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亂的急診室待了兩夜後
很開心終於被轉到了單人病房
東西還來不及就位
一下子湧進了四五位醫護人員
告訴我 媽媽需要趕快做插管
我說 我們已簽了不急救同意書
他們看著虛弱的媽媽
直說有40%復元的機會為何不做
只是睡個一兩週 不會有太大感覺的
雖然當時媽媽對我說著: 你們決定就好
但那期待的眼神
讓我非常猶豫和不捨
他們直催著我找其他家屬過來
我打電話給哥哥
哥哥雖然不解 但也立刻趕來了
和醫生群們再次確定了不會有太大的不適和很高的復元機會後
他問媽媽: 那麼就做囉
媽媽點點頭
接著我們被請出了病房
才驚訝的發現
他們竟就地手術了
房門外
看著媽媽因巨痛而扭動的雙腳
半小時後
快速的被送入加護病房
然後就再也無法說話了
接下來的日子
每天只有三次短暫的會面
媽媽只能孤伶伶的獨自承受
一開始她還是清醒的
我努力的安慰鼓勵她
媽媽的眼神 充滿希望和配合忍耐的乖巧
逐漸轉為
昏睡 眼神渙散 或 疼痛而致的身體扭曲
儀表上安靜的數字 與 間或無暇顧及的警鈴聲
直到臨終
如果早知是這樣
我依然沒有把握能說服媽媽:
被燃起的希望
其實並不是那麼真確
而心安平和的度過她最後的時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8樓. 心念2024/05/19 09:13癌症的篩檢與治療
From: 書「避癌求生法 內省氣功」p23-26根據美國MAYO Clinic所發表的肺癌早期篩檢報告,篩檢組與觀察組(不作篩檢與治療的),其實兩者差異並不大;實際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者,死亡人數還稍多,且治療降低了臨終前的生活品質。
- 17樓. 阿丙0.62022/04/17 17:33
雖然俗話說,生死有(由)命,然而如何下決定還是很困難,頗痛苦,
尤其面對摯愛的親人(母親),更是。
過去的只能回憶,那時當下的決定涉及的時空因素,
無法於日後再檢討、反省相關的是非對錯,畢竟時空不同,
而決定又是要馬上作出,那能真善美均具足,
「隨緣」雖是老生常談,卻也歷久彌新。
- 16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19/09/09 22:11心力盡了
您們的決定大抵正確,40% 怎能不一搏,但她生理狀況、併發症等,較難預控。老實說,當時直到現在,我似乎都很難相信他們說的40%。當場聽著他們的高亢與熱切,媽媽是那麼充滿希望與期待,而我們只是疑惑。40%不需包含併發症的可能性嗎?
總覺得好的醫護人員,會客觀陳述所有可能,留給病患和家屬考慮評估的空間。
心念 於 2019/09/10 09:22回覆 - 15樓. 三點鐘2018/02/20 07:07祝福大家......重大決定還是蠻痛的
- 14樓. 自由海2018/02/08 15:43T_T
家父臨終也是插管急救,所不同的是,家父是沒有意識的,
後來,沒有救回來,我們只是讓他多痛苦了二個星期...
如果可以,我會告訴所有的子女,不要插管,你的孝心,很有可能換來老人家更痛苦的延長,如此而已。
我們一直很後悔當初那樣做。
當時媽媽是想做的… 或許有些猶豫
因為在醫生群們的極力說服下
讓媽媽覺得機會是很大的 且也沒太多痛苦 (而事實並不然)
所以似乎也只能這樣
但真的好心疼
心念 於 2018/02/09 12:04回覆 - 13樓. 豹老大2017/11/11 03:43媽媽把愛留給了妳們 妳們把愛給媽媽帶著,感受欽佩又羨慕。
- 12樓. 喵永2017/11/09 14:03
我媽有10%機會,開了原封不動縫合。急診室待過數晚,深知【健康】重要。
不過,生老病死難料,坦然面對即可。
- 11樓. mooto2017/10/16 11:22妳是好女兒
別傷心了,
往生是很大的解脫,想到媽媽不必受苦了,
也是一種安慰!
- 10樓. 雨初2017/10/02 09:30
最近看完【浪漫金師傅】 再次對於生與死, 急救與否的議題,很大掙扎
病人家屬常有的疑惑,既然無法保證開刀急救會好,為何還要動刀?
不捨患者承受急救的痛苦,不捨急救後無意識臥病在榻
許多時候, 我們是無助徬徨, 不知命運帶向何方~
心念, 盡力了就好。
- 9樓. 多硯坊 (休)2017/09/20 16:14
對無法預知的未來
總會懷抱無限希望試一下是應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