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要花在刀口上的真正社會福利才是重點,就從還稅於民從今年發放長達1年每月500與750的補助開始檢討吧!
林泉利
稍早聯合報社論/政府不協助遊民孤老,卻撒錢補貼房貸,相信會讓本身就是既孤且貧的老人家心有戚戚焉,至於受到影響較為感覺力的家有二老的三明治中年人,因為現實社會就是這樣殘酷,屬於除了受到三餐溫飽的困擾外,屬於需要面對的老來病痛的身心理的煎熬更是不敢想到活下去的勇氣…
因為在台灣大環境不足以讓鰥寡孤獨廢疾者受到絕對來自政府的福利,縱然有也只是在選舉時看到政黨政客提出的點到為止的施捨政見,選舉結束後的回到原點變成當事人的自力救濟。筆者每天一大早看到推著收集來的紙張等物品在
回收賣場論斤計價,渠等單薄身子只為了換取幾十塊錢的代價。要不就是那些在警察取締前在公園道路旁擺攤販賣他人丟棄的二手用品,看到渠等與警察及公園保全人員間躲貓貓的互動,對比運動公園內慢跑與輕鬆跳舞的阿公阿嬤們,又仿佛是兩個世界的老人生活縮影嚴重落差….政府與官員 民代當然知道讓這些弱勢族群都皆能有養,但似乎都沒有認真與實質關心,筆者認為不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都要反躬自省,該是拿出誠意面對問題時刻了!
因為疫情關係,浮上檯面最直接的老人家們確診問題。或許政府做到疫苗優先施打部分,但是之後一連串染疫後的隔離與醫療後續問題,尤其是身邊沒也子女陪伴的老人家,當最接近的村里長沒有被授權積極介入關照,地方基層西藥房與小診所沒有既定貼心醫護關心,出現大量老人家看頻頻仙逝的事實,難道不是政府施政無能的結果? 還稅於民每人擬發現金6千元,政府即將在四月放的預計每人6000元外,中低收入各有長達1年每月500與750的補助,針對中低收入額外加發部分,筆者認為普遍有賞,不如讓基層村里長戶口普查之後,根據當下為何淪為中低收入戶的家居狀況做整理,務必在詳查之後造冊納入管理與輔導,錢要花在刀口上的真正社會福利才是重點吧!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6978867?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聯合報社論/政府不協助遊民孤老,卻撒錢補貼房貸
2023-02-18 05:44 聯合報/ 社論林右昌
為消化數千億超徵稅款,蔡政府研擬的《疫後特別條例》果然大手筆撒幣,名目之繁多奇巧,令人目不暇給。除了補助年輕族群房貸、房租,代償就學貸款本息,甚至向十八至廿一歲青年發出每人一千兩百元的「成年禮金」。這些政策,被質疑是鎖定年輕族群為明年大選「買票綁樁」,並非無的放矢。蔡政府大手筆錦上添花去補貼房貸、發成年禮金,卻看不到全台日益增多的遊民和孤貧,更完全排除弱勢老者,是得了狹視症或狹心症嗎?
提出上述各項補貼計畫的單位,包括內政部、文化部和教育部。其中,內政部長林右昌和文化部長史哲都是新官上任,卻沿襲蘇內閣發放三倍券的舊腦袋行事,依樣大畫補貼葫蘆,讓人失望。同樣可議的是新揆陳建仁,一上任就有數千億的「意外之財」可花,他不把錢用在急要之處修補社會的破漏,卻任由閣員以短視近利手法把經費瓜分撒掉,完全看不出長期經營及服務人民的誠意,更看不出這如何有助於強化「社會韌性」。
以林右昌提出的房貸補貼為例,雖設有購屋戶數及貸款額度限制,表面上是要「排富」,實際上卻在「排貧」,把那些根本無力購屋的弱勢者排除在外。試想,對於那些有七、八百萬購屋貸款的人,政府一次性地補助三萬元,只不過多一筆額外的消費金,能減輕什麼購屋負擔?然而,政府要為此付出一六五億元經費,這樣花錢達到了什麼目的?
深一層看,蔡總統曾誇下「八年廿萬戶社會住宅」的海口,正因為她的政策承諾嚴重跳票,才會讓年輕族群充滿相對剝奪感。不僅如此,蔡政府八年任令富人和台商炒作房地產,房產價格節節高漲,助長社會不平。內政部的打房政策無效,因而要拉攏年輕族群以減低愧疚;但房貸補貼只是「貼膏藥」,連止痛效果都沒有。
租金補貼政策亦復如此,蘇貞昌去年即曾推出「擴大租金補貼計畫」,額度就是三百億元。當時,即挨批只是「肥了房東」,因為房東會順勢調漲房租,把補貼金吸走。如今,林右昌把同一政策再抄一次,又要再花三百億元補貼房租。讓人納悶的是,蔡政府的人事無論如何更迭,官員似乎都毋須進化,只要東施效顰照抄前人即可。這樣兩年撒掉六百億元的房租補貼,若拿來重建社會安全網,乃至集中投入建設,都能更有益於社會民生吧!
放眼全台,新冠疫情籠罩三年多來,許多經濟活動受到重創,不少民眾因失業而生活困頓,社會底層者甚至三餐無以為繼。最明顯的現象,全台從北到南各大城市火車站都出現了大量遊民,即使在嚴冬,他們都只能在車站內外席地而眠,每日三餐則是有一頓沒一頓地過著。此外,各地最近更頻頻傳出「貧窮死」的悲劇,有的是一家三口相繼身故才被鄰里發現,有的是夫妻被斷水斷電孤絕而亡,有的則是一家三餐不繼餓成皮包骨,有人則蝸居在高架橋下和堤防的夾縫處。這些情景,顯示台灣的社會安全網破漏重重,亟待修補。蔡政府不去設法補漏救苦,卻只想補貼收買人心,正因為撒幣既不必用心、也不必用腦,是最容易的事。
近幾年,蔡政府把補貼當成「施政常備藥」,任何疑難雜症都以撒幣解決,用錢堵住悠悠眾口。且看,這次文化部能發想出「成年禮金」的創意,所有十八歲到廿一歲年輕人都發一千兩百元;未來,「蜜月禮」、「壯年禮」等名目必將層出不窮。主政者看不見遊民及孤苦者,因為他們都不是目標選民吧!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