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見睹法師梵唄專輯 用音樂引領大眾認識佛法
2024/04/12 09:39
瀏覽30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中華民國113年4月12日 臺北市  麥哥供採訪報導】

栴曇精社住持見睹法師於去年發行佛曲專輯,這張專輯有別於過去佛教的經文唱誦,透過現代化的編曲及曲風,顛覆大家傳統刻版印像,見睹法師表示希望這張專輯能讓聽到音樂的人心靈得到安慰,進而深入歌詞瞭解佛法的殊勝。

這一張「我願」專輯當中總共收錄五首歌曲及一首古箏伴奏 在第二首歌曲 行與願當中可以聽到見睹法師極具穿透力的中低音,時而輕柔、時而哀卻不悲,緩緩的唱出誓願的力量,本首曲子請到陳振國老師進行弦樂編曲,在編曲上呈現既輕柔又富層次感,在歌曲流動緩慢的安排下,恰巧可突顯出演唱者見睹法師的中高音音色,聽眾自然隨著音樂的流動裡,漸漸地的平靜自已的心及找到音樂的情緒與氛圍,本首除了基本的鋼琴伴奏外,還加入了大、小提琴的伴奏,整體音感瞬間提升,樂曲變得更加豐富及動聽,整首歌弦律雖然簡單,但利用不同的樂器展現不同的層次感,加上演唱者的乾淨音色,整體搭配得已。

本張專輯最大驚喜及高潮莫過於第四首咒中之王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本首曲子請到知名藝人張峰奇擔任製作人,並由周菲比老師進行編曲,二位老師的合作下,加入金屬及搖滾的元素,完全顛覆大家對佛曲的既定刻板印像,在前面一開始特易用簡單和弦搭配演唱者見睹法師以宏量低音的唱法與緊湊的節奏,帶給聽者時而詭譎時而昂揚的情緒起伏,其次更搭配二胡的伴奏,遊走在主旋律之間,藉由高低跳躍式的聲音聽覺刺激,相較前面幾首較為輕柔的曲子中,反而突顯出一種激情的情感,也順勢增加了情緒及步調,像是打開了聽眾所有的聽感,去接收這張專輯所有要傳達的理念及滿滿的感動。

在本張專輯最後一首 是以古箏演奏行與願這首曲子,讓聽者聽完前面五首曲子後,可以好好整理自已的情緒及好好的加以思索,讓情感經過哀柔及激昂情緒後,回歸到平靜,回歸到最初的發心。 這張專輯,見睹法師讓大家瞭解佛教不但不像外界想像那麼單一拘束及堅守固定格式,反而應多利用新媒介讓更多人接觸及瞭解,藉由這張專輯,讓所有聽聞者,在心靈上都能得到清淨的安慰。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