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父親的遺憾與期望~~《父親給孩子的最後道別》(Dear Sebastian)讀後感
2011/08/20 20:04
瀏覽25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因而,他希望在與上帝喝咖啡之前,專為賽巴斯汀寫一本人生的指引書,其中更含各方人士的書信建議。
雖然喬丹‧費古森最終仍無法完成它(註:由其母克莉斯汀‧侯根代為完成),但是從中看出父愛的偉大,亦看出一位父親無法陪伴在其身旁的遺憾與一份望子成龍的期望,加上各界人士的幫助,其實不難看出,世間仍存溫情!《父親給孩子的最後道別》一書,僅僅是集結各方的書信,但每一封書信都是極具溫暖而有厚度的,紙輕而意重。其價值並非是金錢所能衡量的,令我感動不已!
其實,我沒有親身經歷那種深刻的「喪親之痛」(當然,我希望這一天不要到來~~),所以可能無法去體會該心中的極致悲痛。但是從中讓我反思我與父親(家人)之間的關係。因為我與父親,往往會因意見(或觀念)不合而有所爭論(算是吵架吧…),雖然每一次我都跟自己心理建設,不要與父親吵架,多讓他一些又何妨,但是每次卻又禁不住地爭論起來(事後又再來懊悔、反省…)。因此,我看完父親給孩子的最後道別》一書,其實感觸極深,時間無法倒轉,人生也無法重來,與其事後懊悔,還不如把握當下,別留下所謂的「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此外,這本書是集各方人士的書信,所以每封信的風格都不盡相同,即使意念相同,但所表達的形式卻不盡相同,這是我閱讀該書的小小樂趣之一。有幾段讓我印象深刻,讓我與大家一起來分享吧:
- 有位神父,他花了十天時間去思量與祈禱,加上他未婚無子,因而還問了許多教友,要如何回覆這封信,他的用心,讓我感動!!「閱讀此書的同時,有一點對你來說可能不太好,那就是它會讓你的人生超出負荷。可別為此而頭昏腦脹,仔細篩選對你有幫助的意見即可,其餘的就丟掉吧。」(p158)
- 一位女性的政府官員,用一位九歲小孩能懂的口吻去寫這封書信,因而顯得俏皮,讓我會心一笑:「你父母就像是畫像裡的顏料。假使你爸爸是紅色,而你媽媽是白色,你就會是粉紅色,雖然你是他們的親生骨肉,但你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而且沒有人會跟你是同樣的顏色,就算還有別的粉紅色,也不會跟你一模一樣。」「盡你所能的去開發專屬賽巴斯汀的美味食譜。」(p85)
- l 書中某位企業家引用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的一段話,讓我對成就有新的詮釋:「要常常展露笑顏;要獲得智者的尊重及孩童的喜愛;要從真誠的批評中學習,並容忍酒肉朋友的背叛;要發現別人的優點;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不論是經由一個孩子、一片花圃,或是一個受救贖的社會;要知道因自己曾經活著,至少有一個生命因而過得更自在;做到這些,就算是已經有成就了!」(p206)
最後,若能與賽巴斯汀見面,我想告訴他,他有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因為他的父親將父愛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將一份書信轉化作豐富的遺產,這是金錢無法比擬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