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談一談業力關係—我所指的是雙方在前世已認識,並經歷過和彼此有關的強烈情緒那種關係。
業力關係的特徵是:雙方都帶著一些未解 決的情緒,例如內疚、恐懼、依賴、嫉妒、憤怒之類的。而因為這種尚未解決的情緒負荷,他們會在另一世被彼此吸引,這樣的再次相遇是為了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透過在短時間內重新創造相同問題。當他們初次相遇時,業力「演員」會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欲望,讓他們不得不靠近彼此,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就開始重複舊的情緒角色模式。
舞臺已經準備好,要讓他們重新面對舊問題,也許這次能以一種更加開悟的方式來處理。
再次相遇的靈性目的,就是要讓雙方做出與前一世不同的選擇。
我在這裡舉個例子。假設某個女人前世有個占有欲強又跋扈的丈夫,她忍受了一段時間,然後在某一刻,她覺得受夠了,於是結束了這段關係。後來她的丈夫自殺了。這個女人覺得很後悔,認為自己有罪。她是不是該再給他一次機會?終其一生,她都帶著這種罪惡感。
在另一世,他們再次相遇,彼此之間有一種奇特的吸引力。一開始,這個男人非常有魅力,而且完全被她吸引,十分愛慕她。他們進入一段關係,但從此以後,他變得 越來越嫉妒,占有欲越來越強,也開始懷疑她有姦情,於是這個女人發現自己陷入內在掙扎。他冤枉她,讓她覺得憤怒和苦惱,但另一方面,她又感受到一種奇怪的義務,想要原諒他,再給他一次機會。「他受傷了, 」她心想,「他會有這種被遺棄的恐懼,自己也無法控制。或許我能幫助他克服這份恐懼。」於是她為自己原諒這個男人找正當理由,但其實她是讓自己的界線被侵犯了。這段關係已經為她的自尊帶來負面影響。
對這個女人來說,最讓人覺得解脫的選擇就是結束這段關係,走自己的路,不要有任何內疚。
丈夫的痛苦和恐懼不是她的責任,他的痛苦和她的罪惡感已經造成一段破壞性的關係。
由於前世所致,他們的關係已充滿情緒負累,再次相遇的意義在於讓這個女人學會不帶罪惡感地放手,而這個男人則要學著在情緒上獨立,所以真正的解決方案是結束這段關係。要解決這個女人業力的方法,是徹底放掉自己的罪惡感,她在前世所犯的錯,不是拋棄丈夫,而是她覺得該為丈夫的自殺負起責任。而他的妻子在這一世離開他,可以讓這個丈夫再次正視自己的痛苦與恐懼,給他一次新的機會去面對這些情緒,而不是逃避。
如果你一見到某人,就覺得他有一種說不上來的熟悉感,你或許就可以認出這是一場業力相遇。
通常兩人會互相吸引,空氣中有某種東西在催促著,讓你們不得不在一起,並且去探索對方。如果有機會,這個強烈的吸引力可能會發展成一段感情關係或強烈的迷戀。你感受到的情緒如此沛然莫之能禦,以至於你覺得遇到了自己的雙生靈魂。
然而,事情並不如表面上所看到的,在這樣的關係中,早晚會浮現問題。
通常這一對伴侶會捲入主要由權力、控制和依賴所構成的心理衝突中,透過這種方式,他們潛意識地重複一場前世的悲劇。在前世裡,他們可能是情侶、父母與子女、上司與下屬,或是其他類型的關係,但他們總是會透過對感情不忠、濫用權力,或是相較之下過於 強烈的情感,而觸動彼此內在深處的痛。他們之間會有深刻的衝突,帶來深切的情緒創傷。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新的轉世再次相遇時,彼此之間吸引和排斥的力量會如此猛烈。
對於所有陷入這種能量糾纏的靈魂,我要發出靈性上的邀請:放開彼此,讓雙方都成為「完整的個體」,自由且獨立。
這裡所提到的業力關係,幾乎都不是長期、穩定且充滿愛的關係;它們是破壞性,而不是療癒性的。這樣的相遇,基本目的通常是為了成功地放開彼此,這件事在前一世或過去幾世都沒法完成,不過現在有另一次機會,讓你們在愛中釋放彼此。
如果你發現自己處於一段充滿強烈情緒的關係中,被激起許多痛苦與悲傷,卻又無法掙脫,請你了解,你並沒有義務要跟對方在一起。另外, 你也要知道,強烈情緒通常跟深刻的痛楚有關,而不是彼此的愛。愛的能量基本上是安靜且平和、輕鬆又鼓舞人心,而不是沉重、讓人筋疲力竭且悲慘的。如果一段關係有後面這些特質,那麼就該放手,而不是「再努力一次」。
有時你們會說服自己:「我們必須在一起,因為我們『共有業力』,所以必須一起解決問題。」你們拿業力的性質當作延長關係的理由,然而兩人都極度痛苦。
事實上,你們扭曲了業力的概念。你們並不是要一起解決業力,因為業力是個人的事。
像我們之前提到的那些關係之中的業力,在緊要關頭常常需要你徹底放手,離開那樣的關係,以體驗到你自己就是完整的。
我再說一次,解決業力是你自己的事,另一 個人可能會觸碰或引發你內在的某種東西,在你們之間創造許多戲劇事件,但是處理自己內在的傷痛仍然是你個人的任務和挑戰,跟對方無關。你只對自己有責任。
了解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它是親密關係中的一大陷阱。你無須為你的伴侶負責,而他或她對你也沒有責任。解決你問題的辦法,不在於對方如何做。
有時候,你與伴 侶的內在小孩—也就是情緒上受到傷害的那個部分—深深連結,以至於你覺得自己就是要去「拯救」它的那個人;或者,你的伴侶也會試圖對你做相同的事。但這是行不通的,因為你會增強對方無力和受害的情緒;反之,如果你劃清界線,為自己站起來,最終會比較有幫助。
你的目的就是
要完全靠自己去感受到完整與圓滿,那是一段美滿關係最重要的條件。
療癒性的關係
有療癒性的關係,也有破壞性的關係。療癒性關係的一個特徵就是雙方會尊重彼此原本的樣子,而不會想要改變對方。當對方在身邊時,他們很愉快;但如果對方不在,他們也不會覺得不安、絕望和孤獨。
在這種關係中,你把理解、支持和鼓勵給你所愛的人,卻不會試圖解決對方的問題。這樣的關係充滿自由與平靜,當然偶爾也會有誤解,不過那些因之而起的情緒非常短暫,雙方都隨時準備要原諒。由於他們不會把對方的情緒或錯誤當成針對個人,而太過在意,所以彼此的心會產生連結。因為情緒並未觸動更深層的痛苦,他們不會把它看得太重。雙方在情緒上都是獨立的,他們的力量和幸福並不是來自伴侶的認可或存在,伴侶不是來填補他們生命的空白,而是要加入一些新鮮且充滿活力的事物。
在一段療癒性的關係中,雙方也可能在前一世或過去幾世中就認識了。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幾乎不會有像前面提過的那種情緒業力負擔。兩個靈魂在前世就以一種本質上是鼓勵與支持的方式認識彼此,作為朋友、伴侶或父母子女,他們認定對方是自己的靈魂伴侶,而這就創造出持續好幾世的穩定連結。
我再舉另一個例子。有個年輕人成長在中世紀的貧窮家庭,他天性溫和善感,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他家都是些勤奮工作且粗野的人,看不起他那種愛做白日夢、不切實際的個性。長大之後,他進入一家修道院,但他在那裡也不快樂,因為修道院的生活被嚴格控管,那裡的人之間也沒什麼溫暖或友誼。然而,有個人不太一樣。 他是一位高階修士,卻沒有權威氣息,而且真正關心這位年輕人。偶爾,他會問問年輕人過得怎麼樣,並指派一些園藝之類的愉快差事給他。每當他們望著彼此時, 都會有一種認同感,覺得志趣相投,心與心之間有一種無聲的連結。雖然他們不常碰面,也不太說話,那位修士卻是年輕人希望與鼓舞的泉源。
接下來的那一世,年輕人轉世成了女人。同樣地,她也擁有溫和善感的天性,不太會為自己出頭。成年之後,她陷入一段婚姻的泥沼中,有個獨裁又跋扈的丈夫。起初,她為他與眾不同的權威魅力傾心,後來就了解到他的支配地位如何限制她、壓迫她,但她發現自己很難離開丈夫。在工作時,她偶爾會跟一位年紀比較大的同事 提起這個問題,他鼓勵她為自己爭取,並忠於自己的需求。每次跟這個同事講話,她直覺地就知道他說得沒錯。之後經過了一番天人交戰,她跟丈夫離婚了。
現在,跟這位同事之間的交往產生變化了,她對他有了感情,而結果他是單身。她覺得跟他在一起非常自在,彷彿兩人已經認識很久很久了。於是,他們展開了一段對兩人而言都是深情、輕鬆且充滿鼓勵的親密關係。前世流動在他們之間的共鳴,現在形成一段圓滿的夫妻關係。
這就是一段療癒性的關係。這個女人做了必要決定,離開丈夫,為自己選擇。如此一來,她申明了自己在情緒上的獨立,而這就為一段與意氣相投的靈魂之間充滿愛的平衡關係創造了基礎。
本文作者:潘蜜拉.克里柏
本文摘自:<靈性煉金術>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樓. 一丁2016/09/26 01:57自己的能量平衡時(again, 注意我沒說'雙方'),就是雙方關係(業力連結)結束的時刻。
換句話說,我的能量平衡時,業力自動消解(業『債』還清), 任何催化劑對我都不起作用,我無須催化劑來發動業力, 啟動能量平衡機制。 疾病攻擊時如果我不須要生這種病的「教化」,
我自然而然就能免疫。關係「來電」 時如果我已學會彼此相處的功課,自然心靜如水.. 電不到我只好電死自己, 。
- 2樓. 一丁2016/09/24 10:13
欠人「業債」這概念,
除了是宗教威權利用人類自覺渺小有罪來進行恫嚇掌控之外, 更廣角而言,這是二元化世界總把自己主體的毛病投射到外界, 找個客體代罪用品。
業力明明就是自己要去獨力解決的事,搞成'業債'無端把別人拖進來,唯一的「好處」大概是..有比較浪漫哦? 一個人解決業債實在太冷,沒情調。 業債是自己欠自己,舉例:有人生前為無良富商,
後世被貧窮逼迫走投無路,殺了全家再自殺,他所負"業債"是欠誰來的?
那為何偏偏"業債"在男女關係中,就老是,1定是,絕對是「互欠」?
所以我說嘛,是為了浪漫特效,業債互欠,你就是我愛的冤家(...),醬才有咆哮山莊的fu 。...咆哮山莊係蝦米?年紀老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不入有路可通之處,兀自穿行無地之道,留下一丁點蹤跡
.. 1人出關騎馬奔月, 斷憶息心雙羽自生 - 白天睡覺,晚上出神 - 1樓. DoubleC2016/09/22 17:25
格主, 您好,
我對業力的解釋感到很困惑, 很多宗教的解釋都像是"前世我欠你的, 這世來還".
這裡有一篇不是宗教解釋的, 但感覺也像是欠債還債.
而您分享這篇文章, 我看了很開心, 所以還去買書來看.
不過還是擔心誤解, 一段婚姻的不愉快何時是要還債? 何時是要好好分開?
請您幫我解惑呢! 謝謝!
你看那個「不是宗教的解釋」,也是宗教的,套上半調子新時代的「
地球修道院」理論,可還是搬出原封不動的業債恫嚇, 連宗教名詞都一字不改的套用。
只要看到有人告訴你「你是無力的,被業力捆綁的,業債沒有還清一天,就沒有自由。」你要掉頭就走,速速遠離。 一個實體變得越平衡,需要被探索的平行經驗就越少。
「業力」
就是平衡機制,而所謂機制( mechanism )指的就是會「自動啟動」,它會發動事件來扯平你的失衡狀態。 業力就是一部「自動平衡器」而已。 "..何時是要還債? 何時是要好好分開? "
你的問題是同一回事,自己(注意我沒說'雙方')平衡能量後(
你以為的「還債」後),雙方便可好好分開。能量平衡時, 就會感受到一個精神自給自足的狀況,(以靈光活動而言) 你的能量圈圓滿沒有洩漏,亦無沾粘, 故沒有依賴他人或控制他人的需要。 你生活的重心會移向核心探索自己,須借他人/ 關係做為你平衡催化劑的情況就愈來愈少。 業力不過是平衡自己能量的「機制」,而「關係」是發動「機制」
的催化劑。另外對東方「業力」概念誤解的洋人我常必須解釋, 業力只是累生累世積存的舊習慣,必須蛻變否則會拖累演化進程。 業力是個人的腐敗行為模式,不干別人事,所以這和債不債無關, 別人頂多來幫我還"我欠我自己的債"。 當然出來混就一定要還,這「混」是指你現在正在"人到神"的道上混,
你的壞習慣(業力)老是不改,進化受阻, 如何繼續混下去? 業力是精神上戒不掉的癮,「關係」只是業力機制發動後戒毒開始,處方上的一劑猛藥(催化劑),幫忙你戒毒,
恢復平衡。所以業力不是業債,如果是債,也只是你欠自己, 或欠高我的債,和別人沒關係。對方是來幫忙還債--參一腳演出, 讓你更容易由梳理劇情瞭解自己;討債人和債務人都是自己。 愈複雜愈戲劇化的關係,須借此平衡的能量漏洞就愈多。
愈平衡的實體,須要探索的關係(催化劑)就愈少, 一旦完成能量平衡任務,你就「沒有關係」了^^ 特別是在社群網站,大多數人都害怕「沒有關係」,
一丁 於 2016/09/24 09:26回覆這原因不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