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人生趣味 享受趣味人生
人生究竟是什麼?或許對於所有人來說,這都是個無法完全想清楚、說清楚的問題,有人說:「反正就是過日子嘛!」「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答案看似簡單,卻也有些知足規律的道理,以下謹從三個「趣味」的觀點來嘗試品味、分析人生,希望特別提供一些感到人生乏味、痛苦、好累,甚至想放棄生命的朋友們參考、思考一下:
人生有未知的趣味,永遠有無限的可能
就像電影「阿甘正傳」中的名言: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巧克力口味是什麼?在上天賦予的珍貴思考想像力和生命週遭環境的多變相互呼應之下,人生最有趣的就是,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步一定會如何?因為生命是變動的,只要有夢想,有目標,大自然的奇妙,宇宙的奧秘,人事的驟變,都會帶來想像不到的未知結果,我們並非一定要放棄現狀,盲目地追求未知或祈求好運,只是不必預想人生就只有順著眼見的這一條軌道往下走,當有機會改變時,不要抗拒改變,不必害怕改變,只要掌握自己的價值觀及信念,可以快樂及勇敢地去享受改變,或許當面對絕境時,換個跑道,在下一個轉彎處,就有無限的可能,最重要的是,在不斷探索未知及享受改變的過程經驗中,很自然地就累積出精采而值得回味的趣味人生。
人生有遊戲的趣味,應盡力做有趣的事
我們的人生是從童年的遊戲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包括規則、輸贏、合作、競爭、朋友、敵人等等,因為在遊戲中的學習是最自然、最有效的,所以如果工作像遊戲,一定不會累,如果人生像遊戲,那一定是很有趣味的人生。而要享受遊戲趣味的人生,首先就要盡力去做真正有趣的事,也要盡力把事情做得有趣些。像是喝酒可能有趣,但是喝到宿醉頭痛就不有趣了,像是賭博也許有趣,但是當輸大錢時就沒有趣了,文人梁啟超先生認為讀書最有趣,因為讀再多也不會變成沒趣;同樣地,如果有一項工作,是我們感到有趣的,就算做再多、做再久也不會感到無趣,那麼這就是我們應該盡力去做的事,但若是有些必須做的工作的確看似不太有趣呢?那我們就該盡力讓它變得有趣些,像是開會、講習、競賽、教學和演講等,有趣與無趣之間差別甚距,效果也會有明顯不同,端看主事者的心態及觀念、有沒有設計及準備、會不會檢討及策進。傳播理論中強調,要先吸引注意,才有可能被認知及瞭解,像遊戲般有趣的事情是最容易被注意的,所以人生中應該多些這樣的東西,我們也應該盡力去做做看。
人生有吃苦的趣味,應歡迎困難和挑戰
沒有苦就沒有樂,在古往今來的人物中,要找出「吃苦當做吃補」的例子並不少,這也是人生的一種真實而特有的趣味,像運動員為了追求一項紀錄,企業家為了達到事業的夢想,理想家為了實現堅信的理念而不斷投入付出,旁人看他們是自找苦吃,但他們卻在逐步實踐和接近夢想中甘願吃苦,並樂在其中,在他們的性格和生活中常會淬鍊激發出一些積極正面的思想觀念:像是「面對人生難關就像解數學難題一樣有趣」、「沒有困難就沒有意思,沒有挑戰就不夠刺激」、「只有暴風巨浪才訓練得出好水手」以及「黑炭不受高壓就不會變成鑽石」等,使得許多看似「吃苦」的情境,卻被解讀出另一種超越的「趣味」!
人生是思想觀念的產物,什麼樣的思想觀念就導向什麼樣的人生。看到同樣的一朵玫瑰花,悲觀的人悲歎為什麼這麼美的玫瑰花還要長在刺枝上?而樂觀的人卻讚美這麼糟糕的刺枝上居然還能開出這麼美的玫瑰!「追求人生趣味,享受趣味人生」就是一種樂觀的人生觀,希望這樣的思考方向能帶來一些腦力激盪,也讓我們在未來珍貴而獨享的人生中,能過得更有彈性、更有變化、更有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