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走路風潮異常火熱。從社群媒體上爆紅的「間歇性步行」熱潮,到像是 Bala 手環和加重背心等步行配件的流行,走路成為了很受歡迎的有氧運動方式。它是一種很棒的心肺鍛煉,但這並不代表你就該忽略其他同樣有益心臟健康的運動,比如經典的騎自行車。
走路VS腳踏車,哪一種更適合減肥?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更重要
By Lisa Ho, Addison Aloian and NASM-CPT(WH US)Published: 2025/08/22
走路和騎腳踏車是兩種最受歡迎的有氧運動,這並非偶然。首先,兩者都屬於低衝擊運動,這意味著它們對關節的壓力較小,對比跑步或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更溫和,紐約市Peloton的自行車、跑步機、訓練營及力量教練Olivia Amato說。
談到走路和騎自行車,兩者都很適合初學者,並且都能透過增加難度來提升訓練效果——比如戴上手腕或腳踝負重,或調高自行車的阻力。這兩種運動在提升耐力、增強力量和減重方面各有優勢,但可能有一種會更勝一籌。
想知道該把哪種運動納入你的常規鍛煉中嗎?接下來,教練們會告訴你兩者的好處,還有如何將走路和騎自行車融入你的計畫。
走路的好處
走路是低衝擊的運動,對關節友善,且門檻低,只要有一雙運動鞋,就能在戶外或跑步機上完成你的步數,紐約市NASM認證私人教練、Women’s Health/Men’s Health Strength in Diversity 計劃成員 Claudette Sariya說。
走路也容易加強強度。如果你已經習慣在平地或跑步機上走路,可以透過爬坡或增加跑步機傾斜度來提升挑戰。你也可以加快步伐,或者穿戴加重背心或腳踝、手腕負重.
走路也是一種承重運動,「你在移動時需要支撐整個身體」,Amato說。這有助於強化下半身,改善姿勢、緩解背痛並提升骨密度,紐約市註冊營養師及認證教練Melissa Darlow補充。而且,根據你走路的類型和時間長短,走路可以明顯提升耐力和體力。比如說,快走就是鍛煉耐力的好方法,Amato說。
騎腳踏車的好處
Amato表示,騎腳踏車的衝擊性甚至比走路還低,而且對膝蓋和臀部比較溫和,這是因為踩踏板時會提供支撐,不需要像走路那樣完全支撐自己的身體重量。你可以依自己的節奏慢踩或快踩,也可以輕鬆調整阻力,因此很容易控制運動的強度。Sariya補充說,相較於走路,騎腳踏車可以增加更多阻力,這能帶來更大的肌力提升與更高的熱量消耗。
走路與騎腳踏車對力量的影響
一般來說,走路「絕對是增強下半身力量的有效運動之一」,Amato說。走路比騎腳踏車更能鍛煉核心,因為你是站著走路,必須在運動中保持平衡,Sariya補充。(爬坡對核心的挑戰更大,因為你需要用核心肌群穩住下背部,Amato說。)此外,穿戴加重背心能讓你鍛煉到更多下肢肌肉,尤其是外側股四頭肌和小腿。
不過,Darlow指出,走路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力量訓練,因為承重有限,不像舉啞鈴那樣。Sariya也說,除非是走上坡路,否則走路對肌肉增長的幫助不大。但Darlow補充:「搭配其他承重運動,走路確實能提升整體力量。」
騎腳踏車因為可以調整阻力,能更有效鍛煉全身肌肉,特別是大腿内側、股四頭肌、 腿後肌群、臀部,以及小腿和腳踝等下半身肌肉,Sariya說。你還會使用核心和手臂來穩定身體。Amato說,阻力訓練讓力量增長速度快於單純走路,所以你花更少時間騎車也能變得更強壯。
走路與騎腳踏車對減重的幫助
不論是走路還是騎車,想燃燒體脂,你需要將心率提升到區間2或3(身體以脂肪作為燃料的心率區間)。而這可以透過爬坡或增加騎車阻力達成,只要你的心率達到該區間即可。
小提醒:若你的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到70%之間(最大心率約等於208減去年齡乘以0.7),就屬於區間2。沒有心率監測器的話,可以用「感覺用力程度」(RPE)判斷,大約是3到5分(滿分10分)。區間3的心率為最大心率的70%到80%,RPE約6分。
Sariya說,騎車因為能增加阻力,更容易快速燃燒卡路里。想用步行燃燒相同卡路里,需要加負重並提高速度。Amato說:「如果只有20分鐘,沒有負重背心或腳踝負重,想減重的話騎自行車會更有效率。」
Darlow說,最有效的減重方法是選擇你能持續做的運動。換句話說,如果你報名了SoulCycle class課程卻不喜歡騎車,那你可能反而會因為更喜歡步行而減得更多。
走路與騎腳踏車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
由於在這兩種運動中都可以進入不同的心肺區間,它們對心臟健康都有好處。但如果你只有幾分鐘可以運動,Sariya表示:「騎腳踏車會是更好的選擇,因為你可以很輕鬆快速地調整阻力,讓自己從Zone 2(第二心率區)進入Zone 4(第四心率區),然後再降回來。」但走路的話,可能身邊沒有坡道或上坡可走,或是人行道上有其他行人阻礙,讓你比較難加快速度以進入更高的心率區。
然而,Darlow補充說:「只要你找到規律的運動習慣,並適度挑戰自己,無論是走路還是自行車,對心臟都會有好處。」
根據目標選擇走路或騎腳踏車
不論目標是提升耐力、增強力量還是減重,Sariya說騎腳踏車通常是更好的選擇,尤其是當你只有幾分鐘時間鍛煉時。但Amato認為,將走路和騎腳踏車結合起來,也能全方位鍛煉身體。
以下是根據不同目標,將走路與騎腳踏車融入你生活的建議:
提升耐力:每週騎車或走路3到4次,每次35分鐘,確保80%的時間心率維持在區間2。剩下的時間則在區間3到4間切換,這種間歇訓練能增強耐力。
增强力量: 每週騎車2到3次,每次35到45分鐘,提高阻力到如同爬坡的強度。強度應達到你努力程度的70%到80%,同時給自己適當休息。建議搭配2到3天的重量訓練。
減重:每週4到5天,每次至少30到45分鐘,無論是爬坡步行或騎車都要保持心率在區間2或3,確保燃脂效果。
總之,走路和騎腳踏車都是很棒的運動,你都能從中受益。Amato說:「適合你的運動其實取決於你的目標,以及你喜歡什麼。找到你享受的運動方式才是關鍵。」無論你是走路還是騎車,只要願意挑戰自己,就會看到成果。
Copilot 答案
身體健康的好處
心理健康的好處
-
2 來源
環保與社交的好處
-
社交活動:騎腳踏車可以與朋友或家人一起進行,增強社交互動,提升生活樂趣。
總之,騎腳踏車是一項多功能的運動,能夠改善身體健康、心理狀態,並且對環境有益。無論是作為日常運動還是通勤方式,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London air pollution: which mode of transport has the highest exposure?
下一則: 【健身房: Aerobic 24 hours fitness】九十九式太極拳(陳泮嶺)分解動作 教學 — 謝棟樑 /#陳泮嶺 #太極拳系列