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張瑞雄出版新書《AI萬花筒》 轉動AI奇幻世界 從教育、政治、金融、版權、虛假訊息等多角度,探討了AI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2025/07/28 09:55
瀏覽10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AI在近10年來蓬勃發展,然而,AI到底可以發展到什麼樣程度依然是一個謎。前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博士資訊科技背景的專業觀察並研究人工智慧未來將如何全面影響社會各領域,著作並出版《AI萬花筒》,昨(26)日舉辦新書發表會。

張瑞雄身為全球品牌創新永續協會創會理事長,他期許透過全球品牌創新永續協會平台的運作,攜手推動台灣企業邁向國際,實踐創新與永續兼容的目標。圖/全球品牌創新永續協會提供

 

發表會出席的貴賓冠蓋雲集,包括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現任台北商業大學校長任立中、佛光大學校長趙涵捷、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叡揚資訊董事長張培鏞、將捷集團總裁林長勳、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AI3人工智能董事長張榮貴、永雄建設董事長劉炳煌等人,展現張瑞雄的好人綠。

張瑞雄在新書發表會表示,《AI萬花筒》是從教育、政治、金融、版權、虛假訊息、大型語言模型、監督與立法、AI未來等多個角度,探討了AI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在此刻,全世界的AI治理與技術發展正在迅速變動。以美國為例,7月23日川普政府正式發布了「Winning the Race: America's AI Action Plan」,配套三項行政命令,強調政府所採購的AI模型必須「真實、客觀、去意識形態」,並加速資料中心建設、支持AI基礎建設與出口推廣等。


前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博士資訊科技背景的專業觀察並研究人工智慧未來將如何全面影響社會各領域,著作並出版《AI萬花筒》。圖/世界紅新聞有限公司提供。

 

張瑞雄說,這正呼應《AI萬花筒》中關於AI立法與監督的探討,當美國總統川普將DEI(多元、平等、包容)和「文化多樣性」等內容視為偏見之根源時,我們如何設計AI模型的公平性機制?書中就提到大型語言模型(LLM)容易因族群區隔而產生偏見,這正是我們在今天更加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

前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出版新書《AI萬花筒》,新書發表會蓋冠雲集。

 

此外,巴黎AI行動高峰會於今年2月舉行,歐盟與逾50國簽署《人工智慧框架公約》,強調透明度、問責制與人權保障。對比美國注重AI落地速度與出口的策略,歐盟則傾向高風險應用的合規性與環境永續監督,這樣的國際治理差異正是書中多次討論的主題。

值得強調的是,AI技術不僅改變政策,也對環境與能源結構帶來衝擊。近期研究指出,透過調整模型架構與訓練方式,可將能源使用降低高達90%。這也讓我們深入思考AI大型模型未來發展,必須納入能源消耗、水資源與碳排放的全面考量。

教育領域更是《AI萬花筒》的核心之一,大型語言模型在課程設計、自主個人化學習和評量上具備巨大潛力,但也伴隨隱私保護不足、不透明與學生過度倚賴的風險。尤其是有關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問題,MIT最近的研究發現依賴 AI的人,大腦幾乎「沒有在動」,所以AI會不會讓學生變笨?還有CMU最近也在討論AI時代下,AI可以寫程式,那麼資訊科系的課程該如何改革?其他科系也需要同時檢討課程設計,這些都需要政策制定者與教育專家的智慧,讓AI真正成為學習的輔助,而非替代。

張瑞雄在書中提出,AI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制度與價值的檢驗。他說,最近也和黃齊元總裁以及一些NGO、NPO聯合,發起AI 命運FATE倡議,FATE代表Fairness公平、Accountability究責、Transparency透明和Ethics道德。

AI正在改變世界,AI也將改變我們的一切,包括教育、金融、政治等領域。《AI萬花筒》這本書只是大家了解AI的初步,張瑞雄希望大家繼續關心和注意AI,讓AI成為人類的進步的工具,而不是毀滅世界的潘朵拉盒子。

在新書發表會後,由張瑞雄退休後創立的全球品牌創新永續協會也召開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身為全球品牌創新永續協會創會理事長的張瑞雄,也期許透過全球品牌創新永續協會平台的運作,舉辦企業講座、產學合作、文化交流與戶外活動,攜手推動台灣企業邁向國際,實踐創新與永續兼容的目標。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