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如果輝達另外覓地,新壽將成最大輸家

台灣號稱半導體大國,如今卻連全球AI龍頭輝達要在台北設立海外總部都搞不定,顯示政府行政及決策能力完全跟不上時代腳步。其中原因,一是新光人壽獅子大開口索討上百億解約金,二是北市府過度拘泥於行政作業程序不敢放手作為,三是中央一味袖手旁觀「看好戲」,甚至希望輝達總部改設至高雄等民進黨執政縣市。各懷鬼胎的結果,輝達總部的美事就演成歹戲拖棚。
首先,新光人壽向北市府索取一四○億元的北士科解約金,根本是不合理的要求。人們若不健忘,去年在柯文哲爭議的「五大案」中,北士科正是其中一案,癥結就在新壽標得的T17、T18兩塊土地地上權被質疑四十四億元的底標過低。僅看相鄰的T16,仁寶集團的標金高達八十一億元;而新壽的兩塊地加總面積與T16差不多,中間還劃了道路,標金卻低了將近一半,其中是否有圖利的問題?
更可議的是,新壽持有T17、T18兩塊土地長達四年,迄未進行任何建設;反觀隔鄰的仁寶則持續施工,明年其總部即可落成使用。兩相對照,人們實看不出新壽對這塊土地有什麼貢獻。在這種情況下,新壽持有土地被輝達看中,新壽竟要求北市府拿出一四○億解約金,才願意辦理土地移轉,豈非獅子大開口?新壽的說法是,一四○億解約金,是計入了未來五十年的收益。問題是,土地都移轉了,未來五十年不會發生的事,還能計算收益嗎?
事實上,新壽當初以四十四億元得標,迄今也只支付了卅二.七億標金,未足額付清。因此,北市府願支付四十億元解約金,已包含了對新壽這些年持有土地並規畫的成本考量。但新壽四年來畢竟未在這塊土地上做任何建設,如果北市府給予不當賠償,勢必引發民眾反感,認為財團光憑「囤地」就能賺到盆滿缽滿,有違公平原則。
北市府對輝達總部案並不是不夠重視,但行政上過度小心翼翼,即造成綁手綁腳一路延宕,被新壽牽著走。其原因,主要是前市長柯文哲正遭到民進黨整肅與追殺,任內一舉一動都被解讀為「圖利」,蔣萬安當然不願步上其後塵。尤其,明年市長改選在即,更不能有任何話柄落在對方手裡。但如此拘泥,從而耽誤一樁台灣與國際AI脈動連接的機會,便顯得智慧與器識不足。
北市府近日提出北士科另一塊T12的土地,作為輝達總部的替代方案。此案的缺點是,土地不夠方整,且要經過不少自然人地主同意,若無法順利協調,勢必影響輝達規畫時程。優點則是,主要基地屬於北市府,土地成本彈性更大。不難想像,北市府其實也想利用T12的方案,逼迫新壽讓步。原因是,依當初標租合約,新壽的兩塊土地必須在二○二七年建設完成,並取得使用許可,否則即是違約。新光人壽如果今天緊咬北市府不放,讓首都錯過成為輝達總部的機會,不僅會惹來「自私自利」的罵名;萬一它無法在兩年內完成T17、T18的開發,屆時得承擔重罰或被收回。如此一來,它偷雞不著蝕把米,將成為輝達案最大輸家。
最近傳出,輝達已要求經濟部協助,在全台各地尋覓它可以使用的土地,顯示它已不堅持將海外總部建在台北市。而經濟部也提出松南營區及新北、台南、高雄五塊土地,供輝達參考。這對蔣萬安而言,顯然是一個警訊:如果輝達不中意T12的土地而移往其他城市,他的能力將備受質疑,成為揮之不去的性格缺點。像輝達這樣的指標大案,若不能拿出大瞻矚、大氣魄處理,真會被看扁吧!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