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2/09 12:07
這幾天看到台灣某藝人被樓下鄰居控訴製造噪音的新聞,而且整個事件好像越演越烈。我看了兩三則報導,大概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我也不想再追細節了,因爲我曾置身於類似的情況中,往事不堪回首,深怕勾起過往的記憶...
瀏覽:1,069迴響:3推薦:19 - 2022/09/03 11:12
應該是在前年,我們聽聞香港美心流心月餅的好評,所以在紐約的中國超市買了一盒來嚐鮮。一開始看到一盒將近美金八十元的標價不免血壓升高,但基於對產品無來由的信心和好奇心,我拿出比買包包更果斷的決心不作他想,...
瀏覽:1,374迴響:0推薦:24 - 2022/08/12 01:46
我知道社交生活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但老實説,過去兩年因疫情減少社交活動,反而令我覺得如釋重負。其實從疫情前我就開始對一些猶如隔靴搔癢的社交活動越來越沒有興趣。步入中年之後,我開始覺得每天的行程或時間表...
瀏覽:796迴響:1推薦:17 - 2022/08/10 00:36
話説老公在今年美國國慶晚上快篩陽性確診後,我馬上叫他到另一個房間隔離。當他入關的時候,還想跟我討價還價說:“我查過CDC的規定了,確診的人只要自我隔離五天,而且五天之内只要燒退了,就算還是陽性或仍有其...
瀏覽:752迴響:0推薦:17 - 2022/08/05 05:06
撐了兩年多,我的老公終於在打了四劑莫德納後確診了。雖然在病毒滿天飛的紐約,人們對確診這件事早已習以爲常,甚至把它當作一種勳章,問候語早已演化為 "你得了幾次了?" 但對於老公確診這件事我仍難以釋懷。 ...
瀏覽:789迴響:1推薦:13 - 2022/05/19 05:47
在美國住了五十年的生力麵老太太常常寄一些長輩圖給我,我覺得無傷大雅也就欣然接受,但她有時候會寄一些沒有時間/地點/人物説明的照片,讓我看了一頭霧水。就我的觀察,她應該不是有失智傾向的老人,而且等我比較...
瀏覽:1,288迴響:2推薦:22 - 2022/05/13 01:49
紐約這幾年有一家頗受歡迎的咖啡/烘培/輕食店 Maman (法文"媽媽"的意思),它的創始店是開在中國城/蘇活區的邊界,地點略微隱僻,但東西好吃且價格合理,做出口碑後慢慢地擴張,沒想到不但挺過疫情還逆...
瀏覽:877迴響:1推薦:20 - 2022/05/06 05:25
之前提到回憶錄,不免讓我想起曾聽過一個美國盲人作家的演講。這位女作家是長大之後才因爲意外失明的,所以人生忽然從彩色的變成一片黑暗,而且原來的工作也不能再做了,要重新尋找經濟來源。所幸她天性樂觀也不自我...
瀏覽:696迴響:0推薦:21 - 2022/04/11 10:39
紐約中央公園有個地理位置絕佳的賞櫻景點Cherry Hill,就在著名的湖橋景點旁邊,也是我們最常去的地方。 上星期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我們前天下午一看到陽光探頭,就趁機散步到中央公園透透氣。我們從西...
瀏覽:1,239迴響:0推薦:27 - 2022/04/07 02:02
本來以爲人過中年就會越來越淡定,後來才發現中年其實是一個令人不知所措的階段。朋友圈中有人年過五十才第一次當爸爸,當我們正收到寶寶派對的邀請函時,同時又從群組中得知另有同學過世了,生孩子的晚了,往生的又...
瀏覽:818迴響:0推薦: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