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光模式的種類:
我們說, 相機藉由TTL將光線評估之後, 設定一個曝光值以取得正確曝光(18%中灰)的影像. 但問題是, 它以哪一個區段的光線為基準呢 ?
點測光 : 以影像最中間的1-3%為基準測光.
平均測光: 以全部區塊為基準測光.
中央重點測光 : 以影像最中間的20-30%為基準測光, 再與周圍的光線作加權平均,換算得一組適當的光圈快門組合。
加權平均測光(或稱矩陣測光): 將整個畫面分成多個區域,並依主體所在決定每個區域的測光加權比重,全部考量後,決定曝光值, Canon的開發團隊曾說這是從數以萬張的照片中, 分析比對歸納出來的測光模式, 是較新進且實用的測光模式. 大部分的場合都很適用.
曝光補償 :
有時候, 相機測出來的EV值並不是我們所想要的,
譬如說, 拍雪景, 由於相機的測光機制會把明亮的雪景調暗,以達到18%的中灰, 所以拍出來的雪景會是灰灰的, 不是明亮的.
所以, 為了彌補這樣的缺失, 而有了曝光補償的設計. 在拍雪景時, 我們可以加1-2級光, 這樣拍出來的雪景才會明亮的, 而不是灰灰的.
一般調整的曝光補償值都在 -2EV~+2EV 之間;每一個EV,代表了光圈或快門調降或升高一級。
例如:調高1EV 可以表示為將光圈由F3.2 提高至 F2.8,或是快門速度由 1/250秒調整到 1/125秒。為了讓微調能夠更精確,EV調整可以以 1/3 (+/- 0.3EV)或 1/2(+/-0.5EV)為一段.
另, 有一曝光補償的觀念可與大家分享, 即:亮加暗減.
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是以18%中灰為基準, 在拍很亮的場景時, 它會減光, 使得拍出來的場景像陰天一般, 所以為要回歸明亮, 我們要加光.
而在拍很暗的場景時, 它會加光, 使得拍出來的場景像白天一般, 所以為要回歸黑暗, 我們要減光.
- 1樓. LANI~2012/06/13 18:13問題發問
請問
調整EV值,有一個是在每台相機都有它的調整位置,調它的+-
與
如相機Mode設在M,也就是手動模式,譬如光圈是8F,正確曝光的快門是60,如將快門調查為50,此時是過曝和上方調過曝有何差異。
DEAR LANI,
1. 很高興你提出問題.
2. 很高興你有看這些生澀的文章.
3. 我的說明如下:你第一段文字提到的是曝光補償的功能.
曝光補償只有在P, Tv, Av,模式下才有意義.
依你的例子, 假設現在是Av模式, 相機測出的組合是 f/8, 1/60.
此時, 你調整曝光補償+1/3, 相機的曝光組合就會自動變成f/8, 1/50.而, 如果是在M模式, 假設相機測出的曝光組合也剛好是f/8, 1/60, 此時, 如果你想加光1/3級, 你就直接把快門調到1/50即可.
此時, 轉曝光補償鈕是沒作用的結論 :
館主 於 2012/06/13 22:01回覆
在P/Tv/Av模式下, 曝光補償+1/3, 與在M模式下, 直接轉動光圈或快門+1/3級, 其結果是一樣的..
即 : 都是過度1/3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