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特釋放法(聖多納釋放法)的黃金六步驟
關於心智
心智只是一個播放與儲存的裝置,所以不能期望它有一切問題的答案。
心智是自己表意識 + 潛意識中一切思想的總和。
心智永遠傾向於維持現狀,因為它很不喜歡變化;而它會這樣的原因是想確保我們的安全。
心智喜歡把事情複雜化。
心智喜歡、而且也擅長於編故事,藉此把事情合理化。
創造(才)是心智的本質。
我的心智會想盡辦法證明我們選擇要相信的任何東西是「對」的。
無慾
每個人都應該努力達到無慾的狀態。( 1丁:「都、應該、努力、達到」就是「慾望」本身,「無慾」是一種心靈狀態,你不可能做什麼去「努力達到」某種心靈狀態,但可以有意識的知覺它、護持这種状態,不讓淪入無意識中)
只要我們有任何慾望,我們就缺乏。「缺乏」跟「想要」是一樣的東西。
「想要」讓我們卡在一個充滿限制的世界裡,動彈不得。
「想要」是喜悅的最大敵人。
三大基本慾望
關於「想要控制」…..
通常當我認為狀況已經失去控制或著不在掌控之中,因此需要作些什麼的時候,我是在「想要控制」。
「想要控制」的同義詞:想要改變…、想要搞懂、想要操縱、想要是對的、想要勝過他人等等…
「關於想要被認可/被愛」….
通常當我認為自己沒有被愛, 或著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或認可,因此需要作些什麼的時候,我是在「想要被認可/想要被愛」。
「想要被認可/想要被愛」的同義詞有:想要被尊重、想要被愛、想要被欣賞、想要成名等等…(1丁:这個是网絡生態凸顯的特點,如人氣女王、追隨者、粉絲、討「贊」、刺激點擊率...皆在這项"被認可"心理控制下)
「關於想要安全/生存」….
通常當我認為自己受到挑戰或威脅, 而覺得自己不安全或無法繼續生存,因此需要作些什麼的時候,我是在「想要安全/想要生存」。
關於「抗拒」
內在的抗拒常會導致:
不去做自知對自己有益的事(甚至是自己喜歡作的事)
常忘記一些重要的事務
突然對某些事情失去原有的熱情
抗拒常發生於:
想放下但放不下的時候
自己對自己,或著別人對自己說「你應該」或「你必須」的時候。
還沒完全決定,到底要做還是不做,就做下去的時候。
想要抗拒外在世界的時候
表意識與潛意識發生衝突的時候。
放下抗拒的好處有:
會自然而然去做適當/對自己有益的事(自發的行動)
更能活在當下,享受每一刻。
關於「想要改變…」
「想要改變…」常會導致:
想要改變那些不能改變的
想要改變那些其實不 需要改變的
使得狀況更糟(因為「想要改變」= 覺得有東西需要改變=專注在不想要的事情上。)
放下「想要改變…」的好處有:
能自然而然接受~有些永遠不能或不會改變,而有些是根本不需要改變。
開始專注在解決方案而非問題之上。
自然而然地採取適當行動,去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
負起全責
如果你想要一個能夠快速實現目標的關鍵,那我會建議你,對每一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負起全責。我們都看不清自己擁有的掌控權,而落入認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中止能當個受害者,受這個世界的控制與壓迫。不是這樣的!
是我們自己將力量 ─ 我們的力量送給外在世界,才導致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
所以如果你想要取回掌控權,就必須要先負起全部的責任。
如何才能取回掌控權?透過檢視與修正你的想法的方式。
養成誠實內省的習慣,問自己:「我是如何導致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
然後等待,直到導致這件事發生的思想由潛意識浮出,而進入表意識的層次。
然後去認知你才是一切的主人,是你自己導致這些好是或壞事的發生。
你越常這麼做,它就會越來越簡單,你也會越做越好,最後 ─
你將會體悟到你一直都是主人
實現特定目標的練習
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
試著在腦中描繪目標」已經」實現時的畫面(你看到什麼畫面、聽到什麼聲音、身體有什麼感覺?)
試著去觀察自己有什麼感受浮現出來(美好、心虛、害怕、患得患失等等)
使用釋放技巧持續釋放掉所有美好與負面的感受,直到自己只感受到輕鬆為止。
永遠不要想著事情會在未來發生,因為心智會讓他繼續待在未來。現在就看見它、品嚐它、擁有它,別以未來式看它。
六步驟六步驟
1.
2.
3.
4.
5.
6.
每日演練方式每日演練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當我們體悟自己本就一切俱足 ,因此什麼都不需要的時候,這時
只需一個想法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