韁繩的延長線,放鬆肩膀來保持向前的思維,倚靠肩膀,是錯誤拉馬的支撐點,手和肩膀一放鬆,就消除了給予馬匹前進多餘的限制,馬匹獲得前進的思維,你的手放鬆了,銜鐵在馬嘴裡活了,馬匹消除煩躁對抗的情緒,以產生好的交流。
2008-07-15 ,小胡和我同行,自騎白馬王子的馬。
小騎士的馬沒上馬鞍,白馬王子備馬,現在已做到上下馬自如的狀況,一上馬,沒有調整馬蹬,用旋轉的方式縮短馬蹬的長度,已可掌握到夾腿的要領,一路練習且可平衡,馬被我騎到流汗,開始體會到騎馬有飄的感覺。
※韁繩的運用和腿輔助是緊密配合的,無論長韁還是短韁,要保持相同的壓力,手的位置一定是放低的,柔韌的,既可跟隨馬嘴,又保持力度。
※讓馬匹能夠放鬆地工作,騎手穩定的腿輔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腿輔助才能解放我們的雙手,逐漸把韁繩交給馬匹,馬頭深深下來,頸部放鬆,後肢深踏,馬匹的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騎手穩定的腿的輔助。
2008-07-16 ,自騎白馬王子的馬。
今天是納西族人的節慶,我騎馬騎到七點就結束,騎不到一個小時。到白馬王子家中做客。今天騎馬沒有昨天騎得好,總是沒有那麼放鬆的感覺,就像游泳一樣,1000公尺的目標,怎麼游就是游不動的感覺,我覺得騎馬也是如此,心情上可能過於急切,及專心度的問題,一直想把馬騎好,卻一直放不開,今天的平衡感沒有昨天好,周里,會自己突然停止,剛騎的時候,在走到盡止的地方,周里會自己突然停下來,我好幾次就要從馬頭往前摔。
白馬王子說:剛騎一匹馬的時候,不要求速度,要先走一圈,瞭解馬的個性,及其中潛在著什麼樣的問題要去注意的,是先給自己一項安全的檢測,再開始去騎乘。當你騎到一定的時間,馬蹬的長短就不是最重要的。
2008-07-17 ,自騎木雲高的馬。半小時。
與小騎士及馬場五人,自束河回到拉市海的時間近七點,只騎了半個小時的馬就結束。
小騎士要我換馬練習,那匹白灰馬跑得很快,很健壯,方向很難駕馭,每騎到接近初跑點處,怎麼使力,就是無法讓馬頭轉向再跑,每騎一圈就停一次,來來回回數趟,騎到馬出汗,我也出汗,騎馬到現在,體力逐漸加大,不感覺累,但很過癮,運動足夠,不想讓大家等我,下馬。
※上馬要果斷,馬兒的習性,對陌生人上馬背都會產生本能的抗拒,尤其當它發現你是新手時候,很可能踢你以阻止你騎它,與馬取得(建立)初步的信任後,你就可以準備上馬了,在馬的左前側上馬,以左腳蹬上馬,不能害怕,上馬要果斷,否則時間越長越不易上去。
2008-07-18 ,小節與我同行。自束河騎到拉市海馬場。
在束河等胡大哥和白馬王子等馬場五人帶客人自拉市海騎馬回到束河。
我騎白馬王子的馬,小節騎胡大哥的馬。大約6:45pm我們自束河出發要騎到拉市海,出了束河,走到西山遊路,道路筆直一路騎快馬,在快接近水泥工廠附近時,小節表示跑不動了,我們的馬才開始慢下來,抵達後,再到馬場跑了二圈,再騎回到濕地公園入口,把馬交給白馬王子和胡大哥。在214號國道上等車,招車回束河。
2008-07-19 ,小節今天又改變主意,我仍是一人到馬場。 束河下大雨,沒騎馬。
4:15pm,仍在麗江古城,發簡訊問小節騎馬否?約好,他又改變主意,若回束河換裝再去拉市海,時間上來不及,在忠義市場買一雙黑布鞋,換下夾角涼鞋,走到停車場,搭海南線的車去。
6:00pm遊客仍很多,馬夫們聚集在馬場的平台前,觀看遊客騎乘的狀況。一天不見小騎士,我打住他的視線,跟小騎士說:小節昨天騎公路很過癮,到草地騎覺得較沒意思,所以才又不想來了。白馬王子說:真正會騎馬的人,是一人駕馭馬匹的,走公路是馬帶著人跑,我跟小騎士說:小節說我騎馬使用馬蹬的姿勢不夠標準。白馬王子接著說:小節跑馬的時間一下子體力就不繼了,是使力的方式不對,對我來說就沒這個問題了,不是嗎?這點倒是毋庸置疑的,一路奔馬,仍然是精神奕奕地,本來白馬王子要我們騎到西山遊路公路的盡頭就直接坐車回束河,但當時我感到路途太短不過癮,所以才直接騎回去拉市海。
聊了好一會,白馬王子牽他的白馬讓我練習,才上馬,雨就開始下,看情形是無法再騎了,只有休息聊天吃東西的份了。
2008-07-20 , 我終於寫下摔馬的記錄了。
10:50~12:23pm 陪阿娟客棧的客人上山騎馬。 5 人上山,走虎跳澗路線,下山時,在陪他們回來的路上,過了 214 號國道,小路筆直,我跟胡大哥二人開始跑快馬,胡大哥騎馬隊長的馬,又失控了,在快到馬場的馬路時,胡大哥拉馬剎不住,急拉馬頭轉了 360 度,我騎胡大哥的馬,在那急速中,胡大哥的馬也跟著 360 度急停,我馬上被摔了出去,落馬,腰部著地,只是小擦傷,阿娟事後得知,覺得驚險,胡大哥說我騎了二十多天的馬,摔一次是時候了,遊客一家人紛紛問我摔得如何?大家應該覺得很受驚才對。
那被馬摔出去的一剎那,其實是完全沒有能力反應的,太快了,胡大哥為我摔馬很自責,馬聽主人的話,見到主人停,就馬上跟著停,在那一刻間被甩出去了,一點警覺的機會都沒有。
4:00pm 他們回束河。我留下來騎馬。又騎木雲高的白灰馬,跑了一個小時來回,速度很快,那匹馬的走法是歪著走的,馬的頭老是要往回走的一股勁在與我拉扯,最後馬走不動了,我只有結束練馬的時間。
2008-07-21 。又摔馬了。
約6:00pm到馬場,好幾天不見小孜莫了,今天終於上馬鞍了。小騎士要我去騎它,以檢驗我騎乘的平衡感進步的狀態。
小孜莫對我熟悉了,跑了二圈,回來時的速度,飛快,小孜莫的快速與爆發力在馬場是聞名的,大家都在看著我騎回來的速度感和平衡感之間的表現,回到起點,他們要我控制小孜莫回程的速度,不能被它騎了,第三圈的回程,我注意著,在小孜莫要起跑之際,開始拉緊韁繩,拉不住它,小孜莫全力飛奔,一路上,我使勁全力拉著韁繩,仍控制不住它的速度,在飛快的速度中,只看到東西自途中落下,回到起點,告訴小騎士的父親,看見東西掉落,大家的目光很快速地掃視一番,小孜莫的腳一移動,小騎士的父親就察覺到了它的馬蹄鐵掉了。他說:今天去了水源頭,馬蹄鐵沒掉,回來才掉了,在飛快的速度中,磨擦生熱,馬蹄鐵就掉了。我只有換馬。
白馬王子要我再去騎那匹白灰馬,木雲高幾度推託,要我換騎他的那匹棕色馬,說了一番話,我聽不懂,我仍被建議要堅持去騎那匹白灰馬,馬被整理了一番,我上馬去了。
騎了三圈,白灰馬的頭仍是斜歪著走,回來的速度飛快,我無法控制,幾圈下來,回到起點處,他們摘了一枝柳條給我,才一起跑,我馬上就被摔下,在落地那一刻,痛得無法動彈,只聽到遠處白馬王子的聲音,要我先躺下,但我躺下的力氣都沒有,神經只顧著要忍受著那急遽的疼痛感的消除,好一會,白馬王子和木雲高到,要拉我起來,停了一會,才忍著要白馬王子拉我,木大叔隨後就到,要我忍耐疼痛再上馬,我明白他的意思,再上馬,但上馬蹬的腳已很吃力,又騎了二圈,馬回到原點時,已拒絕再跑了,我只有下馬,後來,小木公子上馬,他在馴化那匹白灰馬的燥性,白馬王子說,對馬的個性的認識,需要至少與它相處二十分鐘。跑的位置,不要固定在一個地方。
我在腰背部的地方連續摔了二次,感覺比昨天疼痛許多,這次擦破了皮,右腳連接的屁股都是痛的,脖子有輕微轉不動的不靈活感,右手手肘及內側手肌肉擦傷,白馬王子說,當被摔下馬那一刻一定要立即將韁繩放掉,我明白他的說法,也終於瞭解到騎馬要穿外套的必要準備。
2008-07-29 . 4:20~5:50pm 騎木哥哥的馬。
木哥哥很少在馬場,今天他要帶我騎馬跑時速 60 公里 (大家都很 High ,在馬場的生活總是充滿著新鮮事,才有熱鬧可看),他去牽他的愛馬,我第一次騎他的馬,他帶我快跑三圈,木哥哥就下馬去了。整整一個星期沒上馬,自摔馬後再上馬的心情,用比較沉著的心,開始去瞭解這匹馬的個性,這是我練騎的第五匹馬,花一些時間暖身,木哥哥的馬非常好騎,馬的方向感很好,輕拉韁繩,得心應手,一遍再一遍地隨韁繩方向或停或跑或急速奔馳,很過癮的一天。
資料記載 ,根據不完全,統計以 1000 米 競速換算:純血馬約 60 公里 / 伊犁馬約 48 公里 / 三河馬約 45 公里 / 蒙古馬約 45 公里 / 雲南滇馬 45 公里 。 也有記錄是三河馬的速度應该比蒙古馬快很多,和伊犁馬相當!(三河馬 20 世纪曾經作為速度赛馬参赛過,還取得過好成绩),蒙古馬的時速應該是 40 公里 -45 公里 之間( 1000 米 赛)。
※跟馬建立感情。馬是很溫順又敏感的動物,騎馬首先要克服心理恐懼感,心中害怕就會表現在行動上,使馬容易受驚,對馬來說,它不但可以感覺到你的行動,同時也能感覺到你的恐懼心理,使它也產生心理上的不安,克服這一點首先要和馬建立感情。摸摸它的前額,你可以看著它的眼睛,告訴它你喜歡它,它能感覺得到,人與動物的溝通,馬更善於感受身體接觸和眼神交流,我們靠語言溝通,忽略了肢體互動的細膩能力,騎馬正需要如此互動。
2008-08-03 , 12:35~01:50pm(胡峻與江哥等六人到馬場拍服裝照)。騎小孜莫,及小騎士弟弟的馬; 04:20pm~05:25pm 騎白馬王子大哥的馬、白馬王子的周里、小騎士弟弟的馬。
胡峻和江哥一行六人到拉市海拍照,我邀小騎士的弟弟帶我騎他的馬去拍濕地,他弟弟牽小孜莫出來,我很好奇,他弟弟說看過我騎小孜莫,在摔馬的那一天。騎小孜莫快跑了二~三圈,問怎麼控制子孜莫的快跑,他弟弟說:可把馬頭拉向左或右,再往前跑,即可控制馬一路急奔的速度。
覺得今天騎他弟弟的馬比較適合,他弟弟又到馬場去牽自己的馬,適應了一下,他弟弟陪我騎了一下,我就自行去拍濕地,馬很聽話,在馬背上取景拍照,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走到那拍到那,陽空很燦爛,很快地就把濕地的景色拍完了。
下午胡峻他們拍完服裝照,陪他們幾人騎馬,我騎白馬王子大哥的馬,胡峻騎周里,不滿意周里的速度,跟我換馬,周里騎了一會,把周里還給白馬王子,又換騎小騎士弟弟的馬,陪玩了一下午。
2008-08-04 , 06 :38~07:20pm , 小騎士弟弟的馬,一起去拍夕陽。
今天小小下雨,約小騎士的弟弟一起到濕地划船大溝交界的地方,去拍山與山交疊的夕陽之美。可惜天公不作美,沒有夕陽,也沒有山嵐般的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