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基泰新聞引起我的好奇,都更的實際流程與辦理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公辦都更、自辦都更又有何不同?
關於自辦都更這篇寫得滿清楚可以參考
延伸閱讀:自辦都更大小事:流程、優勢、條件、如何成立都市更新會
盡管都更有助於城市的發展和現代化,但它確實也引發了一些重要的問題,包括公平性和透明度。
關鍵要素一:公平性
首先,都更應該是一個公平、公正的過程,不能忽視居民的人權,應該確保在都更計劃中,無論是租房者還是業主,都能受益,尤其是社區中的弱勢群體,確保群眾的權益得到保護,且提供適當的賠償。
關鍵要素二:透明度
其次,透明度是關鍵,所有參與者都需要得到最完整、詳細的資訊,以便大多數的人都了解都更計劃的影響。例如計劃的實施細節,以及與社區居民進行開放且有意義的對話。透明度有助於建立信任,並確保政府和開發商的行動受到監督。
在搜尋了解都更的過程,也發覺其實一般民眾要自辦都更真的不容易,尤其過程涵蓋許多專業知識,看到臉友PO出的陳情函
自辦都更的召集人,程序上未能提供足夠的資訊、協助,並有忽略其他居民的參與權利的狀況,如上述居民的人權、整體規劃的公平、公正、透明度未被重視,就會流於權力只掌握在某些人的手上,居民沒有自己做點功課,真的無法保護自身的權益ㄟ…
#廖福特 #人權博士 #民進黨 #都更 #中央研究院 #基泰 #人權 #臺北市 #蔣萬安 #都市更新 #政府 #合建 #合作興建意向書 #地主
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6ia52cFwtqktabYUpE2m8QCdqj1bQkjfRd9HYbm6okZDmQQxHySvtHqKC6jee6k3l&id=100001053941127
第一封陳情書:


第二封陳情書:



我相信都更是一件能讓社會/社區更好的事,但關鍵問題需要被正視並解決,和社區居民進行更深入的對話,以確保都更計劃能夠真正反映多數人的需求和期待。
每到夏天,我和弟弟總會想起母親的那句“來,啃嫩包谷”,那些往昔記憶便會紛至沓來,溫暖日漸升騰的鄉愁。 盛夏時節,地里的包谷稈、葉越長越茂盛,盡情地裝扮著故鄉的田野。不經意間,嫩包谷(多為糯包谷)吃得了,就可以去掰包谷棒子來煮了。母親最懂得起,丟下手中的活計,去地里掰了十多個帶殼的嫩包谷,欲讓一家人嘗新。 不到四十分鐘,歷經剝殼、洗鍋、加水、放嫩包谷進去、燒火煮等環節,嫩包谷就煮熟了。揭開鍋蓋,嫩包谷清香四溢不說,還白白的,可愛極了,激發著我們的食欲。母親趕緊將嫩包谷盛在了筲箕里,任清香彌漫開來。 “來,啃嫩包谷!”感到嫩包谷溫度適宜了,母親吆喝起來。只見母親拿起一個嫩包谷,把筷子插進其底部,遞給了我。 我早已垂涎欲滴,趕忙伸出雙手接過嫩包谷,平穩地放到嘴邊,用門牙啃起包谷粒來。有三、五粒后,就用舌頭卷到大牙處咀嚼,糯、香、面、微甜的感覺很快襲來,怎一個爽字了得!似乎一下子把癮打發了,我如饑似渴地啃嫩包谷,啃得“噗噗”響,嚼出“嚓嚓”聲,別有一番味道在心頭,小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肯定不得虧欠弟弟,一碗水要端平。母親自是會滿足弟弟的要求,讓其與我一樣幸福起來。于是,我們兄弟倆相互比賽著啃嫩包谷,看誰啃得最響亮、又快又利壺(干凈之意)、能贏得母親的夸獎。不過,輸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肚子填飽、有樂趣、能逗母親開心。最終,目的達到了,母親及我們會心地笑了。 還剩幾個嫩包谷,怎么處理呢?要么我們下頓啃,要么母親和已回家的父親一起啃。我們已吃飽,就叫父母啃起來。好,及時啃,味道就不一樣,何況,還是兒子們的心意。父母拿起嫩包谷,也啃出了天籟般的聲響及愜意的感覺,加上我們的喝彩,一家人便其樂融融,無與倫比。 那時糧食吃緊,生活清苦,肚子一般會餓得快。我們也不例外,下頓飯前,肚子“咕嚕咕嚕”直響,可見,又該掰嫩包谷棒子來煮了。 母親是家庭主婦,自然不會怠慢,況且得在家人面前好好露兩手,所以就如法炮制地掰來嫩包谷煮。這次啊,不同先前,剝去嫩包谷最外面那層殼后就不再剝了,而是帶殼煮嫩包谷。這樣的嫩包谷煮熟后,更加清香、糯、面,無不令我們啃著啃著就陶醉了,還不時發出對母親手藝的贊嘆。 而母親謙遜得很,連說:這沒什么稀奇的,都是別人這么做,她去看后回來照著做的。想想母親的話在理,我們也沒再說什么,只是盼望著能啃到更多的帶殼嫩包谷。 事實勝于雄辯。在母親的張羅、操勞下,那個夏天,我們不單啃到去殼嫩包谷,還啃到帶殼嫩包谷,真正感受到了嫩包谷的個中滋味,享用到了飽含其中的如蜜的母愛,令我們感動不已。 轉眼間,又一個盛夏來臨,地里的嫩包谷個大、長、殼草綠、散發著淡淡的芬芳,照樣誘人。母親沒有遲疑,重復著掰、去殼、煮、插等程序,為我們呈上香噴噴的嫩包谷,還保留了不少或黃或褐或乳白的包谷須,吩咐我們啃嫩包谷時一起咀嚼后吞下去,有利于身體健康。 起初,我們以為吃包谷須不很爽,有抵觸情緒。但看見母親認真的樣子,就照辦不誤。隨后,母親煮出了帶殼嫩包谷。我們剝開殼后,包谷須露出來了,連同包谷粒一起也被我們啃進了嘴里,瀟灑了我們的味覺與心靈。 “啃嫩包谷和須,不只是保你們身體健康,還要激勵你們努力讀書,成才后為咱家爭光!”這時,母親以就事論事為契機,上起了“思想課”。 我們呢,只要能啃到嫩包谷,就心滿意足,怎會不連連點頭應允,給母親以慰安呢!從此,母親在盛夏堅持著吆喝“來,啃嫩包谷”,犒勞了我們一家人乃至前來串門的鄰居、親朋們的腸胃,贏得了口碑。 離開故鄉后,回去看望母親的次數少了,啃到母親親手掰、煮的嫩包谷也少了,我們難免會惆悵起來。好在,總有回去的時候,定會把啃嫩包谷的鄉愁盡情地慰藉。 “來,啃嫩包谷!”還是母親的吆喝聲響起來。我們一邊啃嫩包谷,一邊瞅瞅母親佝僂的身子、斑白的頭發、古銅的臉、刀刻的皺紋、長滿老繭的手,禁不住潸然淚下,濕了衣襟,透了心靈。 >>>更多美文:情感日志
心中有光,生活才有希望 2020-06-04 欄目分類:感悟生活 標題分類:人生感悟 如水的光陰,把每一天都抒寫的異彩紛呈,讓生活中的日子,有太多的美好值得珍藏。隨著時間的悄悄流逝,漸漸地懂得了最好的生活,就是來自一顆知足常樂的心。因為生命浮沉,旅途上,總會經歷暴雨狂風,只要心中有光,努力進取,積極向上,那么風雨過后,定能看見美好的希望。 生活就是一幅畫,只要你用心描摹,就會多彩多姿,寓意深長。做人,每個人都會經歷酸甜苦辣,許多的事情,心安自然神寧,放下自然輕松,只有抱著這樣的理念直面人生,在自律中面對生活賦予的艱辛,那么無論日子順與不順,相信努力的背后,生活定會越來越溫馨。 只因生命需要一份不畏艱難的打拼精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潛能,只是發揮的方式不同。所以,永遠不要忽略自己的價值,要知道做人最大的財富是自信,只要微笑向暖,不屈服不認輸,那么我們的日子,定會越來越富足。人活著,心態需要陽光,自己的悲喜自己品嘗,只要自立自強,將生活刪繁就簡,日子便能旖旎芬芳。 人生不過百年,若想日子過得愉快,就必須知足,學會堅強,不去背負太多的奢望,把一切看開,看淡,凡事做到隨遇而安,順其自然,欣然的去接受生命賦予的成功乃至失敗,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以良好樂觀的心態去應對世事無常,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豐富多彩。生活,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平凡平淡的日子,照樣可以過得精彩絕倫。 正所謂:“平平淡淡才是真。”只要面對現實,不忘初心,釋然所有,努力在這個繁雜的塵世,以欣賞的姿態去觀賞每一處風景,懷揣感恩,在如水的光陰里給自己一個云淡風輕的人生,便是坦然,便是從容。只要不怨天尤人,讓自己做到自矜而不炫耀,自信而不失冷靜,自強而不失謙遜,始終保持安然的心境,去領悟生命的內涵,便是最大的安暖。 我們就這么一輩子,既然自己無法掌控命運,那就讓自己活得簡單,開心,做到隨遇而安,順其自然,始終保持好的心境過好當下的每一天,盡量少留遺憾。我相信只要心情好,那么人生到處都是亮麗的風景。所以,不要把生活想的太復雜,喜歡就努力,得到就珍惜,錯過就舍棄。因為生活就是如此簡單,沒必要處處為難自己,只有不猜疑,不抱怨,學會華麗的轉身,依心而行,才能無憾今生。 人活著,就是在苦澀與甜蜜中穿行,在迷茫與清醒中徘徊,有許多的事情,經歷了,就是寶貴的財富,只有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不管上天給予我們什么,都積極把握,無論現在的道路多么的坎坷,若是心中有光,就有理由相信,風雨過后,陽光定會照在我們的身上;只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磨難滄桑,那么呈現眼前的,必將是美好的希望!只要積極應對世事無味,我們的人生,定會越過越精彩! 作者:雅致,自由撰稿人。清苑竹語平臺專欄作者,作品多見于省內外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喜歡閱心儀的書,以稚拙之筆抒寫夢之心語,用每一份感動收藏點滴美好! >>>更多美文:人生感悟
說起離婚,二十年前在我的故鄉那是新奇的事情,像我的父母,大輩子磕磕碰碰、打打鬧鬧,家庭幾度徘徊在破碎的邊沿,卻始終在一起;如今在我的故鄉,離婚是很普遍的事情。年青的夫妻前段時間還恩愛如膠,似乎刀劍相逼也難以分離,誰知女方決然離家,撇下嗷嗷哭鬧的孩子頭也不回。這種情形我們已經見怪不怪,我能說起好幾起。大人們割愛短痛,很快覓得新偶又重獲幸福,好了傷疤便忘了痛。然而對于被裹在離婚風暴中的孩子來說,那是一場災難。 現在我端起鏡頭掃描故鄉,將視角鎖定在小丹身上,悄悄記錄她的故事。 早春時節,賈魯河的水勢漸漲,河水舔潤的田野碧綠如畫。村民們默默地在田間勞作,村子的街道空廓而安靜,幾只走動的雞或狗偶然發出一些響聲,街角蹲坐著幾個閑人隨意嘮嗑。夕陽西沉,橙色的余輝像彩墨似的侵染房屋與樹木。一陣鏗鏘的電鈴聲從村東頭的小學校園播蕩過來,緊接著孩子的歡鬧聲奔涌而出。放學了,三五成群的孩子分散到長長短短的街道。 小丹在人群中是那么不起眼,看著是那么孤單而憔悴。她身材瘦小、穿著粉紅色舊外套,背著書包低頭獨自行走。一個胖乎乎的男孩走過時朝她做了個鬼臉,笑嚷著:“小丹,你以后沒媽媽了,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另一個男孩聽到后大聲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 小丹將頭垂得更低,額前的頭發遮擋著漲紅的臉,一溜小跑兒躲避那些可惡的男孩。前段時間,小丹的爸爸與媽媽突然離婚,像是一場風暴侵襲了她。大人的世界她無法理解,她也難以逃脫這場家庭風暴所帶來的痛苦、恥辱與迷茫。她跑近街角喘聲急促,就緩下腳步,用袖子抹去嘴角咸咸的眼淚。她模糊的淚眼望到血紅的殘照滴在不遠處的屋頂。 街角的閑人議論著她的家事。人們說她的媽媽是蛇蝎心腸的女人,遇到有錢的男人便拋家棄子跟人跑了……這些閑言碎語猶如嗡嗡哄哄的馬蜂迎面蜇來,蜇得人生疼。她又奔跑起來躲避那些惡毒的閑話。她的熱淚順著臉頰滾落,她多么希望這是一場噩夢,夢醒之后媽媽回來了,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吃飯。 暮色浸沒村莊,煙囪中吐出一縷縷白煙。三歲多的弟弟盯著動畫片傻笑。他能看懂動畫片,卻根本看不懂比動畫片還荒誕的世界。爸爸胡子拉碴,眼眶塌陷成幽黑的窯洞,幾乎看不到閃動的眼神。自從媽媽離家之后,爸爸如同丟了魂魄,整日將一杯杯白酒灌入肚子,醉成一灘爛泥。小丹趴在桌子上沒有心思做作業,捏著鉛筆在作業本上胡涂亂畫。動畫片結束之后,弟弟哭喊著饑餓。她慌慌張張去廚房做飯。她握著菜刀笨手拙腳地切蘿卜,刀刃不聽使喚,竟然切破手指;她的個子沒有灶臺高,便站在凳子上拿起勺子舀湯,一不小心熱湯潑在身上,燙傷皮膚。為了生存,她小小年紀必須分清醬油和醋,必須盡快長大,承受生活的擊打。 到了收獲玉米的時節,小丹的爸爸再婚了。后媽是個三婚女人,身材臃腫,眼袋飽滿,渾身散發著精明、吝嗇的氣息。她對小丹不管不問,一副漠然如水的態度,這讓小丹很難受,愈發思念媽媽,不過媽媽和死了一樣,再沒有出現在她面前。次年冬天,后媽生了一對雙胞胎,這兩個新生的嬰兒一下子成為家庭的太陽,全家都像行星似的圍繞著他們轉。小丹的家務變得很繁重,洗衣做飯之外,還得給雙胞胎洗刷尿布屎布、沏奶。 那年小丹在小學升初中的考試中考得一塌糊涂,家庭劇變也讓她的成績出現了大滑坡。當她拿著成績單回家時,后媽哼了一聲,冷冷地說:“你呀,真不是上學的料兒。新聞上說北京大學的大學生畢業后去賣豬肉,我看上學也沒啥用。你呀,初中就別讀了。”她仰臉望著爸爸,一副乞求幫助的神情。爸爸毫無心思理睬她,他弱弱地說:“你媽說得對,上學沒啥用。你在家也好,能幫我種地。”她和弟弟在家中好像已經成了多余的人,像是野狗野貓似的在村莊里自生自滅。 暑假過后,小丹站在門口望到鄰居開著電動三輪車送孩子去鎮上讀初中。而她今后的命運,被綁縛在了繁重的家務上,好像永遠難以自由飛翔。 當小丹長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勞動與陽光將她的形貌鍛造成了大齡女人。我那天在村巷中見到她,幾乎認不出來她了。只見她披散著蓬亂的長發,皮膚黧黑,胼手胝足,看上去像是一個成年婦女,誰也不會相信她還是一個豆蔻少女! 不久,小丹定了婚,后媽向男方索要了十多萬的彩禮。不久的將來,她也要被婚姻牽絆,但愿她幸福美滿,也祝福她的子女不會遭受家庭風暴所帶來的痛苦。 離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犯罪”,它毀滅家庭的同時也將毀滅孩子的未來。真希望成人們都變得理智、忠誠而寬容,呵護好自己的婚姻,讓孩子遠離家庭傷害。 >>>更多美文:散文隨筆
FFG15cEFE15VE
從基泰議題看都更的關鍵兩要素,公平和透明 ,並需要更多的人權尊重和平等對話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