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eyshow.com/tips/tipspool/cisstory.asp 唐聖瀚(資深平面廣告設計工作者) 一般我們提到 CIS (Corporate Identification System)的起源,大概都會提到德國的彼德‧貝漢斯(Peter Berhens),他是當時德國著名的建築家,從 1907 年就成為 AEG 電器聯營組織(AEG the Electrical Combine)指定的建築師及設計家,他為 AEG 所設計的商標應用在 AEG 所生產的系列電器上,成為第一個具視覺統一性的企業識別系統。從工廠建築到街燈、燈具和宣傳資料都是貝漢斯所主持設計的,而使「設計」的職業地位正式的建 立起來,可以說是設計業的老祖師了。 貝漢斯的貢獻在於視覺上的識別系統建立,而 CIS 的構成有3大部份,分別是「理念識別」(Mind Identity)簡介 MI,「行為識別」(Behaviour Identity)簡介 BI 以及「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簡介 VI,貝漢斯僅作到了 VI 的部份,繼貝漢斯之後真正能作到完整 CIS 概念,並徹底實行廣達全世界的人,是個大家非常熟悉的人,而且是個我們平常不會聯想到與 CIS 有任何關聯的人,他的名字叫做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 希特勒出身於一個普通的公務員家庭,在他年輕的時候立志要成為一個有名的畫家,然而他的繪畫才能並沒有他的政治手腕那麼好,1933 年希特勒取得德國的政權後,一個充滿才氣的建築師亞伯特‧史皮爾(Albert Speer)出任了他的建築顧問,立刻成為希特勒的左右手,把希特勒的構想一一實現,他設計了一系列象徵國家形象的識別符號,經由旗幟、手勢、口號、儀 式、制服等識別工具,將象徵國旗的紅白黑三色應用於納粹的宣傳品上,再運用宣傳兩大法寶,不斷地將訊息簡化、重複出現、再簡化、再重複出現,成功地把日耳 曼民族的優越感催眠似的灌輸在政府機關、軍隊與一般大眾身上。 ![]() 這個識別系統綿密的程度可以說是巨細靡遺,與現代大型企業的 CIS 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從色彩計畫到海報、旗幟、臂章、胸章…等一應俱全,甚至還找了著名的導演 Leni Riefenstahl 拍了一部至今仍膾炙人口的宣傳片「意志的勝利」(TRIUMPH OF THE WILL),影片由空中攝影開始,在雲海中慢慢浮現出德國的首都,鏡頭很少是靜止不動的,拍攝手法新穎就像是現在的MTV一樣,在數十年後的今天觀看此 片,仍然會被那種帝國主義的氣勢所震懾。 德國戰敗後,希特勒自殺,他的設計師史皮爾在紐倫堡大審中被判監禁 20 年,而在大戰期間許多建築師與藝術家紛紛離開德國,不少人落足美國,為美國的建築及設計業帶來很大的影響。 而那些有著納粹 Logo 的物品也成為收藏者的最愛,到現在仍有許多人在收藏和買賣著,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到http://www.snyderstreasures.com 去逛逛,從希特勒的水彩畫、相片、小胸章到希特勒用過的書桌都買得到,希特勒年輕時的志願是要當一個名畫家,在網站中他的畫可是貴的很呢,不知道這算不算 是另外一種成功。 (對「意志的勝利」有興趣的朋友可從此網站獲得更多資訊: |
|||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