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33佛教裡面六道輪迴的天界,跟天堂有何不同?
2009/07/18 10:55
瀏覽1,90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孔子說:「凡持滿而能久者,未嘗有也。」又說:「自賢者,天下之善言,不得聞於耳矣。」吾等學道之人,切莫秀而不實,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答疑解惑                       

淨空法師解答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問:了解實相、真如自性的道理,對於念佛求生淨土的修行人,有何重要性?若不了解這些真實相,是否仍能往生極樂世界?對品位高低是否有影響? 

答:能否了解實相的道理,與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沒有太大的關係。如果你了解,而不能好好念佛,還是不能往生。了解是解悟,不是證悟,解悟不管用,不能了生死出三界。 

清涼大師將《華嚴經》分為四個部分:信、解、行、證。你有信、有解,沒有行,出不了三界,出不了六道輪迴。最重要的還是行、證,沒有解,能不能行、證?能,只要有信,「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太重要了。淨宗法門著重在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足。解這一方面,有機會聽經聞法,能理解當然更好,沒有機會也不要緊,只要相信釋迦牟尼佛的話決定真實,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相信念佛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確實會來接引往生,這是最重要的條件。 

要了解實相是相當不容易的。佛家講的「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我們如何能夠契入這個境界?我們的思想、念頭、身體,跟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融成一片,這才叫契入。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果然融成一片,你就是法身菩薩,你就入法界。《華嚴經》末後一品「入法界品」,那個法界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這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在念佛法門裡稱之為「理一心不亂」,這個往生品位高,生實報莊嚴土。所以,這對品位高低,是有影響的。不入這個境界,不明這個道理,念佛往生品位低一點;明白這個道理,可以把自己品位提升一點。但是要提升到實報莊嚴土,要證得才行,沒有證得是不容易的。這些事情我們都不需要放在心上,我們隨緣、隨分來學習,真信切願、老實念佛比什麼都重要。 

問:何謂「輕安」?是否為「功夫成片」的前階段?繼續念下去,是否就是「功夫成片」? 

答:「輕安」就是你很自在、很舒暢,感覺得很快樂;這個快樂是法喜,不是從外來的刺激,而是從內心生出來的歡喜、快樂。念佛人往往有這個境界,但是保持的時間不長。 

這個境界何時會現前?我們念佛念得很專注,沒有妄想、分別,心裡面的這些憂慮、牽掛,暫時都放下了,這時我們的心行與佛相應,輕安就現前。可是一起分別、執著,這個境界就失去了。這個境界要是能常常保持,就稱作「功夫成片」,這是伏煩惱不是斷煩惱,是念佛功夫得力,把煩惱暫時伏住。輕安的境界現前,這是很好的享受,從前方東美先生常講「人生最高的享受」,輕安確實是高等的精神享受。 

問:「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供養大眾吃飯,這會不會滋長人們有一種貪的觀念,以為這是免費吃的,於是愈拿愈多。另外,在現場聽經時睡覺,下輩子會不會出世作睡蟲? 

答:「居士林」的道場,是一個接引大眾的道場,也是讓社會大眾看看佛教對社會做出一些貢獻的場所。此地供齋,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白天三餐飯、兩道點心,晚上還有飲料、點心。因為念佛堂二十四小時不斷的念佛,念佛人感覺肚子餓了,隨時有東西吃。每天在此地吃飯的人,大概有一千多人,而假日、法會大概有三、四千人。 

說真實話,「居士林」從供齋那一天起,就沒有買過米、菜,也沒有買過油、鹽。這些東西從哪裡來的?你只要發心,佛菩薩就加持、供養,天天有人送米、送油、送菜。送的這些東西吃不完,所以每星期總有兩、三次,用小卡車裝著,送給其他宗教辦的養老院、孤兒院。因此,新加坡九大宗教,我們的關係處得很好,我們是他們的後勤、總站,經常不斷送食物去幫助他們,與他們結了善緣。 

所以,佛家講的話,我們在此地證實了,布施是愈施愈多。這些年東南亞的金融風暴,各個宗教都受了很大的影響,道場的收入少了一半;而「居士林」不但沒有減少,還月月增加。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所以,「居士林」每天有這麼多人在活動,大家見面都一團和氣,這些人個個滿面笑容,個個都有智慧,健康長壽。 

也有許多老人到此地來作義工,他們在一樓幫忙洗米、洗菜、揀菜,圍在一塊談心說笑,生活得很高興。有很多外教說「居士林」為什麼不辦老人院?我說:「我們這裡就是老人院,我們有好多老人在此地活動。我們的老人活得很快樂,天天念佛、聽經。」而我們看看別的老人院,老人都坐在椅子上,痴痴呆呆的,很可憐! 

我們的供齋,是歡迎大家來吃,即使你不是佛教徒,你是毀謗佛教、侮辱佛教,你來吃飯我們都歡迎,都笑臉相待。還有些人吃完之後,要打包帶回去,我們也都歡喜,希望你帶得愈多愈好。我們這裡贈送經書、錄像帶,也是沒有限制的,你願意拿多少就拿多少,你能帶多少就帶多少。這是佛陀教導我們,我們在此地做實驗,結果是愈做愈順手,絲毫障礙都沒有。因此,我們在此地講經,信心也十足了。這是信、解、行、證,通過真幹證實佛所講的話,真實不虛,所以無需要顧慮一切。 

其他宗教也常常到我們這邊來吃飯,這個地方是九大宗教聚會的場所。去年,有十四個國家地區的五十多位修女,到「居士林」來訪問,我們在二樓招待她們吃飯。其中有一位修女提出:「你們這麼多人吃飯,這個開銷從哪裡來?」李木源居士就告訴她:「我們有一個大老闆。」她們很驚奇的問:「誰是大老闆?」李木源居士告訴她:「阿彌陀佛!我們沒有福報,我們的大老闆有福報。」所以,我們要相信佛,佛教導我們的,一點都沒錯。 

至於聽經的時候打瞌睡,這是昏沉的現象,應當要改進,這是個人的業障習氣。但即使他聽經打瞌睡也很好,總比不來要好。他在這邊打瞌睡,也跟佛結了緣,如果他將來聽多了,就能克服自己的障礙,功夫就會得力,這要慢慢來誘導他。 

問:師父說,基督教的天堂、伊斯蘭教的天園跟極樂世界是同一個地方,請問佛教裡面六道輪迴的天界,跟天堂有何不同? 

答:六道裡面的天堂跟極樂世界的天堂不一樣。天堂有很多,佛經講的天有二十八層天,至少有二十八種不同程度的天堂。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是天堂裡面最高級的,達到頂峰的天堂。經上常講,四禪天、六欲天的這些天主,常常禮請諸佛菩薩在天宮講經說法,而這些天王、天人都是皈依三寶的,都是佛菩薩的弟子。因此,信仰基督教的人,現在不信佛沒有關係,等他生到天堂,他的天主會請佛菩薩講經,他一定也會聽經,從天主的天堂升級,就到極樂世界的天堂去了,這是事實真相。今天我們最重要的一樁事情,是幫助他們生他們的天堂。所以,說同,能講得通;說不同,也能講得通。 

問:弟子在家中常看見金黃、紫紅金色的光頭人相,已有十年了。有時在廟裡也看到,穿著海青或紅色袈裟從天而降,且常教誨佛法及度眾生之事。現今在「居士林」寮房內又看到金光色的人身相,而且都在白天見著。另外,為何弟子常常看到人的神識,且這些人都還健在,請問究竟是什麼原因? 

答:這個原因用中國通俗的話來說,這是屬於一種特異功能。現在在中國有特異功能的人很多,能力大小不一樣;不但中國有,外國也很多。這裡面原因很複雜,總不免過去生中是修行人,這是肯定的。在哪一道修行,不能確定;在哪一個宗教、哪一個法門修行,也不能肯定。總而言之,最主要的是你曾修過定,一般宗教裡面的祈禱,也是屬於修定,才會有這種能力。這個能力是在你的潛意識裡,佛法講這是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遇到緣就會起現行、起作用。這種情形,只要自己不執著,都是好境界。也不必跟別人說,見如不見,不但見到一些虛幻的現象,縱然見到佛境界,也不放在心上,也不輕易跟別人說。 

過去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在世時,一生曾經三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他所看到的狀況,跟佛在經典上講的完全相同。遠公大師那個時代,淨宗的經典只有《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與《觀無量壽佛經》都還沒有翻譯出來,所以淨宗開山是靠《無量壽經》。他所見到的,跟《無量壽經》講的一模一樣,但他從未告訴任何人。到他往生的時候,才告訴大家:「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現象又現前了,我要走了,這個境界我過去曾經見過三次。」所以,往生的時候可以說,不是往生的時候最好不要說,這是正確的,這是修學良好的態度。

網站>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 33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隨堂筆記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