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智亦無得。
2011/08/15 07:39
瀏覽1,754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淨空法師主講
無智亦無得。
智是能觀之智,得是所證之理。無智是能觀之智不可得,無得是所證之理亦不可得。能觀是空,所觀之境界亦是空。此義很深,凡是熟讀楞嚴之人,多少能體會其義。在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向世尊提出一個問題,即無明到底從那裡來的?
世尊對他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一語道破。有智即無明之根本,如有能證之智,有所證之理,能所未亡,無明即不能斷絕,所以無智才是真智,無得才是真得,得的是究竟圓滿的自性,能證之智也沒有了。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能證所證,俱不可得。
佛說法是對治我們的毛病,因眾生執著一切法皆有,以為一切法相皆是真實。從此錯誤的觀點產生錯誤的想法與作法,即分別執著,有取捨得失,此皆屬空相。佛說空確是事實真相,並非假設,使我們了解事實之後,知道諸法空相,於一切法的幻想、分別、執著,便可一切放下,執有之病即可消除。
但是空也不能執著,空也不存,此說到究竟處。智得也是緣生之法,亦無自性,亦不可得。下面經文顯示般若修學之大用。
自訂分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上一則: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下一則: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