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總經理級數的人才會要買1年期的定期壽險
2013/04/23 11:12
瀏覽17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財經觀點/買足保障 比儲蓄險重要

台灣的人壽險投保率已達220%,代表平均每位台灣民眾已買了2.2張保單。很多人會問,若我已買了2張保單,還要不要再買保單?尤其現在保費幾乎年年上漲,保費負擔若過重,很多消費者也覺得吃不消。

要不要再買保單,完全要看個人需求。但從兩個指標來看,台灣人對保險的需求,其實已過於偏重「儲蓄投資」,而非「保障」。

首先,台灣的「保險滲透度」舉世第一。所謂「保險滲透度」是指「保費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台灣的「保險滲透度」這麼高,代表國人喜歡買比較貴的儲蓄險,或所謂「類定存」保險。

但買保費的支出雖多,國人平均保額卻不夠高。第一金人壽客戶的平均每人保額已有100多萬元,但市場平均保額每人僅70多萬元,對「保障不足」的人來說,不管投保率已達到多少,買足保險還是很重要。

其實,保費雖然年年在上漲,但很多人沒注意到,「純保障」的定期壽險保費卻不升反降。以35歲男性購買20年期100萬元的「終身壽險」保單為例,每年保費已經漲到3、4萬元;但若改為購買「定期壽險」,同樣條件下,每年保費只要3、4千元。

我的建議是: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到壯年族群,如果還沒買保單,手頭預算也不多,最優先要買的保險是「定期壽險及意外險」,因為這些定期險特色都是保費較低,可用最少的預算買到較高的保障。

雖然定期險的保障只會固定在某段時間內,但因為保費負擔也小,可在這段時間內靈活運用資金;等到手頭充裕了,即可考慮將定期險改為終身險。

還有很多人會問,每年的保費支出標準是多少?保額最高要買到多少?一般業界會給的答案,是所謂的「雙十原則」:即保額是年所得的10倍、保費支出是年所得的1/10。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民國100年,平均國民年所得約52萬元。若照雙十原則規劃,保額須買到500萬元;但如果買的是終身壽險,500萬保額每年保費支出會超過15萬元,負擔實在太重,因此建議消費者還是按照自身需求,量力為之,且優先考慮買定期險,以控制保費支出。 (本文由林元輝口述,孫中英整理)

【2013/04/22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財經觀點/買足保障 比儲蓄險重要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7848292.shtml#ixzz2RFhCRsWl
Power By udn.com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