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光的波粒二相性
2021/06/21 16:54
瀏覽79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光的波粒二相性

量子力學裡,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具有波動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科學家發現光既能像波一樣向前傳播,有時又表現出粒子的特徵。因此我們稱光為“波粒二象性”。

光一直被認為是最小的物質,雖然它是個最特殊的物質,但可以說探索光的本性也就等於探索物質的本性。歷史上,整個物理學正是圍繞著物質究竟是波還是粒子而展開的。

光學的任務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輻射、傳播和接收的規律。

1905年3月,愛因斯坦在德國《物理年報》上發表了題為:他認為對於時間的平均值,光錶現為波動;對於時間的瞬間值,光表現為粒子性。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揭示微觀客體波動性和粒子性的統一,即波粒二象性。

1905 年,愛因斯坦的奇蹟年,他寫下了一篇以後會得到諾貝爾獎的論文。這篇論文解釋的是光電效應,即是太陽能電池的原理。光電效應的解釋,說明了光除了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波動外,同時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種粒子。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檔案分享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