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以色列人的水智慧,在沙漠中創造綠洲奇蹟。 (照片來源/Israel NewTech) (2013/2/26 )3千多年前的曠野中,摩西以杖擊石流出水,使以色列百姓見證第一個「水奇蹟」。即使回到21世紀的今日,祖先過往所面臨的生存難題依然嚴苛考驗著猶太民族,石頭雖不再流出水,神蹟卻彷彿化為血脈相傳的恩寵,讓以色列人發展出獨霸全球的水科技產業。 先天乾旱 該下雨的地方又是沙漠區 ![]() 以色列地區越往南越乾旱,圖中土黃色區域年降雨量甚至不到200公釐。 (圖片來/IsraelNewTech) 在以色列,「奶與蜜之地」只見於部分區域,三分之二的國土都是沙漠,越往南行越是寸草不生。由於每天所能供給的淡水遠遠不及生活所需使用量,因此國內四分之 一的水源都是人造水。此外,全國一半以上面積,年降水不足180mm,最需要滋潤的南部農業區,只分到20%降水,其它都集中在北部。 不只解渴還賺飽荷包的「水智慧」 從灌溉技術、汙水回收、海水淡化到水資源的運輸、管理,以色列人在關乎「水」的每個環節都展現智慧、野心與遠見。 一、滴灌 ![]() 以色列獨霸全球的滴灌技術。 (照片來源/Swan Drought Tolerant Technology) 少 有人知道,世界知名的「滴灌」技術,其實源自一次美麗的錯誤。沙漠中,一位農藝學家偶然間發現,農作物在水管漏水處竟然長得特別好,使得「滴灌」技術在 1962年應運而生。目前分為滴水灌溉、地底滴灌系統兩種技術,其中滴灌是目前最為人所知,對準植物種植生長處直接灌溉,有效減少浪費;而地底澆灌系統, 則將水管埋入土中,直接灌溉植物根部,有效減少20%水分蒸發。 二、汙水處理、回收再利用 若說滴灌使以色列農業省水一把罩,那麼讓水「再生」的淨水技術,則是民生用水不虞匱乏的關鍵。在以色列,一滴水至少用3次,75%的汙水回收比例是世界之最,遙遙領先世界各大國。 三、海水淡化 ![]() 以色列境內只有一條河,最大的湖泊死海則是鹹水湖。 (照片來源/The Guardian) 幾乎和滴灌技術同時發明的「海水淡化」,則是以色列著名的水資源開發技術之一。多面鄰海,境內僅一淡水河,再加上坐擁世界最大鹹水湖死海,迫使以色列人不像一般人望洋興嘆,而是將需要化為動力,發展出全球規模最大、品質最好的海水淡化技術。 四、水資源管理 過去10年,以色列政府及許多民間企業彼此聯結,不斷精進水資源管理,除運用高科技管理水力運輸系統,並仔細規劃管理範圍,包括以城市及鄉村區分、不同用途水源區分,並按照規模為全國或地方用水設計專案或系統。 創新帶來卓越科技 卓越立基於教育 ![]() 照片來源/Israel NewTech) 探究以色列在水科技產業上讓各國望其項背的原因,有人歸因於政府高度整合的水資源開發政策、積極進取的民族性,以及強調扎穩根基、實作與好奇心的教育理念。 節水觀念強 一滴水都不能少 ![]() 以色列人對水資源的重視從基礎教育就看得出來。 (照片來源/Jewish National Fund) 除了透過廣告、新聞媒體宣傳,以色列的節水教育,也展現強調實作、思考與好奇心的教育方式。從幼稚園開始,老師便在課堂中透過對話討論「節水」的方式和重要性,連兒童節目都在教唱「節水之歌」,使「一滴不能少」此類容易琅琅上口的歌詞成為信念,植入小朋友心中。 |
【奇異恩典,為 主做見證】以水立國的曠野民族 以色列創造21世紀「水奇蹟」
2013/03/01 14:54
瀏覽970
迴響0
推薦7
引用0
自訂分類:奇異恩典,為 主做見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