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論阿奎那上帝觀如何受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所影響
2008/12/07 20:20
瀏覽1,90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論阿奎那上帝觀如何受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所影響

王 賜 惠

前言

一、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

I. 實體與偶性
II. 實體的存在與變化
III. 實體的基礎

二、阿奎那的上帝觀

I. 以實體與偶性看上帝的單純實體性
II. 從質料與形式看上帝的純形式性
III. 從潛能到實現看上帝的純實現性
IV. 從運動的事實看上帝是第一推動者
V. 上帝是存有者的目的因
VI. 從本質與存在看上帝的存在等於祂的本質

一點反思

附註



頁首 神學生目錄





前 言

    本 文 的 目 的 不 是 比 較 亞 里 斯 多德 (Aristotle, 382-322B.C.)與 阿 奎 那 (Thomas Aquinas, 1225-1274)的 哲 學異 同 , 而 是 勾 劃 出 阿 奎 那 如 何 借 用 亞 里 斯 多德 的 形 上 學 概 念 來 詮 釋 其 上 帝 觀 。1

    首 先 , 筆 者 會 介 紹 亞 里 斯 多 德的 存 有 論 思 想 , 再 而 說 明 他 的 實 體 哲 學 和 神學 思 想 。 然 後 筆 者 會 集 中 討 論 阿 奎 那 如 何 運用 亞 里 斯 多 德 的 神 學 思 想 來 詮 釋 其 上 帝 觀 。

    在 未 入 正 文 前 , 筆 者 先 此 聲 明 一點 , 乃 是 阿 奎 那 認 為 我 們 對 上 帝 的 認 知 , 理 性進 路 (即 自 然 神 學 )只 是 進 路 之 一 , 另 外 還 有 啟示 進 路 , 並 且 啟 示 進 路 所 呈 現 的 救 贖 觀 , 更 是充 份 和 必 須 的 。 2



頁首 神學生目錄





一、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

I. 實體與偶性

    在 亞 里 斯 多 德 所 著 的 《 範 疇 論 》中 , 他 把 事 物 的 明 顯 性 質 劃 分 成 十 類 , 分 別是 實 體 、 量 、 質 、 關 係 、 地 方 、 時 間 、 位 置 、狀 態 、 動 作 和 反 應 。3 實 體 是 其中 一 類 。 用 另 一 種 陳 述 方 式 說 , 任 何 問 句 的賓 語 (predicate)都 可 歸 入 此 十 個 類 別 , 例 如 「 小 明 在那 裡 ? 」 的 答 案 可 歸 類 為 「 地 方 」 , 「 他 有 多高 ? 」 的 答 案 可 歸 類 為 「 量 」 。4 當 問 題 以 「 小 明 是 甚 麼 ? 」 的 方 式 提 出 時 , 則涉 及 到 「 實 體 」 的 問 題 ,5 因 為當 我 們 回 答 說 : 「 小 明 是 人 。 」 的 時 候 , 那 「人 」 就 是 指 「 實 體 」 。

    至 是 「 偶 性 」 , 簡 言 之 , 就 是 附於 「 實 體 」 上 的 其 餘 九 個 範 疇 。 然 而 亞 里 斯 多德 曾 說 : 「 因 為 事 物 被 說 成 是 存 在 , 有 些 是 由於 實 體 , 有 些 是 實 體 的 屬 性 (即 偶 性 )。 」6 雖 然 這 段 文 字 表 示 了 亞 里 斯 多 德對 存 在 有 歧 義 了 解 , 即 彷 彿 視 偶 性 為 一 存 在 的自 立 體 , 但 沈 清 松 認 為 亞 里 斯 多 德 深 信 真 正 的存 在 , 只 有 實 體 才 稱 得 上 。7 其 實亞 里 斯 多 德 在 《 形 上 學 》 卷 七 中 已 有 明 顯 的釐 清 : 「 儘 管 最 初 有 許 多 意 義 , 但 實 體 在 一 切意 義 (是 )最 初 的 , 不 論 在 定 義 上 、 在 認 識 上 , 還是 在 時 間 上 , 其 他 範 疇 都 不 能 離 開 它 獨 立 存 在。 唯 有 實 體 才 獨 立 存 在 。 」8 在 這裡 亞 里 斯 多 德 清 楚 地 指 出 只 有 實 體 才 是 真 正 的存 在 。

 

II. 實體的存在與變化

    亞 里 斯 多 德 說 實 體 的 存 在 與 變 化, 其 實 可 從 三 個 進 路 去 闡 釋 , 即 「 形 質 說 」 、「 四 因 說 」 及 「 潛 能 和 實 現 說 」 。 依 筆 者 看 ,這 些 學 說 並 非 展 示 了 實 體 有 這 麼 多 的 變 化 或存 在 狀 態 , 只 不 過 是 亞 里 斯 多 德 以 不 同 的 角 度去 形 容 實 體 的 變 化 而 已 。

i. 形質說:形式與質料

    在 《 形 上 學 》 卷 七 中 , 亞 里 斯 多德 把 形 式 和 質 料 視 為 實 體 的 載 體 。 如 他 說 :「 在 某 種 意 義 下 , 質 料 被 稱 為 載 體 , 在 另 外 的意 義 下 , 形 式 被 稱 為 載 體 … 我 把 青 銅 稱 為 質料 , 把 形 式 的 圖 象 稱 為 形 式 。 」9 無 疑 形 質 說 是 實 體 的 存 在 條 件 , 按 唐 君 毅 的分 析 , 形 式 對 於 質 料 而 言 , 有 其 獨 立 性 、 目的 性 、 優 先 性 、 不 變 性 和 客 觀 性 。10 但 由 於 亞 里 斯 多 德 否 定 柏 拉 圖 (Plato, 427-347B.C.)的 理 型 論 , 故 此 亞 里 斯 多 德 所 言 的 形式 , 不 只 是 超 越 而 外 在 於 質 料 , 卻 是 既 超 越 又 內在 於 質 料 。11

 

ii. 四因說: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

    其 實 , 亞 里 斯 多 德 在 《 物 理 學 》中 將 四 因 作 了 簡 單 的 陳 述 : 「 就 一 方 面 而 言 ,一 個 東 西 如 果 是 構 成 某 物 之 成 份 , 這 個 東 西 可稱 作 是 一 個 原 因 (質 料 因 ), 一 個 東 西 如 果 是 某 物之 形 式 與 模 型 … 這 個 東 西 也 可 稱 為 是 一 個 原 因 (形 式 因 ), 再 者 , 如 果 它 是 變 化 或 歇 止 之 第 一原 理 的 根 源 , 如 孫 子 的 父 親 、 東 西 的 製 造 者 … 也 是 一 個 原 因 (動 力 因 ), 如 果 它 是 一 個 目 標 — 亦即 它 是 我 們 之 行 為 所 依 歸 者 … 也 是 一 個 原 因 (目 的 因 )。 」12

    由 於 本 文 的 討 論 焦 點 , 是 亞 里 斯多 德 的 上 帝 與 四 因 說 的 關 係 , 因 此 這 裡 不 打 算再 細 探 四 因 說 的 內 涵 意 義 , 不 過 有 兩 點 值 得 補充 。 第 一 , 是 對 於 自 然 物 而 言 , 其 動 力 因 是 源於 自 己 , 但 對 於 藝 術 產 品 而 言 , 其 動 力 因 便 是來 自 藝 術 家 。13 第 二 , 就 藝 術 品的 四 因 說 雖 然 可 能 各 有 不 同 , 但 自 然 物 的 原 因, 除 了 質 料 因 以 外 , 其 餘 的 形 式 因 、 動 力 因 和目 的 因 其 實 都 立 基 於 形 式 因 , 可 見 亞 里 斯 多德 認 為 形 式 和 質 料 是 自 然 物 的 基 本 結 構 。14

 

iii. 潛能與實現說

    亞 里 斯 多 德 看 來 , 實 體 的 變 化類 別 可 以 有 三 種 : 在 質 上 的 變 化 , 如 生 與 滅 ;在 量 上 的 變 化 , 如 成 長 與 萎 縮 ; 及 在 空 間 上 的變 化 , 如 運 動 。15 但 不 管 是 那 種變 化 , 亞 里 斯 多 德 認 為 都 可 從 潛 能 到 實 現 來形 容 。 在 《 物 理 學 》 中 , 他 說 : 「 變 化 是 甚 麼? … 變 化 就 是 潛 能 者 自 體 之 實 現 性 。 」16 那 麼 , 何 謂 潛 能 性 和 實 現 性 的 關 係呢 ?

    我 們 或 許 會 認 為 , 潛 能 先 於 實 現, 並 且 是 潛 能 引 發 實 現 , 但 亞 里 斯 多 德 的 說 法剛 剛 相 反 , 他 說 : 「 我 們 分 析 過 先 前 的 各 種 意義 , 由 此 , 實 現 顯 然 是 先 於 潛 能 。 」17 他 的 說 法 如 何 可 能 呢 ? 在 同 章 中 他 解釋 說 : 「 一 個 實 現 的 存 在 只 是 被 一 個 實 現 的 存在 從 潛 在 的 存 在 生 出 來 , 如 人 生 人 , 文 雅 的 人生 文 雅 的 人 , 永 遠 存 在
全站分類:創作 浪漫言情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