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草
別名:散血草、白尾蜈蚣、白毛夏枯草、金瘡小草、青魚膽草、苦草、苦地膽、有苞筋骨草。
學名:Ajuga decumbens Thunb.
科名:唇形科屬植物金瘡小草全草
本品含蛻皮甾酮(ecdysterone,β-ecdysone)0.12%,杯莧甾酮(cyasterone)0.06%,少量的筋骨草甾酮B(ajugasterone B),以及微量的筋骨草甾酮C)、筋骨草內酯(ajugalactone)。此外,尚有黃酮苷、皂苷、生物鹼、有機酸、鞣質、還原糖等的反應。根含筋骨草糖(kiransin),為微白色粉末。尚含木犀草素(luteolin)。
藥理作用:
1.用氨霧刺激引咳法和酚紅分泌法,證明筋骨草之酸酒提取物、黃酮苷、總酸酚、總生物鹼及皂鹼對小鼠均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
2.動物實驗證明本品的黃酮式有擴張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因而有平喘作用。
3.筋骨草浸膏對大鼠有預防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損傷的作用。
4.本品對大鼠有利尿作用。
5.本品對麻醉的狗或貓有降壓作用。
6.本品對離體兔心有使之收縮加強的作用。
7.抑菌試驗:本品乙醚提取物對甲型鏈球菌、卡他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均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其黃酮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卡他球菌及肺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8.對血象的影響:用筋骨草治療後,白細胞總數增高,提示機體抵抗力增加;酸性細胞明顯下降,考慮機體過敏程度有所好轉。
藥性:
1.味苦,性寒。《中華本草》
2.有小毒,入肺經。《本草再新》
3.本品虛弱者宜慎服。
功能主治:
1.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咽喉腫痛,肺熱咳血,跌打腫痛。《中華本草》
2.專清肝火。《本草拾遺》
3.清火開氣。《本草再新》
4.搗敷療毒。《植物名實圖考》
5.退火散血,消腫毒。《分類草藥性》
6.治療傷、咳嗽、吐血與婦人血氣痛。《四川中藥志.1960》
註:同屬下列其他植物亦當筋骨草用
1.散瘀草Ajuga nipponensis Makino
2.白苞筋骨草Ajuga lupulina Makino,植株通常直立,稀葡匐,苞葉比花長,通常為白黃色,白色或綠紫色。在江西與筋骨草同等入藥。
參考資料:《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本草拾遺》、《本草再新》、《植物名實圖考》、《分類草藥性》、《四川中藥志》
筋骨草[別名] 白毛夏枯草、散血草;金瘡小草、青魚膽草、苦草、苦地膽。 [來源] 為唇形科筋骨草屬植物金瘡小草Ajuga decumbens Thunb.的全草。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0~30cm。莖基部傾斜或匍匐,上部直立,多分枝,四稜形,略帶紫色,全株密被白色柔毛。單葉對生,具柄;葉片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11cm,寬1~3cm,先端圓鈍或短尖,基部漸窄下延,邊緣有波狀粗齒,下面及葉緣常帶有紫色,兩面有短柔毛。春末夏初開花,花輪有數朵花,腋生或在枝頂集成多輪的穗狀花序;萼鐘形5裂;花冠唇形,淡紫色或白色,花冠下唇長約為上唇的2倍;雄蕊4個,二強;子房上位。堅果灰黃色,具網狀皺紋。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