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姐原本打字飛快,但近來常覺得手部麻痛,打字變慢,拿手機會掉,得甩甩手才能改善,就醫診斷是「腕隧道症候群」,手外科醫師劉文智表示,此病是因手腕部位的正中神經受壓迫所引起的神經病變,建議患者平時可戴護腕,輔助手腕保持在中央位置,放慢或減少易使手腕過度疲勞動作,若都沒改善要就醫,否則嚴重者,可能連拿手機、寫字等日常動作都有困難。

手外科醫學會理事、高醫骨科部手外科主治醫師劉文智表示,腕隧道是由腕骨和橫腕韌帶構成的狹小通道,當通道內壓力增加,壓迫到正中神經時,就會出現神經學的症狀,也就是腕隧道症候群,常見症狀包括靠近拇指側有麻木、腫脹、刺痛感,晚上症狀加劇,需甩手或搖動手腕以減輕不適。

銀行借錢投資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每年每1000人就有4位新發生的腕隧道症候群個案,好發於中年女性及從事重複手腕動作的工作者,例如常打字者、老師、護理師等。此外,痛風、糖尿病、肥胖者、妊娠、類澱粉沉積病變、風濕性關節炎、手腕周邊腫瘤及手腕骨折外傷病史者,也容易罹患此症。

腕隧道症候群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魚際肌萎縮(見箭頭所示),進而影響拇指的活動度與力量。圖中個案非文中個案。(圖/劉文智醫師提供)

劉文智表示,嚴重腕隧道症候群患者,可能致使手掌的魚際肌萎縮,出現手掌張不開、姆指無力活動受限,無法進行寫字、打字、扣鈕扣、握手機等日常動作,嚴重影響生活。

在治療上,劉文智指出,早期或症狀輕微者,可採用非手術治療,像是口服抗發炎藥、局部注射類固醇、復健治療。劉文智表示,戴護腕與調整手部活動,是目前認為,最有效減緩腕隧道症候群的兩個復健治療策略。

負債整合信用破產,銀行債務整合條件,負債整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