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文化公園濕地》是在造訪八里左岸,沿著河岸從挖子尾自然保留區走來文化公園中最美的發現,人生就該停留漂亮的風景中,所以我在這裏停留了。開心的在臉書動態分享心天空倒映在湖中之美的影像,二週內和想來的好友又再拜訪了2次,是不是很誇張呢?記得2020年7月我來過文化公園,那時的目光焦點都在兒童遊戲區,也沒發現有這麼美的秘境呀!空氣好,風景美,人煙稀少,非假日的大多時候,幾乎都沒有遊客包場獨享。
【八里文化公園(前稱十三行文化公園,Miffy米飛兔主題文化公園)】
文化公園的位置在十三行博物館旁,新北市特色公園之一,最具特色的是結合史蹟與地形的「 兒童共融式遊戲場」,於2020年6月7日正式啟用超大超刺激的 20公尺磨石子滑梯、滑草場及滑索的遊樂設施,最特別的沙坑有6個秘密處,藏有仿製的"大坌坑陶片,孩子們可以開心玩沙,還可以享受考古樂趣,另外更有大草皮可以野餐玩球,可以說是假日親子免費溜小孩好去處。
↓飛越史前
↓陶罐印象、陶罐溜滑梯
倒水意象,呈現水流波浪形狀
↓探險滑草場
↓景觀樓梯
↓幼兒溜滑梯
↓↑尋寶沙坑,玩沙同時可體驗考古樂!
沙坑的遮陽棚是以幾何圖案樣式來設計,為了讓乘坐輪椅的小朋友也能體驗玩沙樂趣,友善的特別建置了符合輪椅高度的沙坑,方便親子同樂。
↓陶罐印象

↓ 從停車場,遠遠就看見居高位的陶罐印象
↓從陶罐廣場走過來,居高欣賞,讓人心曠神怡的風景
二週內造訪文化公園三次的卡娃思,有一次還是專為攝影記錄,隻身開車直驅而來,戴著耳機聽手機音樂播放著最近常聽的歌手Keith Whitley的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一切盡在不言中),一個人包場的陶醉中欣賞這一片超寬超廣的園區,還真是的一切盡在不言中,漂亮的風景不需要多說一句,影像說明了一切。
↑ ↓另一個較小的生態池,與那大面積的隔著木棧道
疫情管制期間,單一出入口控管進場人數
非假日我覺得還好,假日是需要控管
八里左岸的意外微旅行,發現八里相較過去不一樣的美,公共建設的設施也比以前方便多了,我很開心的,邀請同遊的好友說:「難怪妳,卡娃思會這麼喜歡這裡,過去我不解鄰居好友退休後選擇在這裡買房,現在知道了,他天天都在度假,好樣的八里左岸!尤其特別的是八里文化公園。」
與孫子孫女看著我在八里左岸一系列的攝影作品,看到文化公園的共融遊戲區,嘴甜的他們挨著我身撒嬌的對我說:「奶奶,帶我來這裡,我想來,好嗎?」,當然要帶他們來啊!隨即答應。
八里文化公園,就在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旁,穿過挖子尾聚落,就到了,這裡的紅樹林較之前分享的關渡橋復健的都顯得高大許多,區公所的主責單位管理也整理的很好,沿著人行道近距離的觀察水筆仔生態,還不錯,唯一的缺點有一小段的步道上會聞到難聞的味道。但不影響觀察自然保留生態之美。
交通上的便利
有一次我從台北關渡捷運站,路線R13可以直接到達文化公園入口附近,很方便的,開車來也不怕,周邊停車位不少。
3. 捷運淡水站:轉乘渡船至左岸公園站→騎自行車(約20分)抵達八里文化公園。
1. 台64線行駛至八里出口下交流道→台15線往八里方向前進→西濱公路→商港路→商港路三段右轉→博物館路→抵達八里文化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