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值得,誰不必,花了10幾萬學費,上 7堂短影音課後的純實戰排名
短影音⋯⋯幾乎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所謂「極速變現管道」
不管是 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s...還是 TikTok ,滑著滑著你就會看到別人拍出很吸睛ㄉ影片~賺到觸及、找到客戶、甚至搞到整個事業都翻轉起來!而我?就是那個每天看著別人的影片看得心癢癢,但一直不知道自己該從哪邊開始的那種人...
一開始我其實只是單純想把自己的小品牌經營起來~那時候也沒預算可以請代操,就是想說自己學學看,可是⋯影片剪輯?腳本設計?完全是霧煞煞。
所以說我就開始自己找資料、看教學、爬社群、看網紅分享,報名課程什麼的⋯結果才發現現在網路上的「短影音課」超、級、爆、多,而且每一位講師都說自己的方法才對,看的越多我越搞不懂要從誰開始。
那個⋯與其繼續觀望,不如直接動手試試!我決定採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實際去上課、親身體驗。
我總共報名了7位不同講師的短影音課程!從線上課程到實體班、再到密集營、顧問式1對1教學、每種類型我幾乎都碰過了
目的很單純,就是想找出到底哪種課程,最適合像我這樣──「沒經驗、沒風格、只想搞懂怎麼開始」的短影音新手。
💸 我真的花了十幾萬的學費與器材費,就是想幫你找出:哪個短影音老師,最適合你!
這篇文章,是我這段學習旅程的完整紀錄,也是一個集合7位講師、影片與實戰淬煉過的心得彙整。
我會真實分享每一堂課的內容特色、授課風格、適合族群,然後會根據我的親身體驗,給出最真實的推薦(或不推薦)理由。那個~如果你也正準備要踏入短影音的世界,但還不知道該從哪裡選起,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少走一點冤枉路。

短影音老師推薦01:老獅說|從邏輯到實作,幫我真正跨出短影音的第一步
在8位講師中,老獅說的課是我最早報名、也是收穫最大的一堂。
一開始被吸引,是因為他不像其他講師只強調「拍得酷」、「剪得快」,而是強調內容邏輯、帳號定位、以及商業應用的整體策略。
同時他是全臺唯一聚焦在小班制的課程,強度極高,一整天只休息不到20分鐘,好幾次的一對一,非常有感。
對我這種不想只是玩影片、而是希望經營品牌的學員來說,簡直是剛好切中痛點。
📚老獅說課程規劃:從定位→內容→實拍→演算法,一環扣一環
老獅說的課不是單次講座,而是一套有結構的教學流程。我報名的是【短影音起手式】主題課程,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核心模組:
- 1. 短影音時代的內容邏輯:從平臺演算法演進談到用戶習慣,讓我理解為什麼有些影片明明不炫技卻特別有感。
- 2. 品牌定位與帳號規劃:老師會帶你釐清「你是誰、要講什麼、為誰而拍」,這對一開始還搞不清楚方向的我超重要。
- 3. 腳本設計與內容公式:教我如何拆解熱門影片的節奏、開場、CTA,還給了一套「5秒吸睛、10秒鋪陳、20秒轉折」的結構公式。
- 4. 實際拍攝與剪輯演練:手機就能操作,還搭配剪映示範,即使完全沒剪片經驗也能跟上。
- 5. 演算法理解與上片建議:這段我學到最多,包含標題撰寫、Hashtag邏輯、貼文時機等超實用技巧。
老獅說課後評比:最適合想走長期經營路線的人
老獅說的課,不是用華麗技巧吸睛,而是從底層邏輯幫你建立穩定產出能力。上完課我最大的感覺是:「原來短影音不是一場炫技秀,而是一場邏輯清楚的內容工程」。
✅ 老獅說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想經營個人品牌或小生意的人
● 希望學會企劃+拍攝+轉換的一條龍內容策略者
● 已經知道自己不能只靠剪影片,而要學會說故事的人
❌ 老獅說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想短期爆紅、期待上完課就變KOL的人
● 完全不想思考,只想套模版做內容的人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9/10(10分最高)
老獅說是我整體評分最高的一位講師。對我來說,這堂課就像是打通短影音內容經營的「任督二脈」。
課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Lionchung920/

短影音老師推薦02:蟬師|當內容不只是內容,而是「思考後的內容」
如果說其他講師比較像是在教你「怎麼做」,那蟬師的課,則更像是在教你「怎麼想」。
在一場約莫20多人的教室裡,他從沒有放什麼炫目的簡報,也幾乎沒有操作教學,但就是能在短短幾小時內,把你原本以為自己會的東西,徹底拆解、重構,甚至讓你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懂不懂內容這件事。
這堂課對我來說,不輕鬆,但很值得。
📖蟬師課程規劃:從思維、結構到創作意圖,讓你重新理解「內容是什麼」
蟬師的課程形式是小班制討論+案例分析,有點像內容哲學課+創作實驗室,沒有SOP公式,但每一句話都值得反覆咀嚼。課程大致分為幾個核心:
- 1. 內容本質的定義與再認識:透過九宮格分析自我優勢,並且發展出什麼是有價值的內容?誰在乎?為什麼?
- 2. 信息設計與敘事結構:怎麼鋪排一段話,讓觀眾不是「看過」,而是「聽懂」?
- 3. 切題 vs 切身:主題如何轉換為觀眾的感受
- 4. 反直覺式內容策略:有時候,不說你想說的,而是說對方還沒意識到的
- 5. 內容創作實作與互評:每個人都要現場提出1段內容架構,並彼此點評
🧭 蟬師課後評比:最適合想要升級內容邏輯與深度的創作者
蟬師的課不是給初學者的入門磚,而是給創作者的「轉型轉念」之課。他不會教你怎麼拍、怎麼剪,但他會讓你在下一次寫腳本、下主題、挑敘事角度時,做出更有思考過、更能打動人的選擇。
✅ 蟬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已有短影音創作經驗,但內容總覺得「沒力道」的人
● 希望在內容上建立獨特思維與深度的創作者
● 媒體人、寫作人、講師、個人品牌經營者
❌ 蟬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技術導向學習者(例如想學剪映、拍攝技巧的)
● 完全新手,希望直接套模組的人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9/10(10分最高)
蟬師不是讓我拍出最多影片的那一位,但卻是讓我「改變內容思維」最深的一位老師。
課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9673449919

短影音老師推薦03:安達老師|從零到會拍會剪,這堂課讓我真正動手做出第一支影片
如果說其他老師偏向策略、邏輯與說服,那安達老師的課程,則是短影音「技術面」的終極入門。
我參加的是他的實體操作課,一進場就是一排腳架、一堆燈光、還有手機支架,每位學員都要從設定畫面、調整光源、設置角度開始自己動手做。對我這種對器材和拍攝流程完全沒概念的純新手來說,這堂課真的非常實用,也意外地很有成就感。
🔧安達課程規劃:一整天密集實作,帶你拍出屬於自己的短影音
安達老師的課程主打「學了就能拍、拍了就能剪」,課堂流程很清楚,而且節奏抓得剛好,不會讓新手有太強的壓力。課程內容大致包含:
- 1. 腳本設計簡化法:用簡單的方式寫出「開場-內容-收尾」的拍攝腳本
- 2. 上片與排程建議:簡單實用的發片流程,降低拖延與卡關機率
✅ 安達老師課後評比:最適合完全新手,尤其是商家、個體創業者
這堂課沒有太多理論,也沒有演算法分析,但卻幫助我實實在在地跨出技術門檻,讓我開始能「自己拍、自己剪」。如果你是商家老闆、講師、工作者,想要自產影片、卻又對工具陌生,這堂課真的很適合你。
✅ 安達老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完全沒有拍攝經驗,但想自己製作影片的人
● 商家/講師/顧問等需要內容自產的個體創業者
● 希望當天就能學會拍剪流程並完成作品的新手
❌ 安達老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已有拍攝/剪輯經驗,希望進一步學習策略者
● 對單純實作課程不感興趣的人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安達老師的課,讓我從「完全不會拍片」到「自己拍得出影片」,對於剛起步的我來說,這是一個紮實的開始。
課程連結:https://drich01.com/anda/shortvideo/

短影音老師推薦04:酷炫|從百萬網紅的角度看短影音:不是教你怎麼拍,是讓你想清楚「為什麼拍」
如果你在 YouTube 或 TikTok 上混過一陣子,肯定聽過酷炫這個名字。作為百萬等級的網紅,他的影音風格誇張、直白、有記憶點,也因此吸引了一大票年輕粉絲。
參加他的課,說真的不像在上課,更像在聽一場「創作人的現場告白」。
我報名的是他開的分享講座+簡易操作班,現場人數眾多,氣氛熱烈,很有「網紅本人就在眼前講心路歷程」的感覺。
🔥 酷炫課程規劃:風格經營+創作觀念+平臺玩法分享為主
酷炫的課不太像一般系統性教學,比較偏向經驗分享型,主要圍繞以下幾個重點:
- 1. 創作者生涯的實戰故事:他如何從素人轉型成全職創作者,當中遇過的流量高潮與低谷
- 2. 爆款影片的共通元素:標題取法、節奏控制、情緒鋪陳的實例講解
- 3. 平臺玩法解析(特別是TikTok與YouTube Shorts):演算法觀察、熱門題材分析
- 4. 個人風格塑造與人設打造:如何讓觀眾一看就記住你
- 5. 如何維持產能與創作熱情:給長期經營者的心法建議
雖然課程中有簡單帶到腳本與拍攝流程,但更多時間是放在激發創作觀念、建立風格意識這件事上。
🎯 酷炫課後評比:適合正在迷失方向或追求突破的創作者
酷炫不是那種一步步教你做影片的講師,但他會讓你理解:「成功的短影音創作者,靠的不是技術,而是選對了角色與表達方式。」如果你正卡在創作動力低落,或是迷惘於個人風格定位,這堂課會是很強的補血劑。
✅ 酷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想靠短影音打造個人影響力、成為創作者的人
● 對創作流程與網紅思維好奇、正在卡關者
● 想經營 TikTok、YouTube Shorts 等娛樂導向內容者
❌ 酷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完全技術導向的新手
● 商業品牌方、企業用戶希望建立內容SOP者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5/10(10分最高)
酷炫的課更像一場「創作燃料補給站」,適合想找回創作熱情的人。
課程連結:https://startingedu.com/product/practical-guide-to-popular-short-videos/

短影音老師推薦05:穿透|比你更懂「品牌該怎麼說話」的短影音顧問型講師
穿透的課,是我這次八堂課裡資訊量最密集、筆記寫最多的一堂。
他不是創作者型的老師,也不像其他講師會有很多現場互動或創作演練,但他是少數能把品牌思維、行銷策略與短影音結合得很有邏輯的一位講師。
簡單說,他就是一位「懂行銷+懂品牌+懂影音操作」的顧問型導師,如果你是公司行銷人員、負責社群內容的主管或品牌創辦人,他的課幾乎是必修。
🧩 穿透課程規劃:邏輯導向、系統整合,不講流量,只談策略與轉換
穿透的課分成三大塊:品牌定位、影音策略、商業應用。我參加的是實體授課+分組討論形式,課程重點如下:
1. 品牌價值轉譯為影音內容的公式:怎麼把「我們很專業」拍成觀眾會想看的一段影片?
2. 顧客認知路徑與內容策略設計:如何讓影片成為「預約/詢問/成交」的引導工具
3. 平臺內容分發與佈局策略:一支影片如何延伸到 IG Reels、YT Shorts、LINE社群、部落格
📌 穿透課後評比:適合行銷人、品牌主、正在用影片帶營收的你
穿透的課程不炫技也不娛樂,但非常「扎實」像一本短影音策略白皮書。如果你是自媒體、品牌行銷、企業老闆,已經不只是想「有東西上架」,而是想打造有效率的影音營銷模式,穿透的課是你該上的那一場。
✅ 穿透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中小企業行銷主管/品牌經營者/內容策略規劃師
● 想讓影片「變現、導流、養粉」的人
● 已經會拍片但卡在成效不明、無法衡量轉換的人
❌ 穿透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剛入門、連帳號定位都還沒想清楚的新手
● 想要學剪輯、腳本操作、拍攝技巧的技術學習者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穿透是那種你上完之後,會回頭重聽錄音檔好幾遍的老師。資訊濃度高,建議有一定創作經驗或品牌背景的人來上更有效。
課程連結:https://xway.com.tw/

短影音老師推薦06:617行銷筆記 劉易蓁|最接地氣的創作者同行,教你用真實走進觀眾心裡
在這一輪八堂課程中,617行銷筆記的劉易蓁老師,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創作者圈的老大哥」-親切、真實、務實。
他沒有過度包裝,也不是靠炫技來教學,而是用自己一路經營、接案、帶社群、轉換的經驗,很誠實地分享「創作這條路的真實模樣」。
這堂課我收穫的,不只是資訊,還有很多「被理解」的感覺。
📘 劉易蓁老師課程規劃:從自媒體經營出發,給內容創作者最實用的提醒
劉易蓁老師的課,是以他自己品牌帳號的經營歷程作為主軸,搭配觀察數據、實戰案例,提供許多「內容創作路上容易忽略卻最關鍵的盲點」。大致課程內容包含:
- 1. 如何從0開始經營一個有靈魂的帳號(不只是發文,而是建立角色感)
- 2. 內容產製節奏與創作瓶頸突破法(產能管理+現實壓力平衡)
- 3. IG、Threads、Reels等平臺特性解析(以生活型、知識型帳號為主)
- 4. 如何從內容中「慢慢培養信任→形成轉換」
- 5. 個人創作者如何累積自信與永續經營能量
🧡 劉易蓁老師課後評比:適合想「慢慢把內容做出來」的創作者與接案者
如果你不是想當網紅、也不期待三週爆粉一萬人,而是想慢慢建立個人風格、說出真實故事,617行銷筆記劉易蓁老師的課就是你該去坐一坐的地方。
他就像一位創作者心理教練,不教你怎麼搶熱點,但會告訴你:「熱點燒完後,你還剩下什麼?」
✅ 劉易蓁老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IG經營者、自媒體初學者、個體創作者
● 正在面對創作焦慮、產能壓力、缺乏方向的人
● 想把生活經驗轉化為社群內容的人
❌ 劉易蓁老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尋求技術教學/剪輯操作課程的學員
● 商業品牌方希望獲得影音轉換工具的企業代表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劉易蓁老師不是短影音的技術教練,而是內容創作者心靈上的同行者。這堂課幫我重拾了創作的初心。
課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617bee/

短影音老師推薦07:串串李川|創意不是學來的,是被點燃的-風格型創作者的靈感加油站
串串李川這位講師的課,是這8堂中最跳Tone的一堂。
大量用案例、腦洞、現場發想互動,帶你進入「創作自由意識」的世界。如果你習慣邏輯式教學,這堂課會讓你靈感爆棚。
他本身就是一位用極具個人風格短影音內容在社群上引發話題的創作者,從生活細節、語言節奏到構圖風格,都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他。
🎨 串串李川課程規劃:內容破框訓練+靈感挖掘工作坊
這堂課的教學風格非常特別,內容不是線性安排,而是類似一場創意腦內風暴:
- 1. 案例分析:那些爆紅不是巧合,而是設計
- 2. 題材腦力激盪:透過「反差題材」、「角色反轉」、「無厘頭敘事」激發創意
- 3. 語感與視覺節奏的實驗訓練:如何剪出「看不懂但停不下來」的吸睛效果
- 4. 風格測驗+反饋討論:讓你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類型的創作風格
🚀 串串李川課後評比:適合喜歡創意、風格強烈的創作者
這堂課幫我找回了創作初期的那份「自由感」。不是為了演算法、不是為了爆紅,而是為了讓我自己先覺得:這支影片我做得很爽、很真誠。
✅ 串串李川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想打造獨特風格的短影音創作者
● 喜歡創意題材、情境設計、實驗型敘事的人
● 走非主流、不想迎合市場的內容創作者
❌串串李川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尋求教科書式課程、新手需要基本工具教學者
● 商業品牌希望直接導流或轉單的實戰應用需求者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李川老師不是來教你「怎麼做內容」,他是來問你「你想讓觀眾感受到什麼」。這堂課適合腦袋想跳一跳的人。
課程連結:https://hahow.in/courses/6221a5a8b82e9300073a24df
我的Top 3推薦講師與理由:根據不同需求,推薦給不同的你
上完這7位老師的課之後,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沒有最好的課,只有最適合你現在階段的那一堂課。
所以我不單純選「誰講得最好」,而是從「誰最能解決我當下卡關問題」的角度,挑出我最推薦的3位講師,並依照需求分類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 1. 想建立內容節奏與商業邏輯的人:老獅說
如果你是零經驗,但很明確知道自己是為了經營品牌、推廣服務、建立信任感才進來做短影音,那你絕對該先上老獅說的課。
他不會只教你「拍什麼」,而是一步步建立你的內容邏輯、平臺操作節奏與影片的角色功能。從定位、腳本到實作,全流程一次打通,非常適合經營者、創作者、接案者的起點課。
✅ 適合誰:想打造個人品牌、商業應用導向創作者、想穩定輸出內容者
⭐ 推薦指數:9/10(10分最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想提升鏡頭表達力與舞臺感的人:酷炫
如果你已經會拍、會剪,但始終在鏡頭前「放不開」、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角色感與節奏,那酷炫的課會給你很大刺激。
他本身就是百萬網紅,課程內容偏向經驗分享+創作者心法,特別著重在「如何在鏡頭前自然地展現自己、創造記憶點與娛樂張力」。即使是講一樣的內容,他能教你怎麼「講得有感、有力、讓人記得住」。
✅ 適合誰:想打造個人特色、自帶風格的創作者/自媒體經營者
⭐ 推薦指數:8.5/10(10分最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想升級內容深度、強化敘事邏輯的人:蟬師
如果你覺得自己拍得還行、剪得也會了,但影片始終缺乏穿透力、打動不了人,那你很可能卡在「內容邏輯」與「敘事設計」的階段,這時候,蟬師的課就會是你突破瓶頸的重要推手。
他會帶你深入探討內容的本質、觀點的選擇與資訊的設計方式,幫助你說出有重量、有思考、有情感厚度的內容。這不只是內容技巧,更是思維養成。
✅ 適合誰:創作一段時間、想突破內容深度的創作者/講師/顧問
⭐ 推薦指數:9/10(10分最高)
7位短影音講師特色彙整總表
|
講師名稱 |
教學風格 |
適合對象 |
推薦指數 |
|
老獅說 |
實戰派、邏輯清晰 |
想從0開始建立內容策略者 |
9/10(10分最高) |
|
蟬師 |
哲學派、內容有深度 |
已有基礎者 |
9/10(10分最高) |
|
安達老師 |
節奏明快、重實拍 |
新手~進階剪輯 |
8/10(10分最高) |
|
酷炫 |
網紅型、娛樂感強 |
想紅/想破圈者 |
8.5/10(10分最高) |
|
穿透 |
論述深入、策略導向 |
品牌或商業經營者 |
8/10(10分最高) |
|
617 |
經驗談豐富、接地氣 |
IG小編、自營商 |
8/10(10分最高) |
|
串串李川 |
創意取勝、風格強烈 |
喜歡玩風格、破框創作者 |
8/10(10分最高) |
你現在的短影音學習階段,誰最能幫你跨過去?
報名課程不是為了學得最多,而是為了「解決當下最困難的問題」。
這8堂課帶給我不同角度的刺激,有些讓我馬上實作,有些則在幾天後才回味無窮。
最後送你一句我在課程中最有感的話:
「你不是要變成最厲害的創作者,你只是想要被看見、被理解,然後說出你真的想說的話。」
希望這篇心得,能幫你選對你的第一堂課,或下一堂該上的課。
酷炫短影音課程有線上版嗎?
看完這篇完整的7位短影音課程老師評比,不知道你心中是不是也開始浮現出「我適合哪一位老師?」的念頭?
我知道,現在學短影音已經不只是跟風,而是每一位想建立影響力、經營個人品牌、甚至推廣事業內容的人,幾乎都必經的關卡。
這7位老師當中,有的擅長邏輯清晰的架構教學,有的主打超接地氣的實作訓練;有人像朋友陪伴你一步步拍出第一支作品,有人則直接給你商業變現的完整藍圖。每堂課我都親自體驗過,也從一個完全不會剪影片的門外漢,一步步找到自己適合的風格與節奏。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堆廣告、但遲遲不敢下手報名,或者上了一堂課後仍覺得無法真正產出內容,那我真心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少走一些冤枉路。
每一位老師都有其獨到之處,沒有所謂絕對「最好」,只有「最適合你當下階段」的課程。
與其猶豫觀望,不如開始行動。
如果你還在猶豫怎麼選、或想知道更多實戰學員的真實心得,歡迎留言或私訊我,我會真誠分享我的上課筆記與推薦順序,幫助你做出更適合的決定。
走進短影音世界的第一步,其實沒有那麼難。
你只需要找到一位讓你「願意開始、敢於嘗試、持續產出」的老師。
影片剪不好可以重拍,腳本不順可以重寫,但行動,不能一直等。
下一個「被看見的你」,可能就從選對老師的這一刻開始。
在農村,人們秋收冬藏已畢,就開始籌備過年的年貨;伴隨著臘月的裊裊炊煙,年味開始蔓延起來。每逢這年味濃濃的臘月,我的大腦總是跳躍著一些記憶深刻的臘月往事。 時光飛回到1978年。那時,大集體已經把群眾拖到了饑寒交迫的地步。人們日子非常簡單,家家都差不多。 進入臘月,母親叫我跟她到外公家去借糧食。家中的糧食已經所剩無幾了,平時都是母親東借一點西借一點,伴與野菜過日子。母親說,再去外公家借100斤,便可過完這個年了。 外公家住在普安新店,沒有田,是“喀斯特”地區,稱為“高山”;那里土地很廣,隊長管得不嚴,所以群眾都私自開得有生荒地,撒些蕎麥,吃糧一般沒有問題。 我們這里水源好,一色的水田,是晴隆有名的“糧倉”,稱“田壩地方”。雖然后山有不少青岡林,但是集體用來養蠶;加上隊長管得緊,沒人敢去開荒。 記得那些年由于接二連三搞“大躍進”、“大煉鋼鐵”、“浮夸風”等一些不著邊際的運動,生產上“人哄地皮”,結果“地皮哄肚皮”。生產隊生產的糧食,交完公余糧便所剩無幾了;“田壩地方”的人“干部扛紅旗,群眾餓肚皮”。 為了生存,“田壩地方”只好到“高山”去借糧食。秋收后集體分的稻谷加上利息還了“高山”后,家家戶戶又所剩無幾了;不夠吃又去借……如此惡性循環,“田壩地方”也就越來越貧窮! 由于體力不支,50里山路,我和母親竟然足足走了一天。太陽落山才到了外公家。 我和母親在外公家住了3天,我們也就吃了3天飽飯。雖然都是些包谷飯、“蕎疙瘩”,但是吃起來格外香甜,我都有些“樂不思蜀”。 第四天,外公借給了母親1斗(40斤)包谷2斗蕎子,并用馬匹幫母親送回來。而我,卻賴在外公家不走,只等開學了母親才去接我…… 1983年,對我來說也有跨時代的記憶。 這年,土地下放兩年了。田里的稻谷還是老品種,栽的是“大窩稀”;雖然上了很重的公余糧,但是家中口糧比起大集體時強多了。 自從土地下放后,允許開荒,我家在后山開墾了8畝荒地。母親又到外公家借得1斗蕎種和1斗麥種種上,結果大豐收。從那以后,我家逐年還清了糧食債,而且還有了節余。 那年,我家喂養了一頭過年豬。為了買這頭過年豬,父母拼死拼活,白天黑夜連續編織了10多天茅草席,共60床,賣給土產公司包藥材,得錢30元。父親到豬市上審了又審不敢下盤,最后快散場了才相中一頭別人選剩了的雜色花毛豬。父親說,28元的價格值!花色丑一些沒事,照樣長肉。 那年頭養豬,沒有哪家舍得用糧食,再說也的確沒有;家家都是用光豬菜煮成水豬食“吊架子”。接近年邊的臘月,才會在豬食里加上一星半點蕎麥面作“攪頭”。人們對豬的重量要求也不是很大;“劁豬匠”當時的“封贈”語就是“肯吃肯長,長120斤好過年”! 進入臘月,我們全家就把過年的希望寄托在年豬身上,格外重視。母親抱著大侄兒去喂豬,教他的兒歌就是“過年豬,長大大,長胖拿你殺嘎嘎(肉)”。 這一年,我家養了1頭牛,20只雞,10只鴨,2只鵝,基本是放養和散養,不用喂糧食;瓜兒小菜長勢也不錯,算是土地下放后第一個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的年頭。于是進入臘月就有了濃濃的年味。 首先,是母親為我縫制了一身“燈草絨”的新棉衣,我心里非常高興。接著父親賣了他盤的葉子煙,買回了3餅掛鞭,3幅對聯,3張“門神”,4張年畫。我和哥哥則到大河溝去釣魚,釣回11條養在水缸里。母親用粑粑盆打了年糕,用木碓舂了搭耳粑,全家都處在辭舊迎新的歡樂氣氛中。年貨簡單備齊,就等著殺年豬了。 父親說,殺年豬不能趕先,也不能落后,在人中間最好。于是我們就盼望村子里的年豬叫。張大爺家殺得最早,臘月二十一年豬就叫了。父親開始拿來歷書看日子。他說除開家里所有人的屬相,確定二十六殺年豬。于是我們就盼望這一天的到來。 殺年豬,我們小孩子別提有多興奮了!因為這一天,我們小孩子都能夠美美地吃一頓火燒瘦肉。一年就只能吃這么一次。那味道,簡直讓人久久不能忘記。 去年的三十夜也讓我百感交集。 不管好壞,年終結算還是賺了一些錢。因此,年夜飯亦比較豐盛。我們全家三代同堂,其樂融融。面對雞鴨魚肉,美味佳肴,小兒子把各種飲料、酒類、果類、糖類搬出來。 按照慣例,全家人每樣東西都要嘗一下。但不貪多,以飽為止。 席間,少不了各種話題。母親總結她一年來的身體狀況;妻子總結她一年來的理財經驗;兒子總結他們在大學的學習情況;我嘛,自然是總結生意場上的得失。全家侃至深夜,酒足飯飽。我突然心血來潮,提議大家回憶多年來一些值得回憶的大年夜情景。 對年夜飯我的記憶很模糊,但對爸媽發壓歲錢的印象卻挺深。大兒子說。小兒子喝了一口飲料說,記得小學時父親發給我們的壓歲錢是5到10元錢,中學時是50到100元,現在我們上大學了——他想發給我們,我們也不要了,因為轉眼一上學,父親都要為我們每人交上萬元的學費! 母親今年八十一歲,她歷經舊社會的磨難、解放初期的拘謹和大集體時的糧食關,可謂歷盡滄桑。她的感慨自然比我們多得多,她說,兒們呀,解放前我們家基本不興吃年夜飯,因為每年三十夜都要出去躲債。記得有一年三十夜殺了一只雞,煮好后還未動筷子,就被上門逼債的地主端走了。我和你爹就著一鍋白水煮青菜過了一個年。咱們家今年這種年夜飯,當年只有地主家才可以享受! 母親喝了一口飲料繼續說,剛解放時馬馬虎虎。沒有人逼債嘛。不過還是窮,殺不起豬,最多殺只雞過年。但是和舊社會相比,已經是天上地下了。五八年大練鋼鐵,六六年至六八年過糧食關,那時苦啊!集體分的糧食一年不夠半年吃。三十夜怎么辦?沒有糧食,只好去“高山”借或挖野菜充饑。為了三十夜的節日氣氛,上山去挖些野山藥和白背蒿回來做成蒿子粑。你爸爸最愛吃了,但由于沒運營,身體瘦得像根滕!母親把面轉向兒子們。 奶奶,您哄我們?你看我爸爸肚皮拱起這么高,怎么說瘦得像根藤?小兒子調皮地說。 傻孩子,我是說你爸爸小時候。你爸爸這大肚皮呀,是三十年來托改革開放的福,經濟發展一年一個樣,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你們看,這滿桌子的雞鴨鵝魚,你爸爸那肚皮不高才怪呢?哈哈!母親用筷子指著圓桌上豐盛的菜肴,笑著逗她的孫子們。 哈哈哈哈…… 我們全家人哄堂大笑,把大年夜的節日氛圍推向高潮。 >>>更多美文:美文閱讀
耿林莽:獨舞《梅》 一 誰,最早點亮一朵火焰,迫使寒冬后遁? 從圓潤的手臂爬上去,一點一點骨朵嬉戲在春天的肩頭…… 一朵花,焙熱大地的胸口。 二 梅。撐開雪地(www.lz13.cn),嗶嗶叭叭地燃燒。 來自心靈的真情,溫暖寒夜的傷痛。 許許多多早行人,看見古典的美人手持火炬,在前方走向最初的曙光。 三 風情萬種的纖指,輕拈一朵一朵微笑,成為一枝清清淡淡的人生。 你,用柔情描繪一種再生的欲望。 在你的前方,是次第返青的鳥鳴…… 耿林莽作品_耿林莽散文詩集 耿林莽:曠野無邊 耿林莽:博爾赫斯:談話片段分頁:123
昨天的雨,今天的雨,在這隆冬時節,飄灑在車上、樹上、遠遠的玻璃上。細雨,繼續拉開了清晨這灰蒙蒙的天。 在我的腦海里,下雨的天,其實有點麻煩。出行的你,總要帶著遮雨的工具,傘啊、雨衣什么的。雨停了,出太陽了,這就惱人呢,如果稍不留神,這手中的雨具可能就會從你身邊溜走,這就更加令人苦惱,回家又要被嘮叨了;還有,下雨天,走在路上,你撐著傘,雨稍微大點,行走的路遠些的話,下面的褲腿就會被雨水淋濕,坐在這椅子上,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單位,一天下來,也是一種難熬;再說,下雨天,在農村,路面淋濕了,行走在軟滑的泥路上,那是一個苦啊,鞋底鞋面都被沾滿了泥,還有整個褲腿上也會濺滿泥水,甚至你那上衣后背上都會有的。 下雨的天,確實有點惱人,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但,在這隆冬的早晨,慢悠悠下著的雨,滋潤著花草樹木,淋灑在樹上,樹葉顯的更加綠了,春天的腳步也更加臨近。這無聲無息的細雨,在這隆冬的上午,等待著召喚著春的到來。望著窗外的雨,落在車上的形成的水珠,它似乎是我們從眼眶中慢慢涌出的淚水。寧靜的上午,一間辦公室,對面的同事沒有來,一種無聲無息的孤獨味從心底里冒出來,填滿了我整個心房。現在,只有窗外的雨作伴,孤獨從雨中向我走來,那雨不再令人生厭,我似乎從雨中找到了些許慰藉,也許我真的喜歡上了雨,它讓我從孤獨中玩味到了新的味道。 >>>更多美文:心情日志
EE515JIIOC787MKH
蟬師短影音課程上完能拍出作品嗎? 》這7位短影音老師我全上過,只有兩位我會推薦朋友去上穿透短影音課程新手推薦嗎? 》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會這樣安排7位老師的課程順序617短影音課程有含變現策略嗎? 》想穩穩學會短影音拍攝?先看我這7位老師的上課心得分享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