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的「雞眼」: 扎足跟血皮膚鈣質沉積症
(Heel stick calcinosis)
美國西北大學芝加哥兒童醫院皮膚科 研究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 主治醫師
俞 佑
這天,一對年輕的爸媽帶著一歲大的小小孩來到皮膚科的診間。孩子看起來沒有任何不適,但是爸媽很擔心地問道: 「我的小孩是個早產兒,最近才剛學走路沒多久,不知為什麼竟然在腳跟長了雞眼。究竟要怎麼處理呢?」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008939/
什麼是扎足跟血皮膚鈣質沉積症 (Heel stick calcinosis)? |
扎足跟血造成的皮膚鈣質沉積症 (Heel stick calcinosis)屬於一種失養性的皮膚鈣質沉積症(Dystrophic calcinosis cutis)。最早於1979年被學者O’Doherty觀察到。這是由於許多高危險的新生兒,在他們住院的期間,經常被多次扎足跟血(heel stick)做血液採樣檢查所造成。最常見於早產兒的族群當中。 |
扎足跟血皮膚鈣質沉積症有哪些症狀? |
扎足跟血造成的皮膚鈣質沉積症在臨床上通常表現為一到數顆小米般大小,膚色或黃色硬硬的角化顆粒狀丘疹,分布於腳跟,長得有如雞眼一般。通常這些小顆粒並不是在扎完足跟血之後立刻出現,而是在四個月到十二個月大的時候陸續出現。這些小顆粒有時候會慢慢變大,也有可能隨著時間自行被推出皮膚表面而脫落。絕大多數會在十八到三十個月大的時候消失。 扎足跟血造成的皮膚鈣質沉積症本身通常沒有症狀,不過偶爾也可發現幼童在站立或穿鞋的時候因壓痛感而露出不舒服的表情。 |
扎足跟血皮膚鈣質沉積症的成因是什麼? |
扎足跟血造成的皮膚鈣質沉積症的成因還未完全明瞭。目前有兩種假說。其一是受傷的皮膚釋出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造成組織的pH值升高,導致血液中的鈣質沉積。其二是創傷造成皮膚形成許多微小的表皮囊腫(epidermal cyst),這些囊腫進一步鈣化造成鈣質沉積症。 |
如何治療扎足跟血皮膚鈣質沉積症? |
扎足跟血造成的皮膚鈣質沉積症通常是不需要治療的,絕大多數會在十八到三十個月大的時候消失。假如無法自行消失,則可以考慮用手術刀片削除,或門診手術切除治療。 |
(版權屬作者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取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參考文獻:
1. AS Paller, AJ Mancini. Hurwitz Clinical Pediatric Dermatology 5th ed. (2016)
2. AE Gilliam. Calcified Nodule Secondary to Heel Sticks.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6;160(6):646.
3. M Galas, JM Lam. Heel-stick calcinosis cutis. CMAJ. 2016 Sep 6; 188(12): 900.
下一則: 貝比的「凍甲」: 先天性大趾甲錯位 (Congenital Malalignment of the Great Toe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