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ra 網上課程
https://www.coursera.org/about/
https://www.coursera.org/cours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Coursera
我們的使命
Coursera 是一個教育平台,它與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和機構合作,提供任何人可學習的免費在線課程。
我們期待在未來所有人都可以獲得世界最高水平教育。 我們希望教育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其家人的生活,以及他們所在社區。
Coursera 唐詩宋詞人文解讀
https://www.coursera.org/course/sjtuch902
唐詩宋詞的起源和背景
Coursera 唐詩宋詞人文解讀學習心得(一)
唐詩的起源
《尚書 • 虞書 • 舜典》:“ 詩言志,歌咏言,聲依永,律和聲。”
《禮記 • 樂記》:“ 詩,言其志也;歌,咏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
毛詩序:「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詠歌之」。
詩是最古老的文學形式,源於上古時期的民歌以及祭祀頌詞。古代人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經由口中傳唱存留下來,早期的詩、歌與樂、舞合為一體,詩即歌詞,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
中國的詩歌,起源於詩經,是北方的代表文學,屬雜言詩,多為四言句。商周之時,詩用於教化萬民,每逢天子巡守,各國必將他們的詩作「陳而觀之」,天子亦將此做為對各國考核的依據,《詩經》收錄了當時十五國的詩歌,後經孔子修訂,分為風、雅、頌三大部分,風是里巷歌謠,雅、頌是朝廷郊廟樂歌之辭,是中國最早的詩歌集成,可惜原可吟唱的音律已失,至今只有歌詞的部分了!
《詩經》之後的戰國時期,楚國產生了一部經典之作《楚辭》,為南方的代表文學。《楚辭》為不整齊的長短句,較之《詩經》在內容上多了神話色彩,手法兼具賦比興,詞藻更為豐富,以南方口語為主的韻的運用等各方面都超出了《詩經》,創造出詩的首次變革。
到了漢代,五言古體詩取代了詩經的四言詩和楚辭的長短句,當時的五言詩不限句數,可長可短,後人稱為五言古體詩,與五言古體詩同時出現的還有樂府詩,漢武帝成立樂府官署,專門自民間收集整理民間的歌謠,統稱為樂府詩,樂府詩有五言,也有長短句,從表面上看,樂府詩與古詩很難分辨,伶工所奏的是「樂」,可合樂吟唱的歌詞是樂府詩,而無法入樂的詩便稱之為古詩了,後有文人模擬樂府寫詩,但不一定「合樂」,不可入樂歌唱的詩漸漸成為文人士大夫的文學。
漢末建安年間,世局動蕩不安,文人文學的創作,遂轉由一些失意的士大夫與身遭離異變故的民間文人發揚光大,如著名的《古詩十九首》、《孔雀東南飛》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是五言古詩最蓬勃的時期,至齊、梁時,逐漸流行「七言」的古體詩,而詩的格律也在這個時期萌芽,對聲韻的協調,字的平仄開始講究,其後不斷繼續發展轉變,終於在唐代形成萬丈光芒的近體詩,即五言七言的絕句律詩格式,並從此成為以後古詩的主流。
宋詞的起源
http://css09181108.pixnet.net/blog/post/148234832-隋唐西域音樂概述筆記保存稿
王灼《碧雞漫志》:「古歌變為古樂府,古樂府變為今曲子,其本一也。」
《舊唐詩音樂志》:「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
詞即歌詞, 指一切可以合樂歌唱的詩體。宋詞承樂府詩之遺風,為可唱的歌詞,約在初盛唐時期,開元、天寶以降,胡夷里巷之曲盛行,因受胡樂之影響,興起為配合胡樂而填寫歌詞的風氣,至中唐以後,成為更加流行的配樂新詩體,唐代稱當時流行的雜曲歌詞為“曲子詞”,“曲子詞”具有「詞牌」的特性,「詞牌」只是標明「樂調」,和「內容」無關,在傳唱的過程中具備音樂性的特徵,“曲子詞”後來簡稱為詞,以與詩劃分。
詞的社會背景
http://photocdn.sohu.com/20130407/Img371834766.jpg
「詞人應歌填詞,歌妓歌以佐觴。」是唐宋兩代士大夫源自當時社會圍繞宴樂所表現的一種社交風俗,詞既成為宴樂的社交語言,在文化的層次上,與載道言志的詩文相比,品位甚卑,所以在時人的心目中屬於“小道”、“小技”,不登大雅之堂。
唐人狎妓、蓄妓、攜妓,在社會上並不認為不道德,反而當做風流高雅的表現和某種社會地位的象徵。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長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俠少萃集於此,兼每年新進士紅箋名紙遊謁其中,時人謂此坊為風流藪澤。” 文起八大之衰的韓愈,家中蓄有能歌善舞的絳桃、柳枝二妾,白居易更多,最寵愛的是樊素、小蠻。
到了宋代,社會安定繁榮,南宋亦苟且偷安,為士大夫提供了享樂生活的條件,兩宋文人幾乎都與歌妓有密切的關係,其中又以柳永、秦觀最具代表性,蘇東坡「忽聞河東獅子吼」的名句,就是寫好友陳慥喜納妓,引起妻子柳氏擊壁大呼的事跡,而蘇東坡自己的愛妾王朝雲,也是歌妓出身。
詞的傳播
詞既是為配樂而填寫的歌詞,傳唱歌詞的歌妓便成為傳播詞的媒介,於是在唐宋時期,文人每有新詞,為了更快流傳,都希望得到色藝俱佳的歌妓歌唱傳誦,而對於歌妓來說,能唱名士譜寫的詞,不但獲得了展現一己才藝的機會,更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價值,這種文人與歌妓之間相得益彰的影響,使詞得到極為蓬勃的發展,詞經由唐朝文學的積累,為日後宋詞打下紮實的根基,再透過宋代傑出詞人的努力,終於達到詞最極度的巅峰,並且登上大雅之堂,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代表宋朝文學的象徵。
文人與歌妓
歌妓貌美兼具才藝,我見猶憐,更何況情感細膩的文人,焉能不動心?文人與歌妓之間,是否存在真正的愛情?
風流倜儻的文人與才藝俱佳的歌妓,在詞曲吟唱之間,共同攀升到一種精神上極盡文學藝術之美的境界,冥冥中觸動情感共鳴,衍生出真正的愛情,是非常可能的,但是在風月場所中發生真情,除非有能力納歌妓為妾,從此長相廝守,像蘇東坡與王朝雲的美滿姻緣,若不能結合,這份愛便只能是精神層面的,而且必須與現實的殘酷面並存,所以也必然是悲慘的,晏幾道《鷓鴣天》:「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真愛難得,有緣相遇,已是萬幸!
- 8. 9. 2014
下一則: 蘇東坡《前後赤壁賦》與大自然、藝術和人生之間的關係 • Coursera 中國人文經典導讀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