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附中高一學生在上《聖經》選修課)
親愛的朋友:
教育部自100學年度起,將在國小、國中的性別平等教育中,納入「同志教育」與「多元情慾」內容;因為國小、國中學生處於從「同性群友期」進入「同性密友期」的階段,教導多元情慾與同志教育會讓這種年齡成熟度的孩子,在「性別認同」及「友伴關係」上造成混淆,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我們不歧視並尊重個人之性別傾向,但是反對在這種年齡教育階段中,加入多元情慾與同志教育;如果您也反對將這一議題納入國中、小教科書中,邀請您參與連署反對。
網址:http://xiic.posterous.com/48622737
本資料只供做此連署書使用,請放心!您也可以在不更動連署訴求完整內容的狀況下,用各種方法推行這個連署,如:網路上轉發或是轉貼、臉書、推特、噗浪、email......,各種方法都可以。
祝福您平安喜樂,以下,再請您看看大陸的這則新聞報導,兩相對比,會有何感想?
……………………………………………………
大陸某高中將「聖經」納入選修課範圍
2011.04.09華龍網-重慶晨報 文·圖/重慶晨報記者伊永軍
http://news.sina.com.cn/s/2011-04-09/022622260508.shtml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當你聽到這樣的言語時,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身處基督教教堂,在傾聽牧師的禱告。但是,你錯了,這個聲音是發自一處高中的課堂上。
這學期,重慶「西師附中」開設了26門選修課,「聖經」就是其中之一。4月7日下午,在西師附中萬象樓二樓一間普通的高一教室裏,座無虛席,50名同學面前各有一本黑皮的書,上面有醒目的兩個大字—「聖經」。他們聚精會神地傾聽一名年輕的男老師講述聖經裏的故事。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的。愛是不加害於人的……。」一個小時課堂上,老師旁徵博引,將聖經裏的名言拓展開來,同學們聽得很過癮。
這位老師叫李濤,今年7月份即將從重慶西南大學研究生畢業,學的是文學理論。他提前應聘到西師附中擔任高一語文老師時,恰逢高中新課改,學校提出開設一些符合學生興趣愛好、有特色的、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選修課。老師根據特長申請選修課教學內容,由學校審批。李濤認為自己對「聖經」有深入研究,就申請開設「聖經」這門課,最終獲得通過,每週一節。
這是學校首次將一部宗教經典列為一門課教學,引起了同學們極大的興趣,報名踴躍,因每門選修課限班額50人,很多同學沒報上名,深感遺憾。高一年級共17個班,報名選修「聖經」的50人來自15個班,高一13班代懿同學說,在接觸「聖經」前,覺得它很神秘,腦海中浮現的是歐洲一間老教堂裏,神父在禱告。但上了這門課後,覺得它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親切。它用一些象徵的手法,講述日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用智慧化解困惑,『我覺得它是一本啟迪智慧的書。』
李濤老師說:「理解聖經的偉大,需要用一生的時間,而課堂只是個視窗,為學生提供一個初步接觸的平臺」。「聖經」包含許多人生哲理,而追求真理並不能等於迷信。
李濤說:「聖經」是西方的一本百科全書,它涉及歷史、詩歌、法律、傳記、預言、哲學、科學和勵志等文章,至今仍然影響著人們。而西方文化的許多基本概念和原則,都源於聖經。因此,瞭解聖經有助於理解西方文化和利於中西方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