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過客
2025/10/09 05:45
瀏覽456
迴響0
推薦33
引用0


很久沒有去湖邊公園欣賞水鳥了,上週覺得該去看看了,就帶著相機沿著湖走,邊看風景,邊賞鳥。

鳥的作息其實蠻固定的,先吃飽,再玩耍。站在岸邊,心心念念的就是水裡的魚,蚌。看準了,就是抓。

吃到肚裡,再繼續找。

這邊看不到,就換一處找。

水裡的淡菜/蚌 mussel,好像生而為水鳥而活。他們的使命就是餵飽水鳥。

這天天氣很熱,還好有風。

草地上,許多松鼠在覓食。

聽到幾隻烏鴉飛過的叫聲,嚇得往地洞裡鑽。

直到確定烏鴉飛走了,一切都安全了,才敢從地洞裡爬出來。原來,松鼠也是烏鴉的食物。

走到濕地生態保育區,有更多的水鳥在覓食。

聽到大聲鳥叫,附近的黑領高蹺鴴 Black-necked Stilt 全飛過來集合。是有水鳥在鬧事了嗎?

一陣兵荒馬亂慌亂中。

卻又靜悄悄的恢復秩序。這個站立姿勢跟倒影,讓我駐足觀看了好一會兒。

然後群眾漸漸散去。

又開始各自恢復覓食。


人生是不是就像過客?在十字路口一陣慌亂中,等著紅綠燈。看著前方的路,像有路又似無路。一路走來,有人陪,沒人陪,有人陪一小段,有人陪很長一段。有時陪人,走著走著,陪著的人又遠離了,從此各奔東西,也或許,從此天人永別。

前面的路不一定是直路,也不一定是平坦的路。有時甚至需要轉幾個彎,跌幾跤,才懂得換思惟,換姿態,換路走。

不管是一個人走,兩個人走,還是一群人一起走,覓食,還是得靠自己。要有足夠的福報智慧資糧,才能找得到食物填飽肚子,才能找得到契合的夥伴陪自己前行。

我很喜歡嚴長壽先生早年寫過的一本書,「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2008 寶瓶文化),行有餘力,布施於人。不一定要等到有錢了,退休了,才去做布施的工作。當我們放下自我,放下我執,眼界才會開啟,才能看得到眾生平等。幫助別人,其實是幫助自己,學會三輪體空,做過即放,沒有施者,受者,施物,就不會有執著罣礙。幫助別人,才能慢慢體會因緣生,因緣滅,才能慢慢激活自己內在的慈悲喜捨,學著與人事物和合。

因為就算此時以為的敵我兩立,當因緣散了,日子還是要向前看,往前走。只有利他才能利己。連鳥類都懂這個道理。那人類呢?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們留下了什麼?能帶走些什麼?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菜根譚)

一切都會風輕雲淡。再美的景,也留不住。

隔了兩天,跟朋友又走回湖邊公園。這次,滿天雲彩,沒有風。

一切美的不真實。

水中月,鏡中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心中還是讚嘆大自然的傑作。

我好像貪婪的小孩,仔細品味每個片刻,每個景。因為過幾個月我就要搬家了,再回到這湖邊看鳥看雲的機會應該是很小了。明知道新家附近,或是世界各地,也許都會找到其他美麗的風景,但是在這裡生活了20年,這裡的人事物跟風景,是成長跟生活的痕跡,別處取代不了的。更何況,這湖邊公園是我沉思的地方。我在這裡,得到很多啟示。

我在學斷捨離。不管是人事物,甚至家當,都要斷捨離。我看著雲彩,突然覺得,如果這是最後一天活著,看著這麼美的景,會不會捨不得離開呢?

後院的紅棗熟了,是小鳥的最愛。我很好奇,這麼補的食物,它們吃了以後會是什麼感覺呢?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最終,一切都會過去,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潮來潮往,人來人往,只要能知福,惜福,培福,一切都會平安的。日子還是繼續過。

祝福自己,祝福所有眾生,平安,吉祥,和喜,自在,順心,如意。

光 合十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靈
自訂分類:心的感應
下一則: 誰縛汝?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