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
別名:見笑草、見誚﹝ㄑㄧㄠ`﹞、喝呼草、知羞草。 |
科名:含羞草科﹝非耐寒性常綠灌木﹞。 |
原產地:巴西。 |
花色:粉紅、紫紅。 |
花期:夏~~秋﹝6月~~9月﹞。 |
用途:藥用、盆栽、庭院露地栽培。 |
療效:消腫、止痛、哮﹝ㄒㄧㄠ﹞喘、糖尿病、肝病。 |
|
別名: | 誚草、見誚草、指佞草、知羞草、怕癢花、懼內草、見笑草、怕羞草、愛睏草、假死草、感應草、喝呼草、怕醜草。 |
|
原產地: | 原產熱帶南美洲,1645年間由荷蘭人引入台灣。 |
|
生長分佈: | 目前已遍佈全島,是十分成功的歸化植物之一,在野地通常叢生成一大片。在山坡叢林中、路旁、草坪、潮濕地經常可見芳蹤。 |
|
科名: | 豆科/含羞草亞科Mimosaceae.含羞草屬. |
|
|
英名: | sensitive plant, common sensitiveplant, ojigiso. |
|
用途: | 含羞草的全株皆可入藥,妙用多多,將根部泡酒服用或與酒一起煎服,可治風濕痛、神經衰弱、失眠等;與瘦豬肉一起燉煮食用,可治療眼熱腫痛、肝炎和腎臟炎;葉片的鮮品搗爛,可敷治腫痛及帶狀皰疹等,頗具止痛消腫之效。 藥用:感冒,小兒高熱,急性結膜炎,支氣管炎,肝炎,胃炎,腸炎,失眠,小兒疳積,目赤腫痛,結膜炎,帶狀皰疹,水腫,勞傷咳血,鼻衄,血尿,癰腫,泌尿系結石,瘧疾,神經衰弱;外用治跌打腫痛,瘡瘍腫毒。 |
|
生長形態: | 含羞草屬豆科含羞草屬;雙子葉植物多年生披散亞灌木狀草本。 |
|
|
莖幹: | 莖基部分枝,直立或傾匍匐性,高可達1公尺,有散生、下彎的鉤刺及倒生剛毛。 |
|
葉的形態: | 二回羽狀複葉,葉對生具長柄,柄長1.5~4公分;托葉披針形,長0.4~1公分,有剛毛,羽片2~4個,小葉對生,10~20對,線狀長橢圓形,長0.8~1.3公分,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略偏斜,邊緣帶紫色有疏生剛毛,指狀排列於總葉柄之頂端。 |
|
花的形態: | 頭狀花序具長梗;單生或2~3個生於葉腋;直徑約1公分;花小,淡紅榑苞片線形,邊緣有剛毛;萼漏斗狀,極小,短齒裂;花冠鐘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無毛,花柱絲狀,柱頭小。 |
|
果實: | 莢果扁平彎曲,長約1.4公分,先端有喙,外形奇特,成熟時自節處斷開,只留下長滿刺毛的莢緣,莢緣波狀,是非常奇妙的「節莢果」,莢果2~4節,每節有1顆種子。 |
|
|
|
繁殖: | 繁殖皆用種子播種繁殖,可收集成熟種子,每隔20~25公分,點播種子1~2粒。 |
|
栽培: | 含羞草昔日隨處可見,現在卻越來越不容易找到。已經有人工栽培,當作保健用的青草。含羞草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但喜肥沃疏鬆之砂質壤土。 |
|
其他記事: | 含羞草是最有「感覺」的植物,它的葉片運動可是生物課的活教材,已成為生物課本的最佳植物教材之一,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戲耍的植物。仔細觀察含羞草的葉柄,其基部膨大成「葉枕」的構造,葉枕內充滿水液對刺激的反應很靈敏,一經外力碰觸,水液四散流失,於是每一小葉便紛紛下垂閉合,不過大約20分鐘之後又可恢復原狀。除了外力碰觸之外,任何風吹草動也會讓含羞草閉合下垂。
|
|
莢果 (上) 莖葉 (下)
<BGSOUND src=http://ahyung.myweb.hinet.net/still%20here.mp3 type=audio/mpeg loop="1" autostart="1" hidden="tr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