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5.02.19
▲我住的酒店(友好廣場)真的超方便,搭15號公車可到星海公園,搭30號可到老虎灘(對面的車站→過馬路有點難,得走地下通道),昨天下午本想搭車去老虎攤的,也找到車站了,但實在好多市區景點還沒去,真的沒辦法跑太遠(+太冷)只好放棄。
但還是感到可惜,誰叫我本來的計畫: 大連、瀋陽、吉林都是來沾醬油的(重點不在這),只是想說都來到東北三省了,重點城市也得來看一下。跟上一句流行語: 來都來了嘛~ ▼很漂亮的肯德基,竟被我拍成一半。
晚點要搭10:53的火車去丹東,便要和大連說再見了。趕緊抓緊時間再出來逛逛,但不知該到哪裡去,最近、最有把握的就是中山廣場了,便順路逛過去。
當初沒選擇去<青泥漥橋>感覺是錯的,去看看也好,當時是想說既是逛街的地方,這麼早店也沒開,應該也沒啥好逛的。
但現在的我更後悔,中山廣場裡都是近代建築,還得一棟棟介紹,不是自討苦吃嗎? 我沒想要那麼認真寫啦~(當時便知,所以盡量把標示牌拍起來)唉~盡量囉~
▲中山廣場由沙俄建於1899年,當時名為尼古拉耶夫廣場(俄語:Николаевская площадь),日占後更名為大廣場(日語:大広場,Ōhiroba),1945年後為紀念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而又更名為中山廣場。
大連中山廣場近代建築群位於中國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圍繞在一個直徑為213米、向外輻射10條道路的圓形大型城市中心廣場周圍,建造時間多為1908年到1936年之間(日本關東州統治時期),絕大部分都屬於代表日本勢力的重要政治、經濟機構,設計師也絕大部分是日本人。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項目「大連中山廣場近代建築群」包含四座建築:原大連民政署、原朝鮮銀行大連支店、原大和旅舍、原東清輪船會社。其中,原東清輪船會社並不在中山廣場(在俄羅斯風情街-寫在上一篇文▼)。
廣場周邊餘下七座建築中,英國駐大連領事館已拆,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代,大清銀行大連支店舊址、橫濱正金銀行大連支店舊址、大連市役所舊址、大連中央郵便局舊址、關東都督府郵便電信局舊址五座建築被選入第九批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本文棕色字皆取自維基)

▲中國人民銀行大連市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大連市分局
▲地鐵站(相片是紀錄時間而已)
▲▼原朝鮮銀行大連支店舊址文藝復興風格科林斯柱式建築,位於民康街和中山路之間。設計者是朝鮮銀行的建築顧問、銀行建築專家中村與資平,在京城(今首爾)開設建築設計事務所,1917年在大連開設分支機構,1922年回到日本,設計事務所由下屬宗像主一接手,改名中村宗像建築事務所。朝鮮銀行在日本占領地區同樣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二戰後,朝鮮銀行解散,建築最初由中國人民銀行大連市分行使用,後遷出,在其後身新建辦公大樓。目前由中國工商銀行中山廣場支行使用。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抬頭,距離近,建築物高,只能拍局部不得已也,以下相片有正面圖的,大都前一天拍的,因當時在圓環內,今天在圓環外。
我繞著圓環轉,一直抬著頭拍銀行,有時路過的行人會看我這小白癡在拍什麼。
▲▼
▲▼關東都督府郵便電信局舊址,關東都督府郵便電信局於1917年竣工,設於關東州租借地經濟中心「大連大廣場」(今大連中山廣場)。蘇軍接收後臨時作為蘇軍大連警備司令部。今為大連市郵政局。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大連市分公司
▲▼橫濱正金銀行大連支店舊址,橫濱正金銀行大樓是日本半官方外匯專業銀行「橫濱正金銀行」。建於1909年,在當年日本管轄之下的關東州租借地經濟中心「大連大廣場」(今大連中山廣場)的一座3層分行大樓,建築風格屬於文藝復興式樣,上面有三個別致的綠色穹頂,由日本建築師妻木賴黃與太田毅設計。現由中國銀行大連市分行使用。面積2,805平方米。
▲走進去看了一下,不敢拍照,拍個美麗的門紀念。
▲▼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建於1950年,位於七一街和民生街之間,是大連光復後廣場周邊的第一座建築,由以白俄羅斯工程師為首的蘇聯設計團設計。建築兼具音樂廳及劇場的功能,是大連重要的文藝活動中心。1995年和2008年各進行過一次維修,目前一層600個座位,二層400個座位。
▲▼大清銀行大連支店舊址,又名中國銀行大連支行舊址,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廣場7號,位於人民路和七一街之間。現由中信銀行中山支行使用。
大清銀行大連支店於1910年6月竣工,設於關東州租借地經濟中心「大連大廣場」(今大連中山廣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改為中國銀行。二戰後由大連市教育局使用。
大清銀行大連支店是一座3層分行大樓,建築風格屬於文藝復興式樣,中央的塔樓具有法式風格。
▲▼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大連支店舊址,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廣場6號,位於魯迅路和人民路之間。
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大連支店舊址於1936年竣工,設於關東州租借地經濟中心「大連大廣場」(今大連中山廣場)。1951至1957年作為中國共產黨大連市委辦公樓,後來成為市政府分辦公樓。現在由交通銀行大連市分行使用。
▲▼大連市役所舊址,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廣場5號,位於解放街和魯迅路之間。現由中國工商銀行大連市分行使用。
大連市役所舊址是一座折中主義風格建築,1919年8月竣工。設計者是關東都督府民政部土木課課長松室重光。正門融入日本破風的意境,塔樓則融入京都祇園祭山車的意象。施工者為清水建設。面積9,870平方米。1947至1950年間由大連市人民政府使用。
每個銀行的窗戶圖案都不一樣
▲▼大和旅館(日語:ヤマトホテル),是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於1907年至1945年間在南滿鐵路沿線城市開設的高檔連鎖賓館,由滿鐵運輸部旅館課管轄,多作為軍政要員活動場所使用。截至滿洲國滅亡前,滿鐵共開設有7座大和旅館。
大連大和旅館位於今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中山廣場4號,始建於1909年,1914年竣工,是中山廣場周邊建築群之一,建築風格為歐洲文藝復興風格的巴洛克式。賓館前立有日本將軍大島義昌的雕像,日本戰敗後被拆除。2001年以大連中山廣場近代建築群的名稱成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連市首批重點保護建築。
最早的大連大和旅館是建於俄占時期、位於日本橋(今勝利橋)北的薩哈羅夫公館,日俄戰爭後臨時改為大和旅館。1945年蘇聯紅軍進駐大連時臨時改為蘇聯紅軍警備司令部,10月27日大連市政府在此成立,11月紅軍警備司令部遷出,之後又更名為「全蘇國際旅行社」。1950年,「全蘇國際旅行社」被中方接收,1953年更名為「中國國際旅行社大連分社」。1956年9月,中國國際旅行社大連分社與賓館分拆,啟用「大連賓館」之名。先後接待過周恩來、劉少奇、彭德懷、赫魯雪夫、竹下登、中曾根康弘、村山富市、加利等海內外要人;其中208室更是保留了歷史原貌,溥儀、孫科等人曾在此房間下榻。大連賓館於2017年10月31日起停業,2022年4月正式開始修繕工作。2023年2月,業主大連文旅集團和雅高集團簽約,修繕後將掛靠費爾蒙品牌重新營業。
▲▼英國駐大連領事館位於玉光街和延安路之間。1914年竣工。設計者是英國工務局上海事務所技師長輔佐H.Ashead。1952年後由大連市六一幼兒園使用。1995年因建築老化而拆除。
2000年在原址改建大連金融大廈,後現代主義建築。2001年後左半部分(西側,即玉光街一側)由廣東發展銀行使用▼,右半部分(東側,即延安路一側)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使用。
▲▼
▲▼原大連聖公會教會(今中國基督教協會玉光街禮拜堂)玉光街2號,建於1928年、英國聖公會和日本聖公會共用的大連聖公會教堂,紅磚結構,現為玉光街禮拜堂。
▲▼大連民政署(大連警察署)哥德式建築,位於中山路和玉光街之間。這座建築是日本統治時期廣場周邊最早的建築,鐘塔系參照歐洲市政廳風格而設。所用的磚由滿洲煉瓦會社生產,石材使用山東省出產的紅色花崗岩。設計者是關東都督府土木課的前田松韻為首的團隊。他是最早來到中國東北的日本建築師,日俄戰爭時曾指導軍用倉庫建設。不久後成為東京高等工業學校教授。儘管在任時間短暫,但奠定了大連民用建築規模和耐火構造的建築規則,對大連城市建設有一定影響。
大連民政署是關東都督府民政部下屬的管轄大連的行政機構,1922年改為大連警察署。二戰後建築成為中國海軍後勤部,後由遼寧省外貿廳使用。現為遼陽銀行大連分行。
算我厲害,有這查證的精神該去寫個論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