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眼睛運動軌跡追蹤之應用
2012/09/30 11:30
瀏覽831
迴響2
推薦38
引用0
觀看一段15-20分鐘的影片,追蹤眼球運動的特徵,比對正常人和病患觀看影片時眼球運動方式的差異,可以準確檢驗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胎兒酒精綜合症」(Fetal Alcohol Spectrum Disorder, FASD)、「帕金森氏症」 (Parkinson’s Disease),這是最近南加大的研究人員發表的新發現。這種非侵入性的方法,既安全又準確,有潛力成為及早篩選出病患的工具。
眼球運動追蹤需要觀看15-20分鐘的影片,後續的訊號分析工作,交給訓練好的人工智慧系統處理,不僅快速,也相當簡單與客觀。而傳統FASD 的診斷,需要專門的神經心理治療師,經過6 到 8 小時的測試,才能得知診斷結果。
目前,這個系統還在實驗階段,研究人員正繼續改進測試的策略,累積更多受試者的資料,朝縮短檢測時間到5分鐘的目標邁進,讓這個裝置成為輕便又快速的第一步篩選工具,幫助找出病患,讓他們及早接受更詳盡的治療。

眼睛運動軌跡追蹤應用於神經系統疾病之快速篩檢。

參考資料: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科學百科
自訂分類:科學
上一則: 搜尋 Gmail 裡的舊信
下一則: 無臼齒之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七星連環 白露 中元節
2012/11/29 16:52
眼睛騙不了人

也聽說暈眩症的患者 搖晃耳石子使平衡之後 , 也是從患者眼睛觀察調好了沒有 . 眼球的功能蠻大的 , 呵呵 我們的孔老夫子有智慧 , 說  "聽其言 觀其行 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 ."

謝謝給我們介紹 最新的科學動向 . 如果不必作太多檢驗 就能判斷出過動症 和帕金森症 , 那是好消息 .

最近,動眼追蹤的應用,在自閉症的診斷,也有不錯的成果,嬰兒在6個月到2歲之間,就可以用此類的技術,偵測出是否有自閉症。感謝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更好的醫療品質。 延伸閱讀:Ami Klin: A new way to diagnose autism http://www.ted.com/talks/ami_klin_a_new_way_to_diagnose_autism.html

瘦骨2012/12/02 00:29回覆
1樓. 火星情報總長
2012/10/03 14:14
新發現
很有道理、很好的idea,以前都沒有人想到嗎?

帕金森病患的眼球追蹤能力衰退,在 1980年代就有研究報告了,但是眼球追蹤技術的成熟,以及訊號處理的進步,讓這一類的疾病篩選機制,可以做成醫療儀器。在此之前,必須依賴專業醫師的判斷,才能準確診斷的病例,這類的專家系統,進一步優化後,也會有相當的水準。這個理念有些類似 Star Trek 裡的 tricorder。也許這個研究可以去參加 Tricorder X PRIZE 比賽。

tricorder

瘦骨2012/10/04 03:1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